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37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69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机电混合式有载分接开关在抑制燃弧功率、降低过渡损耗等方面,成为优化机械式有载分接开关性能的解决方案。为深刻理解机电混合式有载分接开关工作原理,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多仿真平台研究。分别建立了基于Matlab的离线仿真、基于dSPACE的半实物仿真及基于Matlab/dSPACE/RTDS的实时仿真模型,对切换开关时序及功率器件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计算。分别搭建了常规基于过渡电阻的有载分接开关样机以及基于晶闸管的机电混合式有载分接开关试验样机,通过对比测试结果,机电混合式拓扑结构可有效抑制电弧,过渡损耗约为常规开关损耗的1/20,并可辨识各开关动作位置,与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未来次同步振荡问题将更为突出,亟需建立新型次同步振荡监测系统。中国学者已针对次同步振荡监测装置——次同步相量监测装置(subsynchronous phasor measurement unit, SPMU)开展了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如何经济高效地制定SPMU配置方案成为了构建次同步振荡监测系统的首要问题。基于风电机组频率耦合阻抗模型提出计及评价指标之间重要程度差异、振荡工况发生概率的监测关键度评价体系;考虑到SPMU实际安装配置中常存在多阶段安装的情况,建立计及节点监测关键度的SPMU多阶段优化配置模型;最后利用整数线性规划求解多阶段优化配置方案。采用美国得克萨斯州ERCOT系统、改进的New England 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指标及算法的准确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图像检索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基础任务,大多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对称式学习策略,导致所需训练数据量大、模型训练时间长、监督信息利用不充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Transformer与非对称学习策略相结合的图像检索方法。方法 对于查询图像,使用Transformer生成图像的哈希表示,利用哈希损失学习哈希函数,使图像的哈希表示更加真实。对于待检索图像,采用非对称式学习策略,直接得到图像的哈希表示,并将哈希损失与分类损失相结合,充分利用监督信息,提高训练速度。在哈希空间通过计算汉明距离实现相似图像的快速检索。结果 在CIFAR-10和NUS-WIDE两个数据集上,将本文方法与主流的5种对称式方法和性能最优的两种非对称式方法进行比较,本文方法的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比当前最优方法分别提升了5.06%和4.17%。结论 本文方法利用Transformer提取图像特征,并将哈希损失与分类损失相结合,在不增加训练数据量的前提下,减少了模型训练时间。所提方法性能优于当前同类方法,能够有效完成图像检索任务。  相似文献   
5.
苏鹏  陈璐  吴坚  刘鑫  马继涛 《电力建设》2022,43(9):87-93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导致系统惯量水平下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多能源能量惯性动态优化控制模型。首先,分析电力、热力、燃气的惯性特性,分别建立电力系统和热、气系统能量传递惯性模型。其次,基于多能源输运下的耦合协调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电力、热力、燃气系统动态惯性优化控制方法。最后,建立修改的IEEE 39节点电力系统、6节点热力系统和7节点燃气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保持系统运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比例风光接入的输电网存在弃风弃光率普遍较高的问题,配置储能设备作为一种具有潜在效用的手段在当前的研究中备受青睐。针对输电网储能配置问题,为达到综合成本减小和弃风弃光率降低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输电网氢-电混合储能系统配置方法。首先,对氢-电混合储能系统的特性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输电网氢-电混合储能系统功率与容量配置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配置储能后年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下层模型以弃风弃光率最小为目标。其后基于蓄电池和氢储能的不同特性,提出一种氢-电混合储能系统配合策略。最后,针对该模型非线性多目标的特点,采用双层迭代粒子群算法与潮流计算相结合进行模型求解。在算例仿真部分,以某含有高比例风光接入地区输电网为例,进行氢-电混合储能系统容量和选址的优化配置,验证了所建模型和所提求解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了风电光伏出力在时序上的转移能力,减少了高碳化石能源的消耗量,降低了弃风弃光率。  相似文献   
7.
电力电子接口电源通过虚拟惯量控制模拟同步机惯量响应,但控制过程存在响应延时。全面分析了延时对虚拟惯量控制效果的影响,发现延时并非越小越好。虚拟惯量控制可以降低频率变化率和最大频差两个指标。响应延时增大,扰动后短时间内平均频率变化率变大,但是,最大频差先下降后上升,并在某个延时取值处获得最优值。而且延时增大时调频功率峰值和能量峰值均降低,控制成本更小。虚拟惯量控制的目标不同时,对延时的要求不同。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虚拟惯量控制的效果并指导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贾多  吕金华  蔡晋辉 《计量学报》2023,44(2):246-251
绝缘油介质损耗与体积电阻率测试仪的试验油杯是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空气为介质的油杯电容值影响仪器的测量准确度和校准结果。为了得到准确的油杯电容值,依据油杯几何结构,采用圆锥体电容与圆柱体电容并联分布的物理模型,推导获得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建模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所述理论计算方法有较高准确度,可用于指导测试仪的设计和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9.
采用Rancimat酸败仪研究了槐米提取物及其与增效剂协同作用的抗脂质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槐米提取物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与柠檬酸的协同抗氧化效应显著;采用DPPH法、水杨酸法研究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槐米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Enriched concentrations of metal contaminants have been reported in surficial sediments and tissues of aquatic organisms in Sydney estuary,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Dietary ingestion of contaminated, suspended sediments is potentially a major route of metal exposure to the filter-feeder Saccostrea glomerata. A dynamically coupled biokinetic-equilibrium bioaccumul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explore sediment-oyster-metal uptake interactions. The biokinetic component simulated the sediment dynamics and oyster uptake and loss kinetics while the ion equilibrium model accounted for the metal speciation reactions. Results of a laboratory-based mesocosm experiment as well as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 were used to parameterise the model. The model demonstrated a good fit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indicated that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we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metal bioavailability to this species. The model served also as a unique tool to formulate testable hypotheses and help to better explain the bioaccumulation patterns observed from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