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9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57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薏苡仁成分对灵芝深层发酵的影响,在灵芝深层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适量的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研究它们对菌体生长及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2%薏苡仁油,菌体生物量、灵芝胞外多糖、胞内多糖、灵芝酸最高分别可达对照的3.58、2.44、2.24、4.04倍;添加0.5%的薏苡仁酯,菌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分别可达对照的1.17倍和1.6倍;添加0.05%的薏苡仁酯,胞外多糖可达对照的2.4倍;添加0.2%的薏苡仁酯,灵芝酸可达对照的16.42倍。薏苡仁油和薏苡仁酯能够促进灵芝菌体生长、灵芝多糖及灵芝酸的生产。  相似文献   
32.
膜处理对酱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中研究了10×104截留分子量和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生酱油原液前后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10×104截留分子量或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生酱油,总酸、氨基酸态氮、全氮、可溶性同形物、食盐、无盐固形物等指标的保留率都在95%以上,而菌落总数和浊度指标下降非常显著,经1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992%,浊度去除率达98.84%;经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975%.浊度去除率达98.78%;经1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达44.7%;经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为16.3%.经过300d的室温储藏,处理液未见明显浑浊,因此将膜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可有效地解决酱油的二次沉淀问题.  相似文献   
33.
多标签分类已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所用标签大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甚至存在非完备标签或部分标签遗失。然而,现有的多标签分类算法难以同时处理这两种情况。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概率模型处理方法,实现同时对具有标签关联性和遗失标签情况进行多标签分类。该方法可以自动获知和掌握多标签的关联性。此外,通过整合遗失的标签信息,该方法能够提供一个自适应策略来处理遗失的标签。在完备标签和非完备标签的数据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多标签分类算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得到了较好的分类预测评价值。  相似文献   
34.
中药对药用真菌深层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当的中药加入药用真菌深层发酵基质,通过中药中的成分与药用真菌生长代谢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起到增效的作用,成为药用真菌发酵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综述了中药对药用真菌深层发酵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林樱  刘玉萍  吴祥庭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3):159-164,172
以栀子粉末为原料,运用微波辅助提取栀子中的皂甙,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时间、浸提时间、液固比和乙醇浓度为因素,皂甙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并以抗坏血酸为对照,用铁氰化钾还原法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栀子皂甙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栀子皂甙微波辅助提取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450 W、微波时间40 s、浸提时间9.6 min、浸提温度50 ℃、液固比21:1 (mL/g)、乙醇浓度80%,所得最佳得率为13.92%±0.04%,与模型预测皂甙得率相对误差仅为2.05%。微波辅助法提取栀子皂甙简便、提取得率高,回归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栀子皂甙对羟基自由基的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好,但其总体抗氧化性低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36.
东海红藻龙须菜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峙苗  何清  马晓宇 《食品科学》2010,31(9):284-287
分析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主要营养成分、18 种氨基酸及矿物质的含量,并与其他藻类如海带、紫菜、羊栖菜等进行营养学对照评价。结果表明,龙须菜的主要成分是多糖类和粗纤维,占藻体的59.4%,蛋白质含量18.9%,在几种海藻中较高。氨基酸组成均衡,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TAA)总量的36.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0.58;呈味氨基酸占总量的51.5%;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等含量相对较高。脂肪含量较低,为0.8%。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Mg、Fe、Ca、Na、Zn 等含量都很高,尤其是Fe、Mg 含量高于海带、紫菜。 因此龙须菜是一种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的富含矿物质的食用海藻。  相似文献   
37.
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苣中多酚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苦苣中的多酚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30∶1(V∶m)、超声波功率2 55W、超声20min、浸提温度75℃和浸提时间2h;该条件下提取率1.040%。苦苣多酚的还原能力与其浓度成正相关性,在低于0.15mg/mL时还原力比VC弱,高于0.15mg/mL时还原力与VC相当;苦苣多酚对DPPH清除率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渐减小;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苦苣多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Vc相当。试验证明:苦苣多酚是一个潜在的天然安全有效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8.
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拥有很多传统多媒体系统不具有的功能,便于灵活高效地实施教学过程,便于生物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和保存等,从而显著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图式教学策略相结合,则可以达到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目的。本文将以具体图式教学案例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  相似文献   
39.
固定化细菌降解氰化物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藻酸钙法对9撑细菌进行固定化。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固定化的最优组合,并利用此最优组合固定细菌,对氰化物的降解进行研究。考察了培养时间、培养温度、pH、氰化物浓度、菌量、重复利用等对氰化物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最优操作条件为:海藻酸钠3%,CaCl23%,钙化时间4h,菌量5mL,固定化细菌培养20h后氰化物降解率可达93.92%。固定化细菌最适降氰条件为:pH6.0,温度34℃,菌量9g。随着氰化物浓度的增加降氰率逐渐降低。固定化小球经过5次重复利用后,其氰化物降解率仍迭92、29%。  相似文献   
40.
董新姣 《化学工程》2007,35(2):9-12
利用海藻酸钙包埋枝孢霉对水中Cu2+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钙质量分数为3%,CaC l2质量分数为4%,菌体积分数为15%时,包埋制得的固定化小球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吸附量,生物吸附平衡时间3 h。固定化空白小球和活菌的最佳pH值分别为3.5和4.0。在质量浓度为30—500 mg/L时,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 ir吸附模型。在浓度为0.1 mol/L的多种解吸剂中,HNO3解吸效果最好,解吸率达到93.84%。包埋小球重复利用3次,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