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解冻方式对小黄鱼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5种不同的解冻方式(静水解冻、流水解冻、微波解冻、低温空气解冻、超声波解冻)对普通冻结和液体浸渍快速冻结处理的小黄鱼进行解冻,对解冻时间、色泽、质构、丙二醛含量、总巯基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并测定解冻后鱼肉的硬度、咀嚼性等质构指标。结果表明:5种解冻方式中微波解冻速率最快,低温空气解冻速率最慢。对于快速冻结和普通冻结处理的小黄鱼,超声波解冻能够有效维持解冻后鱼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5)
为筛选得到高效产褐藻胶裂解酶(Alginate lyase)微生物菌株,实现其商业化应用,采用平板透明圈法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肠道中筛选得到1株高效产胞外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SS-1,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菌株形态和平板菌落特征,并根据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该菌株为弧菌Vibrio sp.SS-1。对SS-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适发酵温度为30℃,初始p H值为7.2,培养28 h后酶活力可达38.6 U/m L;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为麦芽糖11.86g/L、酵母粉16.72 g/L、K2HPO41.36 g/L、Mg SO4·7H2O 1.5 g/L、Fe SO4·7H2O 0.1 g/L、Na Cl 6.75 g/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酶活力可达191.8 U/m L,较优化前提高了4.97倍。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生长快速、酶活较高的特点,可为褐藻寡糖的制备提供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3.
鱼头汤在熬煮过程中会自组装形成不同粒径大小的胶粒。该研究选取熬煮时间为150 min的鳙鱼和三文鱼头汤,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经粗滤、离心、微滤和超滤处理后胶粒的粒径分布,利用6种化学法研究不同粒径大小的鳙鱼和三文鱼头汤胶粒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经过一系列不同的处理,汤中胶粒的平均粒径显著减小(P <0. 05)。鳙鱼和三文鱼头汤胶粒的DPPH·清除能力和O_2~-·清除能力接近(P>0. 05),鳙鱼头汤胶粒的Fe~(2+)螯合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大于三文鱼头汤(P <0. 05),但都表现为粗滤>离心>微滤>超滤,三文鱼头汤胶粒的·O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大于鳙鱼头汤(P <0. 05)。不同粒径大小的鳙鱼和三文鱼头汤胶粒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粒径较大时抗氧化活性更好,为鱼头汤的精深加工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5)
为研究一种快速高效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的方法,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虾壳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CMC,通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质量分数40%的NaOH溶液用量、体积分数50%的氯乙酸-异丙醇溶液用量等4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CMC取代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对所得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CMC的水溶性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得出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30 min、40%NaOH溶液总用量100 mL、50%氯乙酸-异丙醇溶液用量为40 mL,在此条件下,CMC取代度为0.95;结构表征分析显示,所制备产物为N,O-CMC;CMC在pH为4~12时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羟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优于壳聚糖(CS)。研究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法能够显著提高南极磷虾CMC的制备效率,所得CMC具备良好的水溶性和抗氧化性,该研究结果为CMC作为水溶性抗氧化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曹杰  谢晶 《食品科学》2021,42(23):237-244
研究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aminobenzoic acid ethyl ester methanesulfonate,MS-222)对大菱鲆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模拟运输实验,研究大菱鲆在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麻醉液、运输水温及鱼水质量比(简称鱼水比)中的存活率,筛选出大菱鲆麻醉保活运输的最优条件,为大菱鲆的保活运输提供参考。在静水条件下,研究MS-222质量浓度(20、40、60、80、100 mg/L和120 mg/L)对大菱鲆行为的影响,测定其麻醉效果、复苏时间及复苏存活率,确定MS-222对大菱鲆的有效麻醉质量浓度。在此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20、40、60、80 mg/L)麻醉液、不同的水温(2、8、13、20 ℃)以及不同鱼水比(2∶1、1∶1、1∶3、1∶5)进行模拟运输,记录大菱鲆的存活率,在运输不同时间段,对运输水体及大菱鲆进行取样,检测运输过程中水体氨氮和溶解氧水平的变化、大菱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水温为8 ℃、MS-222质量浓度为40 mg/L、鱼水比为1∶3时,大菱鲆保活运输时间长,适合大菱鲆长时间(24 h)运输;随运输时间延长,水中氨氮质量浓度升高,溶解氧水平降低;在鱼体肌肉指标中,随运输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上升,糖原含量、pH值呈下降趋势;在大菱鲆血清生化指标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在运输24 h过程中均变化显著(P<0.05),这表明大菱鲆肝脏、肾功能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一定损伤,麻醉组鱼体生化指标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综上,适当使用MS-222可以提高大菱鲆保活运输的存活率,延长保活运输时间。