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61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103篇
化学工业   199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85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376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0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篇
冶金工业   11篇
自动化技术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71.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营城组致密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多种技术及手段对物性影响因素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致密碎屑岩的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包括岩石类型、沉积微相、砂泥界面、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微裂缝。利于致密气储集的因素为:①孔隙衬里绿泥石、②火山岩岩屑溶蚀、③微裂缝。其中:①孔隙衬里绿泥石可通过减缓压实和抑制胶结作用来保护原生孔隙,进而控制水体环境转化带的储层质量;②火山岩岩屑溶孔是主要的次生孔隙类型,可控制酸性流体分布区的储层质量;③生烃增压成因的微裂缝能够增加储层的渗透性,进而控制深水沉积区的储层质量。主控因素①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浅水区,主控因素③主要分布于盆地近中心的深水区,主控因素②全区分布。主控因素②可与①或③叠加共同控制优质储层的分布,基于此建立优质储层平面分布模式,预测有利区并获得了生产验证。  相似文献   
72.
石墨材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大量的C原子和原子团溶解于催化剂合金中,当回到常温常压下,过饱的C会从合金晶格中析出来,形成的石墨晶体存在于合金中,成为重结晶石墨。文章详细地分析了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过程中石墨的重结晶现象,通过实验论证了压力和温度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石墨-合金界面两者的相互渗透以及此一界面上金刚石的成核与长大。认为金刚石优先在石墨-金刚石界面成核并长大,并且跟石墨的重结晶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3.
为了在松南地区扩大油气勘查成果,我们对勘探重点的H凹陷A剖面进行了二维盆地模拟。得到了H凹陷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运移史资料。在地史研究中,从已知盆地出发,采用了回剥技术,由今溯古重建了凹陷的沉积史和构造史。在此基础上进行热史分析,得到了H凹陷在早期发生断裂活动,并伴有高热流值,形成了有利于有机物向石油烃转化的环境,生烃史和排烃运移史的研究主要对沙河子组地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组是凹陷中的  相似文献   
7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且可治疗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实现对人体血压调节。文章综述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总体研究趋势、物理化学及酶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值得进一步研究内容进行展望,旨在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5.
多元线性回归设计玉米须β-谷甾醇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玉米须β-谷甾醇测定方法及热回流提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时间、液固比及乙醇浓度对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设计了热回流提取模型。结果表明,β-谷甾醇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玉米须中的β-谷甾醇的测定。同时乙醇提取玉米须β-谷甾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著,不失拟。玉米须β-谷甾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5℃、时间80min、液固比25∶1、乙醇浓度75%,其中β-谷甾醇的提取率可达1.52%。  相似文献   
76.
蛋黄卵磷脂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磷脂是一种重要的具有营养与保健功能的天然物质。目前国内外关于卵磷脂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很多,但绝大部分都是针对于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其含量高,且蛋黄卵磷脂具有优于大豆卵磷脂的一些特性,因此目前关于蛋黄卵磷脂的功能特性以及应用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是禽蛋大国,对蛋黄卵磷脂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对蛋黄卵磷脂的分离纯化、检测方法、基础性质、功能性以及应用研究现状分别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蛋黄卵磷脂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7.
Cadmium and copper were conjugated to two carrier proteins using bifunctional chelators, including derivatives of ethylenediamine N,N,N′,N′-tetraacetic acid and 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to make artificial antigens for cadmium and copper. The artificial antigens were identified by nondenaturing gel electrophoresis,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and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Nondenaturing gel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onjugate band migrations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helator-protein conjugates and carrier proteins alone. Th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peak of the conjugates had only a little peak shift. The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etal content of the conjugate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arrier proteins and chelator-protein conjugat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rtificial antigens for cadmium and copper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sed and could be useful as immunising antigens.  相似文献   
78.
以荞麦粉为原料,研究物料配比、加水量、螺杆转速以及进料量对膨化食品品质指标(比容)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为:荞麦麦心与麦皮的配比为30∶70,螺杆转速为350r/min,进料量为450g/min,原料加水量为40%。同时,利用膨化荞麦粉为主要原料,分别进行了荞麦粉添加量、加水量、挤丝温度、物料细度4个因素对朝鲜族冷面品质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冷面品质的因素依次为挤丝温度荞麦粉添加量物料细度加水量,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荞麦粉添加量为30%,加水量为40%,挤丝温度为100℃,物料细度为80目。  相似文献   
79.
该文概述各种储粮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如粮食探管和诱捕器法、信息素诱集法、灯光诱集法、声测法、电导率检测法、近红外反射光谱识别法、机器视觉检测与识别法、软X–射线成像识别法等;并对具有开发和应用前景X–射线成像和机器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0.
牛奶中志贺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Genbank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 (ipaH)基因序列, 自行设计引物, 扩增特异的326 bp核酸片段, 经过优化PCR扩增条件, 建立了志贺氏菌特异、敏感、快速的PCR检测方法, 并对牛奶中的志贺氏菌进行了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 志贺氏菌参考菌株均能扩增出特异的核酸片段, 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试剂盒提取基因组, 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到1.75×102 cfu/mL.人工污染牛奶的模拟检测结果表明, PCR方法的检测限为1.75×103 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