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侯伟峰  谢晶 《食品科学》2012,33(8):308-312
为延长南美白对虾的货架期,选取ε-聚赖氨酸、壳聚糖及植酸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处理,并对各组虾体感官、pH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和三甲胺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4±1)℃的贮藏环境下,与不添加保鲜剂组相比,ε-聚赖氨酸、壳聚糖及植酸平均能明显延长南美白对虾货架期2~4d。质量分数0.08%的植酸溶液能够较好地保持虾体的感官品质,而ε-聚赖氨酸在减缓虾体菌落总数和三甲胺含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3):168-171
采用改良的WL培养基,运用DNS和HPLC相结合的方法检测酵母菌对大豆乳清低聚糖的利用情况,从自然界中筛选和分离出能够选择性降解大豆乳清中蔗糖的酵母菌。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菌PL08对蔗糖具有极强的降解作用,发酵后所得功能性低聚糖的纯度达到96.70%,是理想的目的菌种。通过18S r DNA序列对比对微生物种属进行鉴定酵母菌PL08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同时研究了酵母菌PL08发酵大豆乳清废水的动态过程表明,发酵30 h时,棉籽糖和水苏糖的保留率分别为87.90%和82.16%,蔗糖的降解率为93.46%,功能性低聚糖的纯度达到94.12%,确定为最适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23.
为提高奇亚籽饼的利用率,对奇亚籽饼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其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奇亚籽饼中含有(32.70±0.10)g/100 g的粗蛋白质,(44.74±0.53)g/100 g的膳食纤维,残存脂肪(7.15±0.26)g/100 g;压榨过程中部分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分解为饱和脂肪酸;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为90%,符合大豆粕国家标准要求;奇亚籽饼的多酚含量为4.67 mg/g,高于奇亚籽中的多酚含量(3.63 mg/g);经测定奇亚籽饼的膨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吸脂力,得出其综合物性值为11.60,优于常见的大豆纤维和玉米纤维,具有较好的减肥调脂、降血糖等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24.
以奇亚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奇亚籽蛋白,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奇亚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对提取的奇亚籽蛋白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和评价,并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奇亚籽蛋白的等电点为4.2;在液料比35∶1、p H 9.5、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40 min、重复提取2次的条件下,奇亚籽蛋白的提取率达到61.52%;奇亚籽蛋白氨基酸总量为(991.84±0.26)mg/g,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51.14±0.18)mg/g,均高于大豆分离蛋白;根据EAAI,奇亚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比大豆分离蛋白更接近标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5.
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沿海城市食源性疾病爆发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为了调查2015年7月—2016年6月上海市内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及毒力菌株的分布,根据GB/T 4789. 201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从206份水产样品中分离出201株疑似副溶血性弧菌,挑取疑似菌株接种至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并获取最大可能数,提取菌株基因组DNA对其进行毒力基因鉴定。从上海芦潮港码头收集71份样品中,有59份样品中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量为88.36 MPN/hg。上海市水产市场采样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高达91.11%,污染量为1 361.76 MPN/hg。其中,tdh、trh阳性菌株污染率分别为1.6%、1.0%,均分离自虾中。研究表明,上海市售水产品中虾类是总副溶血性弧菌及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最高的水产品种类。水产品市场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具有更高的污染率和污染量,水产品捕捞后的一系列操作增加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这些结果为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银杏叶提取液对腐生葡萄球菌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银杏叶提取液对水产品特定腐败菌--腐生葡萄球菌的作用机理,作者采用肉汤稀释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其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并通过细菌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量、电导率与蛋白质质量浓度,综合评价银杏叶提取液对腐生葡萄球菌菌体生长、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完整性的影响;由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浓度的银杏叶提取液对腐生葡萄球菌菌体的作用效果。结果得出:银杏叶提取液对腐生葡萄球菌的MIC为100 mg/mL;MIC与2MIC质量浓度下银杏叶提取液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0.58%和81.34%。提取液作用于腐生葡萄球菌后,菌体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壁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通透性随之提高;由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银杏叶提取液处理后的腐生葡萄球菌出现细胞变形、胞间粘结等现象,菌体结构受到影响,最终得出银杏叶提取液主要通过对其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破坏实现其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在不同温度(10、20、30、37℃)下,比较17株不同耐药性、耐药表型及基因型不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在碱性蛋白胨水(3%NaCl)中最大比生长速率及生长快慢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Bioscreen C全自动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测定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构建不同温度下生长曲线,采用修正后的G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得出生长动力学参数。结果不同耐药性副溶血性弧菌μmax存在一定差异,差异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抗生素耐药种类越多,其μmax越大;同一温度下,耐药表型与基因型不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其生长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菌株的生长参数的差异与菌株耐药表型与基因型不一致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结论菌株之间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参数的异质性将会对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带来影响,此结果可为多重耐药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8.
水产品中寄生虫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基于传统分子生物学发展而来的等温扩增技术以其恒温、高效、耗时短、不过度依赖设备和仪器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分子诊断和疾病检测。该文在介绍等温扩增技术原理与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水产品中寄生虫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并展望了等温扩增技术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快检技术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中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3种植物源提取液(银杏叶提取液、竹醋液与茶多酚溶液)复配比例。方法:由单因素试验测定,经3种植物源提取液分别处理后,冰鲜大黄鱼贮藏期间的TVB-N值,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银杏叶提取液、竹醋液与茶多酚溶液作用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5%,0.5%,1.5%。竹醋液和茶多酚溶液的交互作用对TVB-N的影响显著(P0.05);优化得到3种植物源保鲜剂的配比:银杏叶提取液1.38%、竹醋液0.92%、茶多酚0.85%。结论:优化后的冰鲜大黄鱼TVB-N的预测值为47.17 mg N/100 g,实测值为50.80 mg N/100 g,响应面回归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30.
该文通过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及其复配对银鲫进行脱腥处理,采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固相萃取整体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微生物发酵对银鲫的脱腥效果及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不同生物脱腥处理对银鲫微观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与未脱腥对照相比,己醛、(E)-2-辛烯醛、(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2-乙基呋喃等腥味物质在各处理组中均未检出,辛醛、癸醛、1-戊烯-3-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各处理组生成了乙酸乙酯等酯类赋予鱼肉独特的脂香味,促进良好风味的形成;不同生物脱腥处理均对银鲫的微观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植物乳杆菌处理对银鲫肌肉纤维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该处理能保持肌纤维束结构完整且纹理清晰。综合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法更适合银鲫脱腥,有效地改善风味,保留营养价值,具有一定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