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9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42.
皮尔格冷轧无缝钢管工艺参数基本依靠经验选取,其选择不当会导致管材产生缺陷。基于此,本文选取304不锈钢冷轧重要工艺参数——送进量、回转角度和Q(变形压下段和精整段长度的比例)值,通过全流程数值仿真分析了成形过程中管材的力学及成品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皮尔格冷轧过程中轧制力、管材等效应力、残余应力以及外径回弹量均随着送进量和回转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Q值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43.
刘渌璐  孙莹  李洁  张艳玲  王兰 《城市规划》2022,46(5):115-122
国际上围绕“活态遗产”的相关理论在不断成熟完善,而国内对于“活态”一词在保护研究中虽运用很多,但概念界定模糊且未产生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先是总结分析了国内活态遗产相关研究成果,然后梳理了国外活态遗产及其保护方法的形成历史,阐述了其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步骤,接着将之与以物质为中心和以价值为导向的两种方法相比较,以此分析活态遗产方法的独特性和先进性。最后,剖析活态遗产方法发展背后所蕴含的保护范式的转变含义,并依此提出建议,希望借此对遗产保护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有个更全面的认知,进一步思考如何用动态、全局的眼光来看待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斜腹板单箱多室箱梁在不同边腹板斜度、边界条件和箱室数量等条件下的腹板剪力分配规律,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单箱多室箱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后处理“局部方向内力总和”提取出箱梁各道腹板的剪力值并运用剪力增大系数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边腹板斜率增大,对剪力分配影响较小;支座数量的增多使得梁端支座反力在腹板中的分布更为均匀,多支座可有效降低边腹板承担剪力的比例;箱室的数量减少,可使剪力分布趋于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5.
在仿生学领域壁虎因具有优越的攀爬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为对壁虎仿生微结构的垂直攀爬功能进行设计,本工作对壁虎仿生微纤维与垂直表面之间的黏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聚氨酯(PU)蘑菇状仿生微纤维与刚性基体之间的界面黏附行为进行研究。运用压缩+剪切、剪切加载、拉伸+剪切分别模拟壁虎足部的附着、滑移及分离等爬行动作,探讨壁虎爬行过程中的黏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剪切加载、拉伸+剪切混合加载下,界面均发生法向和切向的混合黏附破坏;在压缩+剪切混合加载下,界面发生切向脱黏或混合黏附破坏取决于压缩载荷的大小。法向载荷通过改变微纤维与基体的接触面积来实现对切向黏附承载力的调控。斜向加载下界面的黏附承载力与载荷倾角有关,对于所选用的聚氨酯蘑菇状仿生微纤维,当斜向压力的倾角小于52°时,界面的切向黏附承载力随着斜向压力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最优的斜向拉力方向为17°,沿该方向可用最小的拉力实现界面的脱黏。  相似文献   
46.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仪同时测定食品接触用橡胶中18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残留量和迁移量的方法。采用硅胶固相萃取柱对橡胶提取液净化;正己烷对迁移液进行提取,经DB-EUPAH(60 m×250?μm,0.25?μm)色谱柱分离,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8种PAHs的色谱分离效果好,在0.05~0.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均不高于0.01 mg/L,定量限均不高于0.05 mg/L,残留量和迁移量3个水平回收率均在61.3%~102.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9.1%。对34批食品接触用橡胶进行检测,在10批样品中共检出16种PAHs,总残留量在0.24~16.97 mg/kg之间。迁移结果表明:在不同实验温度下,均未检测到橡胶中PAHs向4%乙酸溶液和10%乙醇溶液中的迁移;当食品模拟物为50%乙醇溶液时,检出多种PAHs的迁移量,随着温度的升高,PAHs迁出数目增...  相似文献   
47.
再生聚乙烯中挥发性气味物质的迁移是其用于食品包装的潜在风险之一。本研究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再生聚乙烯中甲苯、2,4-二甲基庚烷、α-蒎烯、柠檬烯、二苯醚和α-异甲基紫罗兰酮六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行为。通过气味物质分子的均方位移曲线计算了它们的扩散系数,并与实验值和Limm-Hollifield模型值进行了比较。从气味物质的拓扑结构参数、与聚乙烯的相互作用能、扩散活化能以及运行轨迹等方面分析它们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这六种挥发性气味物质的扩散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具有较大分子体积和回旋半径以及结构为球型的分子运动较为困难,因此有较小的扩散系数;当气味物质分子的溶解度参数与聚乙烯相近时,两者的相容性较好,分子也不容易扩散。从能量角度来说,气味物质与聚乙烯的相互作用能及其扩散活化能越大,分子运动所需的能量越大,扩散过程越缓慢。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轨迹表现为长时间的振动与短时间的跳跃,但是在高温下的运动范围较大,轨迹点呈现明显的团簇。  相似文献   
48.
正切型运输包装系统的加速度随机振动响应谱理论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然而产品加速度响应是评价产品包装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而且很大一部分包装材料在一定变形范围内符合正切型的力-位移关系。将考虑关键部件的运输包装随机振动模型化为两自由度正切型包装系统,建立了系统的加速度响应谱求解方法,讨论了所提方法的适用范围,并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加速度响应谱对于外激强度和系统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了正切型系统的硬弹簧非线性效应。随着激励水平提高,由于正切型刚度“硬弹簧”非线性作用,从而使产品主体的一阶响应峰值点频率及关键件一阶、二阶响应峰值点频率向右偏移逐渐增大;存在一个最佳的系统非线性特征参数β*,使关键件的一阶响应峰值或响应总体能量最小;系统的阻尼比、频率比、关键部件与产品的质量比对响应起着十分明显的“多阶调频调节带宽”作用。所提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预测产品主体和关键件的响应,也为包装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