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38篇
化学工业   430篇
金属工艺   51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3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BiVO4光催化剂的结构,总结了BiVO4光催化剂的几种合成方法以及近年来对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的进展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几种BiVO4的改性方法.最后针对目前Bi-VO4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几点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以BaTiO3-Nb2O5-Co3O4(BTNC)系统陶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掺杂CaCu3Ti4O12(CCTO)对该系统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85℃温度范围内,BT系统中CC-TO掺杂量为3.0%时,体系平均介电常数>2 600,温度稳定性△C/C≤4.7%;在20~125℃温度范围内,BTNC系统中CCTO掺杂量为2.0%时,体系的平均介电常数>2 700,温度稳定性△C/C≤10%;CCTO掺杂量为4.0%时,平均介电常数>2 200,温度稳定性△C/C≤4.7%.  相似文献   
43.
大学校园空气负离子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小区域空气负离子的分布规律,以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校区内多处典型环境为测量样本,分别在不同天气条件和不同时间段进行测量.统计分析表明,天气由晴转雨时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会迅速提升;雨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最大;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远低于室外;中午,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研究认为,空气负离子浓度主要受温度、湿度、气流、水流、空气悬浮物等环境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44.
以Nd(NO3)3·6H2O和Na2WO4·2H2O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在160℃~220℃反应90min成功合成了NdWO4(OH)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合成的NdWO4(OH)粉体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合成温度对NdWO4(OH)粉体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所合成粉体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NdWO4(OH)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均有明显影响;在紫外光下照射120min,200℃合成的NdWO4(OH)粉体对RhB溶液的降解率达93.0%.  相似文献   
45.
以三氯化钛溶液、乙酸钴为主要原料,水热法制备CoTiO3微晶,系统研究前驱物pH值及引入不同模板剂(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二醇PEG、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产物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微晶的物相组成,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微晶的形貌.结果显示:弱碱性前躯体可制备出CoTiO3微晶,当pH值为8.0~9.0时,产物结晶性高且不含杂质,显现出六边形片状结构.模板剂的加入促使晶粒长大,以CMC为模板剂时效果最明显;此外模板剂还会影响产物的形貌,当PEG或者EDTA为模板剂时,可导致棒状、多面体形貌颗粒产生.当模板剂为PVA时,CoTiO3微晶形貌基本不变,尺寸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46.
采用水基冷冻浇注法制备了具有层状结构的BaTiO3多孔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微观形貌、收缩率、孔隙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高岭土悬浮剂在烧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岭土含量4wt%的样品收缩率从1 200℃时的27%升高到1 220℃时的56%,同时孔隙率从78%下降到56%,高岭土含量8wt%的样品收缩率从1 200℃时的30%升高到1 220℃时的61%,同时孔隙率从72%下降到39%;高岭土在烧结过程中起到烧结助剂的作用;烧结温度升高会使孔径变小并导致孔隙排列由有序结构向无序结构转变.高岭土含量为8wt%,烧结温度1 200℃时,可以得到分布均匀的层状结构多孔陶瓷;高岭土含量为4wt%,烧结温度1 220℃时可得到介电常数130的多孔陶瓷.  相似文献   
47.
以金矿尾砂、方解石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所需原料为硼砂、ZnO、Cr2O3、Sb2O3等,采用熔融法制备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利用硅碳棒炉在1 300℃~1 350℃下保温4h熔制玻璃,熔好的玻璃液浇注在事先预热的不锈钢模具上,成形后放入马弗炉在600℃保温1h退火处理,对玻璃试样热处理得到微晶玻璃样品.采用TG-DSC差热分析仪测定基础玻璃的DSC曲线,确定金矿尾砂微晶玻璃较佳的热处理工艺为:800℃保温2h进行核化处理,890℃保温3h进行晶化处理.通过XRD、SEM等分析手段对试样的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制得微晶玻璃的抗折强度、热膨胀系数、体积密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制得金矿尾砂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辉石和透辉石固溶体,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为69.5×10-7/℃,抗折强度为119.2MPa,体积密度为2.81g/cm3.  相似文献   
48.
以Bi(NO3)3·5H2O和(NH4)2TiF6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在120℃~220℃反应1h得到了具有不同形貌的粉体.借助XRD、FE-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粉体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200℃下所得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粉体是一种新型的F掺杂钛酸铋粉体,其中Bi、Ti、O、F的原子比例约为6∶11∶27∶8;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粉体形貌从球形向六棱短柱状转变;紫外光照射下粉体具有较好的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能力.  相似文献   
49.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出透明的憎水性FAS-SiO2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薄膜憎水性能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氟烷基团的氟代烷基硅烷(FAS)的FAS-SiO2纳米复合薄膜憎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0.
机械力化学合成纳米晶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机械力化学的概念、作用机理及其表征技术。阐述了机械力化学制备纳米粉体的机理和优越性,并主要以BaTiO3纳米晶为例,研究其合成方法及反应机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