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8篇
轻工业   28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不同冻结速率对毛豆冻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毛豆为试材,研究了-35℃鼓风冻结(风速8 m/s)、-35℃静止冻结和-18℃静止冻结三种冻结方式对毛豆冻结温度变化曲线及冷冻毛豆在-18℃冻藏过程中解冻后汁液流失率、硬度、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叶绿素、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的变化,为选择适宜的毛豆速冻方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5℃鼓风冻结冷冻速度最快,毛豆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最短,仅为40 s,而-35℃和-18℃静止冻结所用时间分别为6 min和1 h左右。三种不同冻结方法对冷冻毛豆贮藏过程中解冻后的质构和汁液流失率,及冻藏过程中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有显著影响。毛豆冻结过程中冻结温度越低、风速越高,毛豆冻藏过程中的质构、细胞膜完整性和营养成分等劣变速度越慢。-35℃鼓风冻结的毛豆在冻藏过程中品质显著好于-18℃静止冻结,是较好的毛豆冻结方法。  相似文献   
132.
氧化应激是细胞应激反应的一种,在所有生物中都是保守进化的。应激反应的调控包括转录、翻译和翻译后修饰,决定生物体是否适应、存活、或者死亡。酵母中b-ZIP型激活蛋白(Yap)家族包括8个成员,Yap1是酵母Yap家族中首先发现的成员,具有DNA结合结构域和转录激活活性,在细胞的氧化应激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氧化压力下,Yap1的活性增加。本文对近年来AP-1转录因子在真菌中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AP-1作为主要的氧化应激调节器参与的生物学应激反应、致病性及产生真菌毒素等,并介绍了AP-1在铁代谢、钴毒性、DNA损伤、耐药性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3.
干燥方式对胡萝卜超微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胡萝卜超微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运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胡萝卜鲜样及3种干燥方式的胡萝卜超微粉的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胡萝卜鲜样的主要芳香成分为萜烯类,包括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石竹烯、柠檬烯等并以石竹烯为主。经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制备的胡萝卜超微粉萜烯类物质损失较多,新生成了醛类、酮类及其他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4.
为探究不同糊化度马铃薯淀粉黏度及其凝胶特性的差异,本研究将马铃薯淀粉乳(料液比1:9)分别置于59℃和60℃条件下加热1、3、6、9、12、15、18 min,制备出糊化度为38.70%~91.13%的马铃薯淀粉样品。测定了不同糊化度马铃薯淀粉的黏度,微观结构,凝胶强度及弹力,并分析了马铃薯淀粉理化特性与其糊化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水热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马铃薯淀粉颗粒逐渐破裂,椭圆形特征形貌逐渐消失。马铃薯淀粉黏度,凝胶强度及弹力与其糊化度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1)。随糊化度的增大,预糊化马铃薯淀粉黏度由0.17m J增加至3.40m J。未经二次加热的不同糊化度马铃薯淀粉凝胶强度和弹力随初始糊化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但经二次加热完全糊化的马铃薯淀粉凝胶的强度和弹力随初始糊化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不同程度的预糊化处理显著改变了马铃薯淀粉的黏度及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135.
酶法制备的骨胶原蛋白肽为混合肽,通常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但目前缺乏基于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靶向性研究。本实验以酶法制备的牦牛骨胶原蛋白肽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纳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测定混合肽的分子质量与序列构成,基于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CDOCKER半柔性对接,靶向筛选具有潜在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骨胶原蛋白肽,并进行体外细胞增殖培养验证。结果表明,共鉴定得到78 条牦牛骨胶原蛋白肽,主要以低分子质量肽段为主(小于3 000 Da的组分占91.8%),通过与EGFR对接发现,多肽GPAGPQGPRGDKGETGEQ(GP-18,1 736.815 Da)、TPEVDDEALEKFDK(TP-14,1 634.775 Da)、GPAGPQGPRGDKGETGE(GP-17,1 608.757 Da)、GKSGDRGETGPAGPAGPIGPV(GK-21,1 875.951 Da)和GKSGDRGETGPAGPAGPIGPVG(GK-22,1 932.973 Da)具有潜在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3.0 mg/mL GK-22促成骨细胞相对增殖率达106%,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本研究可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肽的靶向筛选和工业化制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6.
