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0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419篇
电工技术   223篇
综合类   1208篇
化学工业   532篇
金属工艺   198篇
机械仪表   303篇
建筑科学   446篇
矿业工程   265篇
能源动力   118篇
轻工业   895篇
水利工程   238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35篇
无线电   4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7篇
冶金工业   235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689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11.
运动想象MI是基于想象的脑机交互BCI中常用的任务,但MI不易习得和控制,且存在“BCI盲”现象,使得该类BCI的实用化受限。 针对较易习得和控制的视觉想象VI任务进行识别,旨在构建基于VI的BCI(VI-BCI)。招募了15名被试者参加2种动态图像的视觉想象任务并采集脑电EEG数据;然后采用EEG微状态方法研究了这2种VI任务诱发的EEG在微状态时间参数上的差异,并选用差异显著的微状态时间参数构建特征向量;最后采用SVM对2类VI任务进行识别。结果显示提取微状态特征所取得的最高、最低和平均分类精度分别为90%,56%和80.6±2.58%。表明微状态方法可以有效提取VI相关EEG特征并得到具有可比性的分类精度,可望为构建相对较新的在线VI-BCI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2.
针对着装场景中由于人体姿态、边缘轮廓、服装配饰的复杂性以及着装部位关节点被遮挡等因素导致人体解析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边缘轮廓和姿态特征的人体精确解析模型.首先采用残差网络ResNet-101作为主干网络表征输入人体图像进行初步人体解析,得到粗解析特征;然后构建边缘轮廓模块,结合上采样后的全局和局部特征得到人体边缘轮廓;再基于着装姿态定义着装姿态损失函数,通过姿态估计模块提取人体姿态特征;最后联合粗解析特征、边缘轮廓和姿态特征,并定义结构损失和人体解析损失的组合函数输出精确的解析结果.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mIoU评测指标提高了1.96%,在人体的着装姿态和部位遮挡等方面获得了更准确的语义分割结果,能有效地提高着装人体解析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3.
多粒度数据是一种特殊的、有用的数据类型,它通过对论域(研究对象的集合)采用不同的粒化方式使得数据能够在多个粒度空间中进行呈现,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数据的多层次知识发现研究。商空间理论、序贯三支决策、多粒度粗糙集、多尺度数据分析模型和多粒度形式概念分析是几种常见的、有效的多粒度数据分析方法,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基于粒计算的多粒度数据分析研究工作进行综述,给出每一类多粒度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论框架、基本概念以及主要研究思想,并指出多粒度数据分析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4.
针对D2D(Device to device, D2D)通信技术在蜂窝系统中的资源分配与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D2D资源分配策略。首先,确定保证蜂窝用户和D2D用户通信质量的功率范围,然后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来确定D2D的最佳发射功率,最大化系统吞吐量。该算法在保证蜂窝系统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 QoS)的同时,让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随进化代数进行自适应变化,从而达到全局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可有效提升系统吞吐量并提高D2D用户的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5.
目标检测算法因数据存在分辨率较低、噪声等干扰,不能有效利用特征图中目标的边缘纹理和语义信息,导致小目标检测效果较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SD的小目标检测改进算法。首先,采用普通卷积和深度可分离卷积进行同步特征学习并融合,获得信息丰富的浅层特征。然后,在固有的5个尺度的特征层后添加通道和空间自适应权重分配网络,使得模型更关注通道和空间的重要特征信息。最后,将候选目标框进行非极大抑制筛选得到检测结果。通过将改进的方法与Faster RCNN、SSD等方法在VOC2007数据集上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该方法降低了小目标的误检率,提升了整体目标的精度,所提模型mAP达到了78.94%,比SSD网络提高了3.13%。  相似文献   
116.
