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73篇
无线电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本文叙述国外高功率电子束用于工业辐照和热加工的发展、应用概况及其关键问题。着重介绍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工业用电子束设备,如400—1000kW级的电子辐照加速器,100kW级的电子束焊接机,1200,9600kW的电子束熔炼炉,以及30到3600kW的几种电子束蒸发涂膜装置。最后将国内同类产品的最大功率列于表1,以资比较。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新研制的多功能小型PLC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33.
民用热水热量计的精度和成本是两个重要参数。通过用回水温度t_R对热量进行一线性修正,挺高了热水热量计的精确度。而这一线性修正是由其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的,从而又使成本降低。本文对该专用集成电路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电路一次性设计成功。  相似文献   
3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专家系统的概念、发展、系统结构、关键技术与工具;举例说明了专家系统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引起机械工业领域中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注意和兴趣,以推动有关专业领域专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35.
1987年9月21~25日,ISO/TC131在日本东京召开了SC1、SC5、SC10全会及其部分工作组会议。在标准会议前,于9月18日,由美国流体动力协会(NFPA)和日本油空压协会(JHPA)共同主持召开了各国液压气动标准、工业协会领导参加的“1987年东京最高级会议”。经有关部门批准和协商,我国派员代表中国标准化协会液  相似文献   
36.
给出了一种机床诊断专家系统。基于收集有关专家诊断知识和建立相关的评分,给出了相应的知识库和推理方法,确定了诊断优先解。所开发的专家系统可作出满意的诊断。  相似文献   
37.
介绍关于装配线上信息识别系统,举例说明西门子信息产品在发动机装配线上的硬件配t和软件设计。汽车发动机生产线装配工位分为全自动工位、半自动工位和手动工位。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装配线自动工位往往只适用于通用型产品装配。现代化装配线则要求既能实现复杂的自动化生产, 又能实现不同类型产品的装配的柔性化生产线。要实现生产线柔性化,对信息系统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实现整个装配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才能更好的实现装配线的自动化生产。信息系统记载装配中不同型号产品相应的流程工艺,产品装配后将装配记录存到信息系统,实现产品装配的全程监控。  相似文献   
38.
本文主要介绍ISOTC184/SC2分技术委员会工作范围的改变以及机器人标准开发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服务机器人模块化标准的研究背景和模块化设计的标准体系,详述服务机器人模块化设计总则及国际标准研究进展,探讨以标准先行原则推进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0.
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动态概述 1.1波浪式向前发展的市场 世界工业机器人的数目虽然每年在递增,但市场是波浪式向前发展的,15年来已出现了3次马鞍型变化曲线。第一次在80年代中期(1985-1987年),那是由于第一代工业机器人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渐达饱和以及日元不断升值所至。1988年后随着电子行业装配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及日本经济的复苏,工业机器人增长率开始回升,1990年达到高峰。1992-1994年又出现了第2次马鞍型,由1990年的最高纪录年产8.1万台,降为1994年的5.3万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