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原油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沿运移路径的分布,除了受地质色层分馏效应的影响,还受到有机质来源、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地质色层分馏效应单一因素下烷基二苯并噻吩类的运移示踪规律,在驱替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剖析了驱替路径上该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运移分馏规律,并从分子模拟角度进行了佐证。结果表明: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吸附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和二甲基二苯并噻吩(DMDBT)的绝对浓度均呈现递减趋势;参数4-/1-MDBT、4,6-/(1,4+1,6)-DMDBT和4,6-/2,4-DMDBT显著减小,而参数2,4-/(1,4+1,6)-DMDBT和(2,6+3,6)/(1,4+1,6)-DMDBT则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根据分子模拟结果,发现烷基二苯并噻吩类与水介质之间吸附作用的强弱同时与化合物的Connolly分子表面积及偶极矩紧密相关,表面积和偶极矩越大,分子越容易与地层介质中的水分子发生吸附作用,且分子偶极矩的差异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钻井液中在循环过程中,有大量氧气溶解其中,溶解氧对钻具产生腐蚀。通过大量实验,室内研制出新型钻井液用除氧剂。在静态和动态的条件下,对不同的除氧剂浓度下除氧效率100%所需时间和溶氧浓度0.1 mg/L的持续时间进行测试实验,并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制作出模拟井筒实验装置,进行除氧评价实验。最终确定此除氧剂具有除氧效率高、作用时间长、配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结合靖安油田五里湾-区油藏高盐低渗特点,对其内源微生物进行了普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内源微生物类型和数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以五里湾-区油井采出液为数活对象,在初步筛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确定了碳源、氮源、磷源及其大致浓度,采用PB、最陡爬坡和响应面实验方法,以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为筛选条件,对影响微生物生长效果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和评价,得到了最佳激活体系配方。该激活体系能够高效地激活该油藏中的内源微生物,并显著降低发酵液的表面张力,表明高盐低渗的五里湾-区油藏具有较大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  相似文献   
4.
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联网系统,可在其保护区域内获取火灾信息,并及时为面临火灾威胁的人员疏散提供保障,为物业及消防救援机构对该类消防安全产品的使用提供有效的监管手段,为消防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确定火灾发生部位及灾后火因鉴定提供相关信息支持。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近年来此类系统应用较多,但在使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介绍了保证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联网系统稳定可靠的关键技术要求与系统平台的相关要求,为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联网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长庆油田油藏类型不断增多、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的双项作用下,厘清长庆油田不同类型油藏效益类别和识别不同类型油藏在不同油价下原油产量界限,成为油田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的迫切需求。按照效益评价与油藏研究、动态开发情况、油井生产故障及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不同类型油藏的成本、开发指标与效益的关系,进行低效井影响因素分析,为油藏的效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常规稠化剂的耐温性和抗剪切性,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疏水单体YD-D10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疏水缔合型交联酸液稠化剂(AAG4)。对AAG4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以AAG4为稠化剂配制的交联酸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AAG4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盐酸盐加量0.01%、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质量比1∶1)加量0.04%,YD-D10加量0.42%,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 h。AAG4的热稳定性良好。在盐酸质量分数为20%的条件下,AAG4与有机锆交联剂的交联性能优异,交联酸液表现出良好的耐温、抗剪切性能。120℃、170 s~(-1)下剪切1 h的酸液黏度为82 m Pa·s。交联酸的缓速性能较好,在90℃下其与天然岩心的反应速率远小于盐酸的反应速率,交联酸的缓速率达到97.3%。在30℃下交联酸对天然岩心的最终溶蚀率与20%HCl相当,现场酸压施工效果良好,可以实现高温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度改造。图10参20  相似文献   
7.
非金属管道以其优异的工作性能成为油气管道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但输油过程中伴随的静电问题成为管道安全运行的隐患。基于扩散双电层理论,对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的静电起电机理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管内流体流动速度,管道性质和油品性质对油流带电的影响规律;归纳了输油管道的主要静电放电类型及其危害影响;从避免静电产生和中和静电两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非金属输油管道的静电控制与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沉积韵律、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等影响,长庆油田每年吸水不均井占比超35%,严重影响生产井组动态。针对以上问题,以姬塬油田超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自主研发了一种适合近井地带剖面调整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室内测试了其溶解性、耐温性、分散性、粒度、封堵效率和解堵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分流剂WS-2在酸溶液和水中均不溶而易溶于煤油,软化点在120℃左右,粒径30数100 um。WS-2分散性能好、遇携带液呈悬浮状,便于注入地层,对岩心的封堵效率在90%以上,可满足现场应用。针对尖峰状和指状吸水不均井使用油溶性分流剂WS-2,平均吸水厚度增加2.5 m,平均水驱动用程度提高8%,3个月后生产井组动态稳定,达到了注水井剖面调整的目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在同类的油藏中具有推广使用的前景。图6表3参14。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硬连接”断层圈闭识别及形成时期评价方法,以三维地震为基础,结合断层形成演化历史和断层位移分布规律,探讨“硬连接”断层圈闭的识别及其形成时期的定量表征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在文安斜坡王仙庄断层。研究结果表明:王仙庄断层共发育7个“硬连接”断层圈闭,其中①、③、④、⑤号圈闭在油气成藏期前已经形成,能够有效的聚集油气。与目前油气分布吻合,表明该方法对于“硬连接”断层圈闭发育部位及形成时期的预测是可行的,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可生物降解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在NaCl溶液中从球状胶束转变成蠕虫状胶束的生长过程,分析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对MES胶束溶液流变行为的影响机制。首先,测量了MES粘弹性胶束体系剪切粘度(η)和剪切速率的关系,得到零剪切粘度(η0);然后由动态振荡实验,得到复合粘度|η*|、动态模量(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结构松弛时间τs)等物理量;应用Cox-Merz规则和Cole-Cole图,证实了MES(3.0%~5.0%)/NaCl(3.0%~5.0%)/BS-12(0.5%~0.9%)体系形成蠕虫状胶束,且蠕虫状胶束的动态粘弹性在MES(3.5%~5.0%)/NaCl(3.5%~5.0%)/BS-12(0.5%~0.9%)范围是符合Maxwell模型的线性粘弹性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