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能源动力   6篇
水利工程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岸地貌单元形成的复杂动力结构对于物质输运及工程方案布置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大亚湾玻沙山水域温排水数学模型,对大亚湾平海电厂冷却水输移扩散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南排与北排、南取与北取、深排与浅排等布置形式在本工程中的适宜性。结果表明:电厂防波堤、湖头角及玻沙山岬角对烟囱湾的屏蔽作用是南排北取方案废热窝积的原因,且使管排深排方案的取水温升比明渠浅排高0.21℃;规划碧甲港在地貌上形成了电厂区域的双峡口单元,动力上形成两个双向射流结构,加剧了南排方案热水窝积,而对北排方案带来取水温升降低0.2~0.3℃的效益;取排水工程布置方案选择宜考虑工程区岸线远期规划调整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流溪河非点源污染防治较严峻局面,对流溪河非点源负荷进行了研究。2013—2014年,对流溪河干流温泉、牛心岭、人和、河口断面进行了203 d的水质及水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结合水文分割法和平均浓度法对各断面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点。结果表明:流溪河干流典型断面污染物以NH3-N、TN和TP为主;越往下游,监测断面各指标平均浓度越大,水质越差;上游断面洪水期各主要指标浓度大于枯水期,下游断面则是枯水期各主要指标浓度大于洪水期;监测断面各指标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为44.22%~96.17%,平均为76.99%;从上游往下游,非点源污染物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在减小;各断面年污染负荷基本上是以洪水期负荷为主,洪水期污染负荷则以非点源污染负荷为主;河口断面污染物年总负荷中,58.74%的TN、67.22%的TP和65.45%的COD来源于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在流溪河水体污染中占较大比重,对水质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正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是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区内河网密布,磨刀门水系、虎跳门水系、鸡啼门水系流经珠海市出海,共有大大小小120多条河道,还有众多河涌横亘在丘陵、平原之间,形成"河涌纵横,开门见水"的水乡特色。珠海市境内湖泊水库众多,有大镜山水库、凤凰山水库、乾务水库和竹银水库等中型水库及白藤湖等大型湖泊。此外,珠海湿地类型众多,如珠江口中华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佛山市顺德支流典型感潮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西北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水动力-水质一维耦合数学模型,分析入河排污口不同概化方式、布局方式、污染物排放方式对河流水质(化学需氧量、氮磷)的影响,量化感潮河段水域纳污能力对排污口设置及污染物排放方式的响应,研究结果能够为当地入河排污口整治及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合理确定泵站规模一直是感潮河道排涝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在选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和相应工程运行要求下,对某感潮水系两座涌口泵站规模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受限于河涌过流能力,泵站规模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即使再进一步增加泵站规模,水位也不会继续下降;泵站抽排对某位置水位的降低效应与泵站和该位置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距离越近,水位降低越明显。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试验确定了满足水位管控要求的两座泵站规模的合理组合:距离相对较远的温涌泵站为80 m3/s,较近的金紫涌泵站为130 m3/s。试验方法和主要成果可为工程方案比选及优化提供重要依据,对类似河涌整治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护坡工程及中小河流护岸建设中植被护坡抗冲性能问题,建立了深圳市葵涌河生物砖护岸结构的抗冲性能物理模型,基于有压管流最大可产生流速达6 m/s,对生物砖结构进行冲刷试验。结果表明,对浸泡12 h的生物砖,经3.2~5.8 m/s流速冲刷12 h后其抗冲性能表现良好,最大冲深为2~6 cm;抗冲性能取决于水泥砖、营养土、植被之间的复合结构,其中水泥砖12 cm×12 cm内孔及4 cm厚壁有效控制了向下螺旋流的发展,阻止了土壤冲坑的无限扩大;营养土可提高狗牙根草的植被成活率,提高植被密度;狗牙根草形成的植被覆盖层有助于减小水流对土壤的直接侵蚀。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州市中心城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城市河道水体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本文选取广州市中心城区典型合流制排水口进行了18场降雨的径流污染监测,总结了在典型小雨、典型中雨及典型大雨场次下排水口各水质指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18场降雨的排水口最高浓度、平均浓度与总降雨量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合流制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珠江河口峡口岬角地形(或者称"门")是珠江河口典型的高能耗区,研究其消能机制,对于解释珠江河口宏观动力现象,提高对河口动力过程的认识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峡口岬角局部突变地形的湍流能耗特性物理模型试验,采用Son Tek 16MHz ADV采集了高频流速数据,统计了时均流速及湍流特征量。利用"惯性耗散法"计算了峡口岬角突变地形与明渠水流的湍流动能耗率。峡口岬角地形的突变特征产生明显的形态阻力,本文试验工况引起的紊动强度量值是明渠的2倍到10多倍,湍流剪切应力较明渠水流大近2个数量级,湍流动能是明渠水流的40多倍,湍流动能耗散率比明渠水流湍流动能耗散率大2~3个数量级。从湍流局部平衡及能量传递理论看,峡口局部形态阻力导致时均流速的空间梯度、切应力增大及形成大量更小尺度的涡是湍流能耗率增加2~3个量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于河口营养物质及沉积物输运而言,潮汐和风提供了大量能量来源。基于SELFE模型,建立了珠江河网-河口湾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黄茅海河口湾在强风及潮流作用下的能量输运及能量耗散问题。研究表明:黄茅海河口湾的潮能沿深槽向上游银洲湖及河道传播,风的作用改变了河口能量通量的振幅和相位,对各断面多潮平均能量通量影响不大。强东北风条件下,总能耗较无风状态下增加0.16~0.8倍。垂向涡动耗散项能耗为总能耗的35%~53%,增大约0.5~1.7倍,底摩擦能耗项能耗占总能耗46%~64%,较无风状态下减少5%。强风的作用使河口区域的单位面积能耗增加,垂向涡动能耗增强,摩擦能耗降低,但不会改变总能耗的空间分布性质。  相似文献   
10.
基于趋势及回归分析的珠三角城市群需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10年珠三角城市群用水量进行了特征及结构分析,其中分析了总用水量和农业、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用水量等与地区生产总值、年末人口数等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一般用水量随着经济与人口增长而增长的结论不同,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城市总用水量与地区生产总值表现较强的负相关性,与年末人口数也呈一定程度负相关。基于相关性分析成果,构建基于经济、人口为自变量的二元回归模型及趋势模型,对城市群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并与常用的分项水量预测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趋势模型和二元回归模型预测精度良好,与实际值偏差在2%以内;趋势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最为接近,二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偏小,而常用的分项水量预测法结果偏安全。相比分项水量预测法,趋势及二元回归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和便利操作性,可供类似城市群需水预测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