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4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51.
为探究高粱复配米脂肪体外消化产物及其氧化稳定性,将熟化高粱与大米按质量比1:4和1:1复配进行模拟体外消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复配米饭的脂肪消化产物,并以脂质过氧化物值和丙二醛浓度为指标探究其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1:1和1:4复配米经胃肠液消化后含有25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占到34.34%和28.50%,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91.41、3.05和59.36、1.83μg/g,均显著高于大米组(P<0.05)。此外,1:1和1:4复配米消化后肠液过氧化值为33.83和43.16 nmol/g、丙二醛含量为28.17和27.72 nmol/g,总氧化程度均低于高粱组。综上,食用高粱复配米比单纯食用大米改善了摄入的饮食脂肪酸组成,又比单纯食用高粱减少了人体对脂质氧化产物的吸收积累。  相似文献   
52.
沙棘果醋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沙棘果醋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对香气化合物进行分析,结合谱库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鉴定出82种香气成分,其中,匹配度在80以上有35种,其相对总量为84.57%。该35种主要的香气成分中,酯类(11种),酸类(2种)、烃类(17种)、醇类(1种)、酮类(2种)、酚类(2种)。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酯类(56.35%),其次是烃类(12.58%)、酸类(11.33%)、酮类(1.93%)、酚类(1.57%)、醇类(0.81%)。  相似文献   
53.
《Planning》2016,(2)
现阶段我国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新目标,这对蛋白质工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课程考试体系并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针对此问题,探讨了蛋白质工程课程考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并对如何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蛋白质工程课程考试体系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54.
针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学习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可迁移性技能的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现已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施了"3221"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药工程专业提出了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构建,并对实现保障条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5.
《Planning》2016,(3)
岗位胜任力是岗位和人才实践能力实现良好对接的有效管理手段,已经在高等教育等诸多领域得到良好应用。可以将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管理手段引入生物工程专业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之中,并结合生物工程类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规律,进行实践能力训练,提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为完善课程实践体系和促进校企深入合作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6.
目的在Vero细胞中表达牛干扰素γ基因,并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鉴定。方法将牛干扰素γ全基因克隆至pcDNA3.1(+)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及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阳性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Vero细胞,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和干扰素γ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检测其抗病毒活性。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绿色荧光,表明牛干扰素γ蛋白在Vero细胞中得到表达,转染效率约为50%;Western blot检测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 000的目的条带,进一步验证了该蛋白的表达;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显示细胞病变明显减少,表明表达的干扰素γ蛋白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结论成功在Vero细胞中表达了牛干扰素γ蛋白,其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基因重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asei)贮存过程中质粒的稳定性及活菌数的变化。方法将ETEC K88重组干酪乳杆菌(pLA-K88/L.casei)接种于MRS培养基,转种WPC培养基,收集菌液,置4、15、37℃贮存。通过抗生素MRS(+)和MRS(-)平板计数菌落数的方法及PCR法检测重组质粒在4℃贮存1、15、30、60、90和120 d的稳定性;Dot ELISA法检测菌液外源蛋白免疫学活性的变化;平板计数法检测4、15、37℃贮存1、2、3、7、15、30、60、90、120、210和240 d的活菌数。结果在4℃贮存120 d内,重组质粒稳定性良好,目的基因片段无缺失,外源蛋白活性稳定,乳清蛋白对工程菌的稳定性及外源蛋白的免疫原性均无影响;工程菌在4℃贮存效果最好,存活时间最长,第240 d活菌数仍保持在9×106cfu/ml以上,15和37℃贮存期仅为90和15 d。结论 ETEC基因重组干酪乳杆菌于4℃贮存条件下,质粒及外源基因表达稳定。  相似文献   
58.
目的表达、纯化东方马脑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EEEV)E2蛋白,并检测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利用IPTG诱导重组大肠埃希菌BL21-pET30-EEEV-E2,表达E2蛋白,用包涵体纯化试剂盒纯化重组E2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PBS对照组、弗氏佐剂对照组(弗氏佐剂与PBS按体积比1∶1乳化)、E2蛋白组(E2蛋白与PBS按体积比1∶1混合)和E2蛋白+弗氏佐剂组(E2蛋白与弗氏佐剂按体积比1∶1乳化),每组10只,各组均经小鼠后肢肌肉免疫3次,两次免疫间隔时间均为14 d,免疫剂量均为100μl/只。第2次免疫后第7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体内CD4+和CD8+T细胞比例;第2次免疫后第14天,采用细胞因子ELISA定量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4和IFNγ的含量;第3次免疫后第7天,采用MTT法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每次免疫后第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效价。结果表达的重组E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 000,表达量为菌体总蛋白的26.3%;纯化的重组E2蛋白纯度达95%以上;表达和纯化的重组E2蛋白均可与鼠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结合。与PBS对照组、弗氏佐剂对照组和E2蛋白组相比,E2蛋白+弗氏佐剂组小鼠体内CD4+与CD8+T细胞比值、血清中IL-2、IL-4和IFNγ浓度、体内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小鼠初次免疫后即可产生E2蛋白IgG抗体,且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抗体效价逐渐上升,第3次免疫后第14天,抗体效价可达1∶320。结论表达并纯化了重组E2蛋白,其能使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为新型EEEV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9.
以毛酸浆籽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在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液pH等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毛酸浆籽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了该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结果表明:影响毛酸浆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液pH>提取时间;当料液比为1:15(g/mL)时,超声辅助处理提取毛酸浆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 ℃,超声功率300 W、提取液pH 9.0,提取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毛酸浆籽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90.45%±0.16%。超声辅助提取的毛酸浆籽蛋白质在pH为10.0时,溶解性和乳化性最好,其氮溶解指数为58.32%,乳化性达到68.94 m2/g,在pH 7.0时其起泡性最好,为43%。该提取工艺能高效地提取毛酸浆籽中蛋白质,为该蛋白质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以糜子麸皮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辅助酶法研究液料比、协同时间、提取温度、复合酶添加量对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并分析糜子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糜子麸皮SDF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1:1 mL/g、协同时间21 min、提取温度56 ℃、复合酶添加量1.4%,该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6.35%,纯度为91.27%。抗氧化活性表明,当样品浓度为14 mg/mL时,糜子麸皮SDF还原力为1.219,其对于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2.45、26.15和5.98 mg/mL,说明糜子麸皮SDF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