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实测端元光谱和多光谱图像之间的模拟与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物光谱特性是遥感应用的基础。本文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首先选取裸土、植被两类地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TM传感器的光谱响应函数,实现了将野外实测端元光谱拟合为多光谱离散光谱。其次在对TM图像的光谱波段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利用光谱知识库的数据支持来模拟获取具有更高光谱分辨率的细分光谱光学遥感图像,深入开展两种尺度相互转换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拟和的多光谱与TM像元光谱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算法建立端元光谱与遥感图像像元光谱的转换模型,实现了从实测端元光谱尺度向遥感多光谱像元尺度的定量光谱转换,为遥感定量分析奠定了一定基础。二、细分光谱模拟图像的方法能够较为可靠的模拟出真实高光谱分辨率图像的信息,模拟方法可信,达到了推广和验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灌溉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 IA的理论、方法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指导,分析探讨了新疆兵团开展灌溉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可为兵团内其他灌区开展灌溉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借鉴参考,能够全面分析灌溉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有利影响,消除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3.
大力推进新疆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地缘位置特殊,在国家的能源储备、能源供给、能源安全和能源通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叙述了发展新疆综合能源基地的主要内容、新疆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设想和推进新疆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发展的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74.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地缘位置特殊,在国家的能源储备、能源供给、能源安全和能源通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叙述了发展新疆综合能源基地的主要内容、新疆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设想和推进新疆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发展的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75.
测定了三工河流域土壤的pH值和CaCO3含量,分析了二者的变化趋势。结合土壤CaCO3的淀积深度,根据年降水量与碳酸钙淀积深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y=305x 168.5)估算了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得出在该区域曾有过一段降水较为丰沛的时期。并依据土壤CaCO3含量在垂直剖面上的变化预测了该区域的气候条件是向暖湿、不利于碳酸盐保存的气候环境变化的。这与近期的研究资料得出的结论相一致。本文的结论可作为研究该地区气候变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传统热加工虽然能有效灭酶和灭菌,但会对果蔬汁的色泽、营养物质及风味等品质造成严重破坏。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能够改善果蔬汁的稳定性、安全性、感官特性和营养特性,已广泛用于果蔬汁加工的研究中;但由于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超声波处理也可能对果蔬汁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超声技术应用于果蔬汁加工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果蔬汁内源酶、微生物(发酵微生物、致腐和致病微生物)、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如抗坏血酸、多酚和类胡萝卜素)等不同视角深入分析了超声波处理对它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现阶段超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为超声技术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区,以区域内9个固定监测断面为基础,依据断面内各个地下水监测井,收集了输水前和第15次输水后的地下水位数据,结合土壤饱和差计算方法,分析了第15次输水后的地下水补给量,并联系植被生长所需的合理水位探讨了地下水到达合理水位所需的水量,以期评价生态输水的阶段性效果,为调整生态输水方案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生态输水前地下水埋深在6~13 m之间,第15次生态输水后,地下水最大升高幅度达到8.26 m;(2)第15次生态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补给量约为20.44亿m3;(3)为使地下水达到植被生长所需适宜水位,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的合理需求量约为24.08亿m3。  相似文献   
78.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地荒漠化与灌区地下水位埋深密切相关。将灌区地下水调控在合理的埋深范围内,可更有效地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从而改善自然植被或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更有利于自然植被或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植被的繁茂程度或作物的产量。根据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生产管理的特点,总结并探讨了灌区地下水位调控的措施。以新疆阿瓦提灌区为例,依据生产实践设置了维持现状、加大灌区节水改造、改变洗盐压碱模式和优选井灌井排等4个情景方案,以现状数据为基础设置相应的参数,应用区域水盐平衡模型对灌区的水平衡、耗水平衡、地下水平衡、供需水平衡和盐平衡等5个平衡进行模拟和预测,得到各方案各子灌区水盐平衡结果,分析了不同地下水位调控措施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表明:不进行冬春灌而采用滴水适播或干播湿出,可使土壤冻融期地下水位下降到临界深度以下,将有效地抑制浅层土壤的返盐和积盐;井灌井排是灌区地下水调控最有效的措施,既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又可控制地下水位、防治或改良盐碱地等。地下水位调控措施的选择需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灌区土壤盐碱化程度、地下水位埋深现状、灌溉排水条件等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9.
董洁芳  邓椿 《资源与产业》2017,19(1):93-100
基于1978—2013年山西省能源经济样本数据,在扩展的IPAT等式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对山西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计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工业化、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短期来看,经济发展是驱动山西省能源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其次为工业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作用较弱。但从长期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对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脉冲响应分析显示山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会降低山西省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方差分解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化水平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平均解释贡献率分别为12.5%,5.9%和4.2%。最后对山西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绿色低碳经济增长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0.
鉴于数据提供者与数据需求者之间的矛盾是促使WebGIS产生、发展的直接动力,为此围绕着在Web环境下如何以3维空间可视化方式来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的问题,以X3D/XML数据流作为不同结构的地理空间数据之间联系的桥梁,建立了一种新的组件式WebGIS体系结构——Geo-SD SHIP(Geo-Spatial Data Sharing and Handling Integrated Platform)。为了更好地阐述基于X3D/XML的组件式3维WebGIS平台的有效性、可行性,首先对Geo-SD SHIP体系结构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给出了Geo-SD SHIP体系结构框架图;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X3D/XML的Geo-SD SHIP体系结构中各组件实现的关键技术,如Web-3D虚拟地理场景的创建、用VC++.Net和ArcObjects来构建X3D/XML数据转换组件和GIS空间分析组件,以及用VC++.Net结合OpenGL图形函数库来实现X3D/XML数据解析组件等;最后,举例说明了Geo-SD SHIP体系结构的数据转换服务请求/响应过程、数据需求服务请求/响应过程,并通过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Geo-SD SHIP体系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