采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氨基酸分析仪对市售的13种原酿本味酱油的挥发性物质、氨基酸组成进行解析,同时结合感官评价,对应分析评判不同产品风味物质组成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受原料和发酵工艺的影响,我国酱油产品品质差异较大。由理化指标分析可知,不同产品乙醇和总糖含量变化最为明显。乙醇、氮氧化合物及无机硫化物是造成酱油风味差异的主要物质基础。酱油游离氨基酸组成不仅对酱油鲜味特征有显著影响,同时直接或间接与糖、酸、全氮等共同影响酱油鲜、咸、甜、酸等滋味特征。综合比较认为:当样品的氨基酸态氮≥1.00 g/100 mL,全氮≥1.80 g/100 mL,糖含量≥6.0 g/100 mL,糖/酸比值在3.40~5.80,游离氨基酸含量≥60 mg/mL时,酱油风味品质最佳。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补充和完善酱油风味物质图谱、指导建立酱油品质优劣评判标准,还可以用于追溯评估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及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7.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effect of dietary fiber in long-lived people in Bemba, Guangxi, six-week-old healthy C57BL/6 mice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Seven kinds of dietary fiber (DF), which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longevity population in Bama, Guangxi,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banana, navel orange, pumpkin seedling, sweet potato leaf, water spinach, Ixeris sonchifolia and agrocybe chaxingu, and 10 feeding patterns were designed. Mice were fed with these 10 patterns for 4 weeks. The contents of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lipofuscin (Lip),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and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 in serum and liver tissues of the tested mice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t for Ixeris sonchifolia dietary fiber, the addition of single dietary fiber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weight gain of mice. In a certain range, the larger the addition of compound dietary fiber, the slower the weight gain rate of mice. Among them, the heart coefficients of mice in the 7.5% and 15% compound dietary fiber addition groups were increased by 7.22 % (P<0.05) and 6.92 % (P<0.05), respectively. The spleen coefficients of mice were increased by 10.00%, 15.00% by adding pumpkin seedling dietary fiber isolate and 30% composite dietary fiber isolate. The dietary fiber isolates in each group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s of MDA and lipofuscin Lip in serum and liver of mice , and improve the activities of SOD, GSH-Px and T-AOC in serum and liver of mic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s that adding compound dietary fiber to the diet of mice has stronger antioxidant stress and better antioxidant effect.  相似文献   
138.
多糖因具有生物活性和多种功能特性而备受关注,但仅少数有两亲性的多糖具有乳化性,严重制约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多糖乳化性改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多糖结构对乳化性的影响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提升多糖乳化性、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9.
为研究低压静电场辅助冷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采用牛背最长肌作为实验材料,探究其在静电场(实验组)和非静电场环境下(对照组)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对比分析了肉样在贮藏期间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色泽、贮藏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的变化,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肌肉的微观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与静电板隔距10、30 cm和50 cm处肉样在贮藏第7天时菌落总数分别为5.11、5.54、5.27(lg(CFU/g)),显著低于对照组(6.41(lg(CFU/g)))(P<0.05)。贮藏期内,实验组肉样维持了较高的新鲜度,其TVB-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贮藏期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肉样贮藏损失率更低,且剪切力显著下降(P<0.05),L*值、a*值显著升高(P<0.05),肉样的持水力、嫩度较高,色泽更亮。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肉样贮藏期间肌纤维束排列相对紧密,较好地维持了肌肉微观结构。综上,低压静电场辅助冷藏可有效延长牛肉贮藏期,缓解其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肉样与静电板的有效隔距为10~50 cm。  相似文献   
140.
高静水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食品加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对食物营养和感官品质破坏较小等多种优势。本实验通过HHP处理与传统热处理法(heat treatment,HT)处理荞麦蛋白(buckwheat protein,BWP),并测定BWP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等性质,此外通过BWP羰基含量、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测定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BWP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HP处理压力的增加,BWP的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显著升高(P<0.05),而巯基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500 MPa、30 min时,BWP乳化性、起泡性均达到最大值(67.3 m2/g和91.5%),较空白对照组(未经HHP处理)分别提高33.0%、16.1%,较HT处理组分别提高61.5%、52.8%。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HHP处理后BWP的α-螺旋和β-折叠相对含量减少,β-转角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增加。经相关性分析发现,BWP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羰基含量与巯基含量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BWP的乳化性与起泡性、表面疏水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与巯基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HHP处理可以改变BWP的功能性质。可为进一步研究BWP在功能食品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