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50篇
无线电   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超高速电主轴轴承的润滑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超高速电主轴轴承内部润滑的基本特点,对主轴轴承在超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内部润滑状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供油量、润滑方式、润滑油和轴承内部零件的运动等因素对轴承内部弹流油膜、温升等润滑状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高速电丰轴轴承润滑的要求和基本条件,并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92.
为了评估阵面阵架上目标和干扰源滑车的运动模拟指标和空间精确定位指标的实现能力,采用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滑车在阵面阵架上的运动过程。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raig-Bampton模态综合方法构建了阵面阵架的柔性体模型,采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拟了滑车与机械阵导轨之间的接触碰撞。研究了滑车在机械阵上加速和匀速运动对阵面阵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滑车在机械阵上以不大于1.5 m/s的速度、不大于12 m/s2 的加速度运动时,阵面上端的振动位移和振动响应都很小,满足装在滑车上的目标和干扰源的实时运动模拟和空间位置精确定位的动态性能要求。研究结果对大型柔性阵面阵架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93.
提出了一种基于薄板单元函数的切削仿真算法.通过在曲面的投影平面内建立规则或不规则的投影网格,再借助节点的挠度和转角参数,并参考有限元法中薄板弯曲单元所用到的形函数,在每个单元中建立单元内的高度场函数来描述被加工曲面.该算法可使曲面求交仍然是一维运算,不仅精度高,而且有非常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4.
低空大动压条件下,为了确保整体式整流罩与飞行器之间的安全分离,提出运用多体动力学与气动载荷耦合建模与仿真技术来对整体式整流罩分离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整流罩分离系统多体-气动耦合动力学模型。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拓扑结构采用第一类Lagrange方程构建,气动载荷模型根据气动数据包采用双线性插值方法通过S函数构建,基于Simulink构建了整流罩分离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联合仿真研究了典型工况条件下整流罩分离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负攻角条件下整流罩分离过程中会与飞行器头部发生干涉,其它工况条件下整流罩分离是安全的,研究结果对整流罩分离安全性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95.
96.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双线温度测量原理,设计了7153.748-7154.354 cm~(-1)谱线对单激光器TDLAS燃烧温度测量系统,对平面预混火焰燃烧温度进行测量,发现由于吸收较弱、信噪比较低等造成测量结果与热电偶测量结果相对偏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7185.597-(7444.352+7444.371))cm~(-1)双激光器TDLAS系统,并结合增加光程方法来改进原有的温度测量精度。结果表明:采用双激光器可放宽谱线对的选择范围,选择吸收更强的谱线对可以有效提高信噪比,并且结合增加光程,可实现TDLAS温度测量结果与热电偶测量偏差由10%降低到5%。  相似文献   
97.
作为柔性驱动器,热致收缩聚合物人工肌肉具有高柔软性而易驱动的特点,但是这样的特点会导致其易于发生轴向变形,使得其面临抗拉刚度不足,而无法稳定保持其形态。基于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人工肌肉变刚度特性,通过实验探究了在小预拉伸情况下,对人工肌肉进行了不同热收缩时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其等效抗拉刚度,得到人工肌肉的抗拉刚度提升2倍多。  相似文献   
98.
《无线电工程》2019,(8):683-688
针对多传感器探测问题,建立了一种数据融合算法,为多防空武器系统协同作战下接收多个、多类型传感器目标探测信息的指挥控制系统提供了一项新技术。采用自适应方式,通过计算某一传感器探测数据被系统中其他传感器测量值的综合支持程度,决定其权重系数,从而提高数据融合精度、增强抗干扰能力。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对改进算法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算法完成了对同一目标7组探测数据的融合。经计算,抗干扰能力相比于传统融合算法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99.
100.
精确制导自动目标识别智能化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晋祥  刘嘉 《航空兵器》2019,26(1):30-38
精确制导系统是利用弹载精确探测装置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利用惯性技术和/或信息支援保障获取弹体自身和所要打击的各种目标的位置和运动信息,控制和导引制导武器准确命中目标的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精确制导概念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精确制导系统和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在持续提高。随着精确制导系统面临的战场环境的复杂化和目标特性的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精确制导系统与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弹载自动目标识别技术是使导弹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和激烈博弈的对抗条件下精确打击各类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精确制导技术领域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一个方向,但由于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自动目标识别、决策要求智能程度较高,尽管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通过提升自动目标识别的智能化水平,来使精确制导系统在复杂战场环境和宽范围变化的目标特性条件下具有稳健的性能,弹载自动目标识别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介绍了精确制导自动目标识别智能化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当前精确制导自动目标识别智能化所面临的挑战,对精确制导自动目标识别智能化的发展给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