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考虑土的非线性和基坑分步开挖原则,以郑州楷林大厦深基坑为例,按照实际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步骤,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支护结构与土体随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支护桩水平位移最大点在基坑中上部,预应力锚杆对限制基坑壁的侧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坑支护桩后主动区域受扰动最大的土层在桩体深度以下,支护结构入土深度加大,可有效控制土体向坑内流动;基坑外侧地表沉降呈现抛物线形状,在距离支护结构约1.5倍开挖深度处出现沉降最大值。  相似文献   
52.
建立调心滚子轴承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其接触应力,研究游隙和接触角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轴承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套圈滚道的最大接触应力在最下端滚子与滚道的接触面上,并沿套圈圆周方向逐渐减小;游隙为正的轴承最大接触应力随游隙的增大而增大,游隙为负的轴承最大接触应力随游隙的变化不稳定;轴承的疲劳点首先出现在最下端滚子与套圈的接触处,内圈的疲劳破坏程度远大于外圈,内圈首先产生疲劳失效;随着材料残余压应力的增大,调心滚子轴承的对数疲劳寿命呈近线性状增长,且残余应力深度越大寿命越长。  相似文献   
53.
54.
移动教学是近些年新兴的学习与教学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然全面进入“微时代”,移动教学同时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论文阐述了移动教学的含义与内涵,借助于微信平台有了新的发展。同时论文介绍了《PHP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寻求了确定传统教学为主,移动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随后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课程中利用微信平台与网站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如何设计教学资源等,最后实验证明移动辅助教学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某高校新建实训教学楼为案例,简要介绍了该楼的电气设计要点,包括电源设置、变配电系统、校园网络建设等,并总结了设计中的若干经验,为优化供电系统提供了有效建议,也为今后同类学校建筑电气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6.
Windows应用程序之间通信应用越来越广泛,消息队列作为应用程序间通信的重要手段,论文阐述了其稳定性、安全性、异步接收等特点。同时论文介绍了JSON数据格式,作为新一代的数据格式非常适合网络层传输,还提出使用JSON数据交换格式为消息队列传递的载体,最后给出了Windows消息队列使用JSON为数据格式传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7.
为了提高人工鱼群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性能,提出了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介绍了栅格环境建模方法;分析了人工鱼群算法基本原理和参数,为了使人工鱼群算法适用于栅格环境,对算法的视觉范围、移动步长进行了重新定义;引入了公示牌用来记录鱼群历史最优点;提出了自适应视觉范围和自适应拥挤度因子,用于协调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搜索精度;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改进算法规划出的最优路径比传统算法优化6%以上,路径平均值优化7%以上。  相似文献   
58.
知识的掌握需要实践的依托,学生只有在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后,才能将其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专业技能。因此,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在课堂教学中占据关键地位。文章就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明确了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对目前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种具有可行性的改革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王登峰  胡浩 《机床与液压》2021,49(14):165-168
为提高液压系统位置控制的响应速度及准确性,研究斜盘控制策略下液压系统位置控制及性能。从液压系统位置控制电路的构造出发,对控制策略进行描述。通过泵速求取电动机的动力学方程,利用电机转子的电动势计算电动机转矩。以滑模控制方法作为两种液压系统的控制核心,并在MATLAB/Simulink下对斜盘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在所构建斜盘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斜盘控制策略和变频驱动控制策略液压系统位置控制性能。结果表明:斜盘控制比变频驱动控制具有更好的响应性和控制稳定性;跟踪阶跃、正弦参考位置时,斜盘控制比变频驱动控制的控制精度分别提高47.67%和48.58%,斜盘控制比变频驱动控制的控制准确性更好。分析结果表明斜盘控制策略比变频驱动控制策略更适合液压系统的位置控制。  相似文献   
60.
钻孔抽采能够影响采空区内部风流的运动,从而导致采空区流场发生变化,增加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同时钻孔周围呈现负压状态,漏风风流也不断向钻孔周围补充,采空区煤体在漏风集中区域呈现氧化升温状态,存在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钻孔抽采条件下采空区最优注氮防灭火方案。以白龙山煤矿10201工作面为背景,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抽采参数下的采空区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依据合理钻孔参数确定了最优注氮条件。结果表明:抽采负压为30kPa时瓦斯抽采效果良好,氧化升温带增幅相对较低;钻孔间距为6m时抽采效果佳且工程量较小;进风侧注氮口与工作面距离为75m、注氮流量为1 500m^3/h时,可以很好地缩小氧化升温带宽度并节约成本。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得到了有效控制,均低于1%;抽采管路及上隅角CO体积分数分别低于0.040%,0.032%,采空区煤体未发生自燃,采空区瓦斯抽采和注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