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6篇
电工技术   47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44篇
金属工艺   249篇
机械仪表   6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1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2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采用环氧端基甲基苯基硅油(EPMPS)对聚苯并噁嗪(PBOZ)树脂进行増韧改性,研究了EPMPS/苯并噁嗪(BOZ)共混树脂的固化行为,考察了EPMPS含量对EPMPS/PBOZ共混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冲击断裂形貌。当EPMPS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EPMPS/PBOZ共混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87kJ/m2和146MPa,较纯PBOZ树脂分别提高了46%和33%。进一步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热重分析仪(TGA)分别研究了EPMPS/PBOZ共混树脂的粘弹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发现EPMPS/PBOZ共混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2.
采用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原位聚合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GF)增强聚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BT)复合材料。考察了聚合反应中催化剂用量对PCBT结晶度以及GF/PCB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当催化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时, PCBT的结晶度为53%, GF/PCBT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拉伸强度为522 MPa, 拉伸模量为27 GPa, 弯曲强度为481 MPa, 弯曲模量为24.8 GPa, 层间剪切强度(ILSS)为43 MPa。SEM观察表明, 发现催化剂用量为0.5%时, 树脂与纤维的结合性较好。进一步研究了淬火和退火后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复合材料退火处理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其中拉伸强度为545 MPa, 弯曲强度为495 MPa。  相似文献   
143.
NdFeB磁体表面电沉积铝可提高其耐蚀性,但无法在水溶液中进行。为此,在BMIC(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AlCl3型离子液体中添加甲苯添加剂对NdFeB磁体恒流电沉积Al层。探讨了甲苯含量对电沉积Al层显微形貌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了最佳甲苯含量离子液体电沉积Al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在BMIC-AlCl3离子液体中添加20%甲苯,Al沉积层致密、平整,结合良好,甲苯的加入使Al沉积层的晶粒取向产生了变化,细化了晶粒,整平了沉积层;相对于纯离子液体电沉积灿层,添加20%甲苯所得Al沉积层的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V1-xAlxN(0≤x≤0.67)涂层,研究了Al含量对涂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x≤0.51范围内,随Al含量的增加,V1-xAlxN涂层的微观结构不断变得致密,硬度不断提高,其中结构最为致密的V0.49Al0.51N涂层的硬度较VN提高了近3倍;在较宽的成分区间内,V1-xAlxN涂层结构均比较致密,硬度大于30 GPa,最高硬度达到41 GPa;随着硬度的改善,V1-xAlxN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较VN涂层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5.
陈仁德  郑贺  汪爱英 《热加工工艺》2012,41(18):130-132,136
以空气、丙烷、氨气等作为气源,利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在AISI4400C钢表面进行低温气体氧-氮-碳三元共渗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硬度.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对渗层形貌、物相、显微硬度梯度变化趋势以及元素分布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材表面共渗层形成了厚且均匀致密的化合物层,该化合物层以氮化物、碳化物和氧化物为主;三元共渗过程中氧的加入可促进化合物层的形成,缩短共渗时间,获得的三元共渗层表面硬度最高可达1170HV.  相似文献   
146.
2010年5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成功举行了一场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讨论光伏制造业的现状以及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本文概述了研讨会的主要结论和产出,集中阐明加速光伏制造所需要开展的科学研究.集中阐述了晶体硅、CdTe、CIGS以及薄膜氢化非晶硅和纳米晶硅等当前主流光伏制造技术的现状和机遇.同时也讨论了当关注TW级/年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材料可获取性问题,特别讨论了DSC和OPV两类受元素丰度限制相对小的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最后,给出了研究投入的推荐建议,重点强调了有望具有横向影响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7.
用化学还原-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纳米锌锡锑三元合金负极材料ZnSnSb2。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5-15nm之间。在充放电电压为1.5V到0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708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为82.1%。充放电电压范围为0.9V到0V时,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329mAh/g,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充电容量仍然保持在95.7%。由于材料中非活性物质Li3Sb的作用以及材料所具有的纳米结构,使其循环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8.
黄宜平  剧锦云  陈仁杰  宋婷婷 《功能材料》2024,(1):1098-1102+1110
为了提高热变形NdFeB磁体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设计了一种添加DyF3的三明治结构热变形磁体。通过对磁体上下端添加不同含量DyF3粉末,调控磁体上下端晶界相的相组成、结构及成分,提高磁体的耐腐蚀性能,另一方面Dy元素部分扩散进入主相,形成了(Nd, Dy)2Fe14B相提高磁体磁晶各向异性场,优化热变形磁体的温度稳定性。利用脉冲磁场磁强计测试三明治结构热变形磁体的磁性能,得到高达2.16 T的矫顽力。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三明治结构热变形磁体的极化曲线,其腐蚀电流速率较基体降低一个数量极。失重实验测试168 h后,近表面添加5%(质量分数)DyF3的三明治结构热变形磁体单位表面积失重(0.061 mg·cm-2)远低于基体单位表面积失重(1.172 mg·cm-2)。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富Nd相和F元素、O元素和Dy元素分别生成NdF3和Dy2O3化合物。XRD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究石墨烯基防护涂层/碳钢体系在原油储罐沉积水中的防护机制。方法以实际原油储罐的沉积水为腐蚀介质,以自制石墨烯底漆和石墨烯面漆为防护涂层体系,采用交流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结合盐雾实验探究石墨烯涂层体系在沉积水中的腐蚀行为和失效衍化机制。结果石墨烯底漆在浸泡初期对碳钢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水分子逐渐渗透涂层,涂层逐渐失效。采用石墨烯面漆和石墨烯底漆搭配,可显著提高涂层对碳钢在沉积水中的防护性能,浸泡46 d后,涂层电阻仍为162 M?·cm。结论石墨烯底漆和石墨烯面漆涂层体系对储罐底板在沉积水中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研究成果对油罐底板涂层防护选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0.
外加电位对Monel400合金海水环境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恒电位对Monel400合金海水环境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将试样加工成圆柱试样,通过设计的特殊夹具夹紧试样,利用摩擦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做不同恒电位下的磨蚀实验,通过开路电位极化曲线的变化评价合金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磨损量的变化评价合金的摩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揭示磨损机理,探讨交互作用机制。结果摩擦过程中的开路电位比静态腐蚀时的低。随着外加电位的增加,腐蚀电流密度增加,摩擦系数降低,总的体积损失量增加。腐蚀磨损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摩擦能够破坏合金表面的钝化膜,导致具有更高电化学活性的新表面暴露于溶液中,因此促进了表面腐蚀。而腐蚀产生的腐蚀产物层比较粗糙和疏松,其剪切强度比基底合金低得多,因此当氧化铝块摩擦过合金表面时,很容易去除腐蚀产物层,进而促进了材料损失。腐蚀磨损条件下材料的损失量明显比纯磨损条件下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