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中寄生虫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基于传统分子生物学发展而来的等温扩增技术以其恒温、高效、耗时短、不过度依赖设备和仪器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分子诊断和疾病检测。该文在介绍等温扩增技术原理与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水产品中寄生虫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并展望了等温扩增技术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快检技术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中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及其复配对银鲫进行脱腥处理,采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固相萃取整体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微生物发酵对银鲫的脱腥效果及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不同生物脱腥处理对银鲫微观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与未脱腥对照相比,己醛、(E)-2-辛烯醛、(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2-乙基呋喃等腥味物质在各处理组中均未检出,辛醛、癸醛、1-戊烯-3-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各处理组生成了乙酸乙酯等酯类赋予鱼肉独特的脂香味,促进良好风味的形成;不同生物脱腥处理均对银鲫的微观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植物乳杆菌处理对银鲫肌肉纤维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该处理能保持肌纤维束结构完整且纹理清晰。综合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法更适合银鲫脱腥,有效地改善风味,保留营养价值,具有一定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3):141-147
为提高奇亚籽饼的利用价值,根据组分溶解性质的差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闪式提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分级提取奇亚籽油、多酚和芳香水,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2h,萃取压力408 Bar的条件下,奇亚籽油得率为8. 92%,外观呈浅黄色,无结晶,气味较淡,密度0. 932 2 g/m L、折光度1. 479、酸值0. 183 2[(KOH/(mg/g)]、皂化值186. 50 mg/g。奇亚籽油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98. 60%。从奇亚籽油中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的为芳香烃和烷烃类。在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1∶25、提取电压50 V,提取时间2 min的条件下,奇亚籽多酚的提取量为7. 25 mg/g。奇亚籽芳香水中共含有2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酞酸二异丁酯和苯乙醛。奇亚籽油、多酚和芳香水均可用于化工、美容等领域,该研究为奇亚籽的综合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6)
为提高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在保活过程中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探究不同质量浓度CO_2(60、120、180、240、300 mg/L,对照组不添加CO_2)、不同虾水质量比(1∶3、1∶6、1∶9、1∶12)和不同温度(12、16、20、25℃)的麻醉液处理对罗氏沼虾(体质量20~30 g)保活过程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CO_2麻醉质量浓度及罗氏沼虾保活的最佳条件,检测并分析了最佳麻醉和保活条件下水质指标及罗氏沼虾肌肉、血液、肝脏等组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罗氏沼虾经150 mg/L的CO_2麻醉液处理后,在保活温度为18℃、虾水质量比为1∶10条件下,48 h的存活率达90%以上,在此条件下水体总氨氮、溶氧量、pH均在罗氏沼虾适宜存活范围内变化,而虾体肌肉三磷酸腺苷(ATP)、肌糖原和肝糖原均不同程度地显著下降(P<0.05),并产生大量乳酸,引起肌肉pH下降,虾血液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显著上升(P<0.05),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与丙二醛(MDA)含量呈负相关并显著变化。研究表明,CO_2麻醉可有效缓解虾体应激,并能控制水质指标的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虾体肌肉、血液及肝脏各组织代谢,能延长其保活时间并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5)
为筛选得到高效产褐藻胶裂解酶(Alginate lyase)微生物菌株,实现其商业化应用,采用平板透明圈法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肠道中筛选得到1株高效产胞外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SS-1,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菌株形态和平板菌落特征,并根据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该菌株为弧菌Vibrio sp.SS-1。对SS-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适发酵温度为30℃,初始p H值为7.2,培养28 h后酶活力可达38.6 U/m L;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为麦芽糖11.86g/L、酵母粉16.72 g/L、K2HPO41.36 g/L、Mg SO4·7H2O 1.5 g/L、Fe SO4·7H2O 0.1 g/L、Na Cl 6.75 g/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酶活力可达191.8 U/m L,较优化前提高了4.97倍。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生长快速、酶活较高的特点,可为褐藻寡糖的制备提供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