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8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2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83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采用热风干燥(HAD)、真空冷冻干燥(VFD)和微波真空干燥(MVD)对红枣片进行干燥处理,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和电子鼻对红枣片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3种干燥方式对红枣片色泽、动力学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HAD和MVD对红枣片色泽影响较大,VFD能够更好地保持原始色泽;Page模型为预测红枣片3种干燥方式干燥特性最适合的数学模型;干燥对红枣片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影响显著,其中干燥前后相同的挥发性成分有2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酸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烃类、杂环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干燥过后红枣片中酸类和烃类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增加,醛类和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干燥后红枣片香气特征与新鲜红枣片有较大的区别,HAD样品和MVD样品香味特征较为接近,MVD样品的焦甜香特征更为明显。MVD干燥效率较高、能耗较低、周期较短,更适于制备干燥红枣片。  相似文献   
372.
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对红枣进行干燥处理,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电子鼻对枣片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3种干燥方式对红枣色泽、动力学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对枣片色泽影响较大,真空冷冻干燥能够更好的保持原始色泽;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发现Page 模型为预测红枣3种干燥方式干燥特性最适合的数学模型;干燥对枣片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干燥前后相同的挥发性成分有1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酸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烃类、杂环类和其他化合物,干燥过后枣片中酸类和烷烃类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增加,醛类和杂环类物质显著降低。电子鼻结果表明干燥后枣片香气特征与新鲜红枣有较大的区别,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香味特征较为接近,微波真空干燥枣片的焦甜香特征更为明显。相较于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干燥效率较高、能耗较低、周期较短,更适于制备干燥枣片。  相似文献   
373.
传统方法控制工厂变电站储能设备时,易发生收敛过早、FHC值和放电深度最大值偏高以及储能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基于SAC算法的工厂变电站储能设备控制方法,首先通过SAC算法对工厂变电站储能设备进行分析,通过充分利用训练样本,获取储能设备的最优参数,然后分析计算光伏系统设备和储能设备的电压、功率等,最后结合两者共同控制出口,得到工厂变电站储能设备最优控制方法。实验表明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FHC值和放电深度最大值,延长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74.
针对复杂背景下视频目标鲁棒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时空上下文跟踪方法。该方法在传统时空上下文框架内引入了模型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增强了空间信息对目标与背景的判别作用,降低了目标置信图的表征误差;同时,采用跟踪连续加权平均的方法对模型精确性进行实时判断,联合粒子滤波进行状态预测,能够有效地克服误差累积引起的模型偏移问题。实验结果显示,方法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且满足视频实时性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375.
针对烘丝开始阶段存在的烘丝温度超调、过干烟丝较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的减少烟丝“干头”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生产实时数据作为输入特征向量感知烘丝生产过程的状态变化,以烟丝含水率检测值为依据来评价、优化烘丝温度控制策略,实现对烘丝机温度设定值的在线修正,优化烘丝开始阶段的温度控制,有效改善烟丝过干问题.与烘丝机的自动控制模式和人工干预模式相比,烟丝含水率的标准偏差比自动控制时降低了44.7%,比人工干预时降低了14.3%.实验结果表明烟丝含水率的稳定性有较大提高,烟丝“干头”量明显减少,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6.
【目的】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晾制过程中雪茄烟叶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改善雪茄烟叶质量。【方法】以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60、120、180μg/mL共4个外源褪黑素处理,研究不同褪黑素处理对晾制过程中雪茄烟叶水分含量、化学成分、丙二醛(MDA)、脯氨酸、多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晾制过程中雪茄烟叶膜脂过氧化水平升高,MDA含量持续上升。(2)外源褪黑素处理可降低雪茄烟叶MDA含量,提高烟叶脯氨酸、水分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3)相同的晾制时期,以120μg/mL外源褪黑素处理抗氧化效果最佳,多酚类物质降解较完全,化学成分最协调,且感官质量较好。【结论】选用适宜浓度的外源褪黑素有利于降低晾制期间雪茄烟叶的膜脂过氧化水平,促进烟叶内在成分的转化,提高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377.
数据之间存在相互引用关系,在进行数据开发时,通常存在一些具有高热度的数据,此类数据被其他数据大量引用,它们的缺陷往往会给整个大数据平台产出的数据结果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对高热度数据进行预测并予以相应保护至关重要。面向基于数据热度的数据分级治理需求,提出一种采用数据血缘的数据热度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构建数据系统中的数据血缘捕获数据节点之间的引用关系;然后,提取数据血缘的时间和结构特征,并采用图卷积网络(GCN)进行数据血缘图特征的学习;最后,提出一种数据血缘传播趋势分层读出的方法读出图特征,对数据热度进行预测。在浙江中烟营销系统数据集ZJZY-SL和高能物理现象学相关论文引文数据集(HEP-PH)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DeepCCP等方法,所提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7.64、2.88个百分点,平均F1分别提升4.7、4.34个百分点。所提方法能充分挖掘数据在被引用早期的数据血缘特征,并预测数据节点未来的热度。  相似文献   
378.
【目的】考察卷烟辅材参数对中支卷烟常规烟气和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卷烟纸参数和滤棒参数的中支卷烟,检测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并对感官质量评价。【结果】(1)增加卷烟纸定量和透气度,中支卷烟的烟气指标和感官整体呈下降趋势。卷烟纸定量对中支卷烟烟气指标影响程度大。烟气指标平均单口释放量与卷烟纸定量成正相关,而与卷烟纸透气度成负相关。(2)增加卷烟纸助燃剂钾离子含量,多数烟气指标的释放量呈降低的趋势,而阴离子含量对中支卷烟的烟气常规烟气指标影响不明显。卷烟纸助燃剂为柠檬酸钾和酒石酸钾的卷烟感官质量较好。(3)增加接装纸透气度,抽吸口数增加,中支卷烟烟气指标显著下降,对水分释放量影响最大,感官质量呈降低趋势。(4)增加滤棒吸阻,TPM和焦油降低,水分,烟碱和CO基本没有变化。适当提高滤棒的吸阻可减轻杂气和刺激性,改善吸味。【结论】通过优化设计卷烟辅材设计参数,可以调控烟气中TPM、焦油和CO的释放量,且有助于提升中支卷烟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379.
【背景和目的】烟叶部位识别对卷烟制品的配方设计与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近红外光谱(NIR)分析可以实现烟叶部位的快速、无损在线识别。针对烟叶光谱特征提取困难问题,利用具有强特征提取的BYOL模型,提出NIR-BYOL烟叶部位识别方法。【方法】通过微分光谱融合实现数据增强,利用卷积自编码器和多层感知器实现BYOL的在线网络和目标网络,以在线网络和目标网络输出的均方误差为损失函数,通过损失最小优化的编码值,提取的特征经SVM分类识别烟叶部位信息。实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数据增强方式、卷积核大小和激活函数对模型的影响。【结果】一阶微分融合和二阶微分融合的组合是最佳数据增强方法,对比学习模型最佳参数为卷积核11*1,激活函数为ELU。模型对部位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1.79%。相比SVM、PCA+SVM和PLS-DA方法,NIR-BYOL模型的准确率有显著提升,分别提升了13.12%、15.79%、16.79%。【结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对比学习模型可以有效分类识别烟叶的部位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