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41.
分析国家《环境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如何在省级层面环境功能区划中应用,从环境功能综合评价、环境功能区划分2大方面,提出完善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方法的建议。以四川省环境功能区划为例,试点开展省级环境功能区划分,建立由4个1级指标、10个2级指标、31个3级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打破行政单元,实现基于GIS地理网格单元的量化评价,突出功能区“环境”特征,强化环境功能区“落地”。  相似文献   
42.
硫铵法与循环流化床法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国内现有烧结烟气脱硫工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硫铵法和循环流化床法烧结烟气脱硫工艺的脱硫效率、经济技术指标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后认为循环流化床法烧结烟气脱硫工艺是现阶段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脱硫技术.同时建议加强对脱硫副产石膏的综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43.
刘永棋  陈西平 《水电站设计》1999,15(3):86-88,51
根据三峡库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对库区农田径流中“三氮”含量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氮”含量及其变化随采样点和时间的变化较大;产流时间增长,“三氮”含量的变化各异;雨前干旱时间越长,径流水体中总氮含量越高,径流水体中T-N和NO3^--N浓度随水体流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4.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雾霾和臭氧的主要前驱物,而且多数具有毒性,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因此控制其污染排放十分必要。催化燃烧是一种有效处理VOCs的方法。本文研究了制备方法对CeO_2及CeO_x/CeO_2催化燃烧甲苯的影响,并对性能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热分解法、化学沉淀法和水热法分别制备CeO_2,并通过浸渍—焙烧将15%的CoO_x负载在不同方法制备的CeO_2上,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对CeO_2及CoO_x/CeO_2催化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XRD、BET、SEM、H2–TPR和Raman对催化剂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甲苯浓度为1 000μL/L,空速为20 000 h–1测试条件下,化学沉淀法制备的CeO_2–P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在375℃达到80%的甲苯去除率;将其与Co物种复合后,Co/CeO_2–P能在255℃达到90%的去除率。300℃下,经过78 h的长周期实验,Co/CeO_2–P依然保持100%甲苯去除率。化学沉淀法制备的CeO_2–P,具有更小的晶粒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表面氧化还原性能,因此其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CeO_2与Co物种复合后,得益于CeO_2的大比表面积和优异氧化还原性能,形成更多Co3+,并且氧化铈能提供丰富的表面活性氧物种,使得CoO_x/CeO_2–P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不同方法制备的CeO_2拥有不同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氧化还原性能,这是影响其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新鲜磷石膏中的主要污染物种类为氟化物和磷化物,添加石灰能有效降低氟和磷的浸出水平,并且添加状态和比例对稳定化效果影响较大。通过添加不同石灰比例来稳定磷石膏的处理方式,研究其污染物的浸出水平,并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发现石灰与磷石膏拌混比例是污染物浸出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m(生石灰)∶m(新鲜磷石膏)为1∶50~1∶100时稳定化效果最好。由扫描电镜和能谱表征发现新鲜磷石膏为片层状结构堆叠,随着石灰添加量增多,表面微观结构也相应增多。在m(生石灰)∶m(新鲜磷石膏)为1∶100时,磷石膏的片层状结构表面会形成棒状结构,棒状间隙存在微球状颗粒。根据表征结果推测片层状结构除CaSO4外,还含有一定量的Ca3(PO42,棒状结构为Al2O3和AlPO4,微球颗粒为CaF2。在新鲜磷石膏表面形成的这类微观结构,使得含氟和磷的污染物稳定化从而降低了浸出水平。  相似文献   
46.
饮用水水质问题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河流饮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将污染物质与人体健康定量地联系起来,能够对化学污染物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大小做出科学的估算的一种方法。综合目前国内外河流饮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将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引入到河流饮用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中,建立了饮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通过对峨眉山市峨眉河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了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问题,得出定量的健康风险指标,为该饮用水水源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莺兽依据.依据僻廉风除评价的结果.能够可力Ⅱ科学合l硼士fb括导7k源讹管硼T作.  相似文献   
47.
以川中丘陵地区大英县隆盛镇黄腊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和调查数据,进行了水环境容量和面源污染物入河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腊溪8月~次年1月有3个月水质超标,TN总共需要削减19.36 t/a的入河量,而从月份上看8月份水质最差,则需要削减659.08 t/a、1.54 t/a、0.60 t/a的CODcr、TN和NH3-N量才能满足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最后针对污染特征提出了该流域水环境的防治建议,为改善农村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季节变动带内岩溶隧道,枯水季节隧道涌水主要由含水层中的静储量以及地下暗河的枯期动储量构成,丰水季节由静储量及洪水期地下暗河动储量构成。由于降雨通过地表的洼地、落水洞迅速补给地下暗河,涌突水的剧增将对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季节变动带内岩溶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尤显重要。本文以滇东高原某岩溶隧道K5+850~K10+800段为例,根据段内枯水期稳定涌水量和雨季最大涌水量预测结果和岩石的可溶性(K1)、地质构造因素(K2)、地表汇水条件(K3)、地下水化学特征(K4)、隧洞埋深与地下水位的关系(K5),分别进行了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最后以段内地面暴雨前后实际涌水量变化验证涌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9.
氧化还原电位控制硫酸生产含砷废水处理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美  宁玲  姜涛 《广东化工》2014,(3):56-57
以石灰-铁盐混凝沉淀法处理硫酸生产含砷废水,考察氧化还原电位(ORP)、曝气时间、pH及铁砷比的变化和影响。结果表明,砷去除率趋势与ORP基本一致,ORP可作为参考砷去除率的控制影响因素;一级处理pH 8~9,ORP 15 mV,铁砷比3,砷去除率达96%以上;二级处理pH 8~9,ORP 0 mV,铁砷比20,砷去除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50.
何佳  隆炎君 《山西建筑》2010,36(34):46-47
论述了建设低碳安置区的必要性和安置区设计的环保节能要求,分别针对国内外低碳社区的设计理念及环保技术进行了介绍,指出目前国内安置区节能建设应从初期选址及合理分配投资方面入手,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低碳、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