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2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王晓燕  潘晓炀  程裕东  金银哲 《食品与机械》2017,33(10):209-213,220
通电加热是利用食品物料本身的电阻抗来产生热量的加热技术,是一种内加热方法。与其他加热方式相比,具有加热快速、均匀的特点。文章介绍了通电加热装置的主要组成,总结了电导率的影响因素,概述了通电加热过程中食品的温度分布模拟,归纳整理出通电加热在热烫、脱水、蒸发、发酵、提取、解冻、灭菌等方面的应用,并对食品通电加热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王琪  梅俊  谢晶 《中国食品学报》2022,22(7):203-213
以海鲈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低温保活运输对其血液生化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首先分别测定温度、盐度、密度和暂养时间对海鲈鱼运输存活率的影响;其次,将海鲈鱼以3 ℃/h的降温速率降温至保活运输温度12,16 ℃和20 ℃,以室温下不运输的海鲈鱼为对照组,分别在模拟运输第12,24,36,48,60,72 h和运输结束恢复12 h后测定水质、血液生化和肌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温度12 ℃、盐度16‰、鱼水比1 ∶ 10~1 ∶ 8、暂养时间36 h条件下,保活运输后海鲈鱼的存活率最高。在整个保活运输过程中,水质随温度的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糖和应激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运输结束恢复12 h后, 12 ℃组海鲈鱼应激蛋白、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恢复至对照组状态。肌肉中总蛋白和乳酸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 肌糖原、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保活运输前、后海鲈鱼肌肉pH值、持水力和弹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海鲈鱼长途运输的最佳保活温度为12 ℃。该研究结果为海鲈鱼及其它海水鱼类的保活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生物被膜(biofilm,BF)是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形成一种非游离状态的微生物细胞集合体,属特定的群体结构。该文根据近年来微生物生物被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微生物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系统阐述了生鲜与冷冻水产品中的微生物生物被膜现象,通过对当前生物被膜的物理法、化学法与化学生物法等控制措施予以说明,提出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并对微生物生物被膜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34.
孙锦涛  谢晶 《食品与机械》2021,37(7):227-232
采用文献综述及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相变材料的特点、蓄冷冷库制冷的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郁慧洁  谢晶 《食品与机械》2021,37(10):193-201
文章综述了水产品冻藏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危害、影响脂质氧化的内源促氧化因子与外源促氧化因子,并总结了当前延缓脂质氧化的方法,如添加抗氧化剂、改进包装和新型技术的辅助等,指出既能控制冻藏过程中水产品脂质氧化,又能实现产业化推广的技术是水产品冻藏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宗琳  陈晨伟  陈智杰  谢晶 《中国塑料》2020,34(8):101-112
综述了淀粉/聚乙烯醇(PVA)活性包装薄膜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对从不同比例共混、疏水改性、增强改性等方面对淀粉/PVA薄膜的改性研究,从功能特性和活性物质对薄膜性能的影响2个方面对淀粉/PVA活性薄膜研究和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以淀粉/PVA为基材的活性包装薄膜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综述了可见光LED灯和紫外LED灯的特性、灭菌机理和灭菌效果,同时介绍了在几种不同光敏剂辅助灭菌情况下可见光LED灯和紫外LED灯的灭菌效果,及所使用光敏剂的剂量、效果和作用的菌种。最后提出了LED光照灭菌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8.
壳聚糖在水产品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水产品常用保鲜方式的基础上,分别对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与抑菌机制予以说明,综述了壳聚糖在水产品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同时还对壳聚糖在水产品保鲜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为筛选出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应用于低温物流水产品保鲜中以提高水产品的品质。从花鲈鱼肠道中分离出18株乳酸菌,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检测菌株的抑菌谱大小,并经过有机酸排除、H2O2排除、蛋白酶水解检测试验,最终筛选得到1株产细菌素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Enterococcus faecalis。该菌株可以抑制水产品中的一些腐败菌,比如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而对杀鲑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因此,该菌株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保鲜剂应用在水产品保鲜中,以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40.
水产品流通期间易受微生物与内源酶影响,使其品质发生劣变,采用非热杀菌技术处理可保持其营养价值,延缓腐败进程,延长贮藏货架期,提升其商品价值。本文在比较常用非热杀菌技术的作用原理及主要特点的同时,阐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杀菌机制及在水产品品质改善、减菌处理、黑变抑制与安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针对当前单一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而产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并展望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该技术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