徐海燕  姜瑛 《软件学报》2021,32(7):2183-2203
随着开发者社区和代码托管平台成为程序员获取代码的主要途径,针对代码的用户评论数量急剧增加.用户在使用代码后给出的评论中包含多种静态和动态的代码质量属性信息,但由于用户评论多为复杂句,使得评论中包含的代码质量属性难以判断.针对复杂用户评论的代码质量属性判断将有助于分析用户评论中的代码质量信息,有助于开发者在了解用户的代码使用情况和用户关注的代码质量属性后有针对性地提升代码质量.提出了针对复杂用户评论的代码质量属性判断方法.首先对复杂用户评论进行分句并构建分句的依存句法关系有向图;然后,应用基于分句的依存句法关系的主题判断规则抽取分句中的主题;接着,根据初始的代码质量属性特征词库识别各主题对应的代码质量属性,并获取各主题的代码质量属性表现与表现结果;最后,基于主题处理规则分析复杂用户评论中的代码质量属性表现与表现结果,产生复杂用户评论中代码质量属性相关结果,并持续扩充初始代码质量属性特征词库.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方法能够对复杂用户评论的代码质量属性进行有效判断.  相似文献   
117.
张亚  金鑫  江倩  李昕洁  董云云  姚绍文 《计算机应用》2021,41(10):2985-2990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伪造方法生成的图像肉眼难辨,一旦该技术被滥用于制作虚假图像和视频,可能会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对社会生活和个人隐私构成威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的深度伪造Deepfake图像检测方法。首先,借助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高频信息作为模型输入;然后,利用自动编码器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在编码器中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以获取更好的分类效果;最后,通过消融实验证明,采用所提的预处理方法和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有助于伪造图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ResNet50、Xception以及InceptionV3相比,所提方法在数据集样本量较小且包含的场景丰富时,可以有效检测多种生成方法所伪造的图像,其平均准确率可达97.10%,明显优于对比方法,且其泛化性能也明显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18.
针对“中心云服务器+多个边缘服务器”构成的“云+边”混合环境中多任务卸载效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性能感知演化博弈策略的任务卸载方法。首先,在一个“中心云服务器+多个边缘服务器”构成的“云+边”混合环境中,假设其中分布的边缘服务器具有时变波动的性能,采用一种基于概率性能感知演化博弈策略的任务卸载方法对边缘云服务器的历史性能数据进行概率分析,以获得演化博弈模型;然后,生成服务卸载的演化稳定策略(ESS),使每个用户都能在获得高满意度的前提下进行任务的卸载。基于云边缘资源位置数据集和云服务性能测试数据集进行模拟实验,在24个连续时间窗口上进行不同方法的测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性能指标上都优于传统的贪婪(Greedy)算法、遗传算法(GA)和基于纳什均衡的博弈论算法等任务卸载方法。该方法的平均用户期望达成度相较于三个对比方法分别提升了13.7%、117.0%、13.8%,平均卸载时延分别降低了6.5%、24.9%、8.3%,平均货币成本分别降低了67.9%、88.7%、18.0%。  相似文献   
119.
杨威亚  余正涛  高盛祥  宋燃 《计算机应用》2021,41(10):2879-2884
针对汉越跨语言新闻话题发现任务中汉越平行语料稀缺,训练高质量的双语词嵌入较为困难,而且新闻文本一般较长导致双语词嵌入的方法难以很好地表征文本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跨语言神经主题模型(CL-NTM)的汉越新闻话题发现方法,利用新闻的主题信息对新闻文本进行表征,将双语语义对齐转化为双语主题对齐任务。首先,针对汉语和越南语分别训练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神经主题模型,从而得到单语的主题抽象表征;然后,利用小规模的平行语料将双语主题映射到同一语义空间;最后,使用K-means方法对双语主题表征进行聚类,从而发现新闻事件簇的话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面向中英文的隐狄利克雷分配主题改进模型(ICE-LDA)在Macro-F1值与主题一致性上分别提升了4个百分点与7个百分点,可见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升新闻话题的聚类效果与话题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120.
针对中文评论分类问题,采用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根据中文评论分类的需求设计了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然后,使用WEKA以不同特征提取方式对其功能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数据的横向对比表明,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下采用集成特征选取时文本分类的准确率最佳,准确率达97.65%,验证了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处理中文评论分类问题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