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1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62篇
水利工程   16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4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离子液体在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固定化和非水介质两方面介绍了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现状。简述了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的特性及对脂肪酶催化反应的影响,明确使用离子液体可提高酶的稳定性,维持酶的催化活性。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潜在的反应介质应用于脂肪酶催化高产生物柴油的前景。  相似文献   
22.
以小分子肽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由枯草杆菌AS1.398中性蛋白酶制备大豆低分子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AS1.398中性蛋白酶酶解大豆粕蛋白制备大豆低分子肽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6%、温度45℃、加酶量17 000 U.g-1、pH值7.5。检测了在最佳条件下水解不同时间所得酶解液的活性,发现水解2.5 h的大豆肽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3.
通过向钛酸四正丁酯溶胶中添加纳米级TiO2粉末(P25),来提高煅烧TiO2镀层的光催化活性。用不锈钢丝网作为煅烧TiO2镀层载体,以甲基橙降解效果来衡量TiO2镀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溶胶中P25添加量为1g/L、镀膜次数为4次时,镀层光催化活性达到最大,150min内甲基橙降解率达到69.8%。  相似文献   
24.
《Planning》2022,(4)
为研究不同葡萄糖酸铬添加量对锦鲤Cyprinus carpio血清中激素水平和肝胰脏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配制7种饲料,其中Cr(3+)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1、0.2、0.4、0.8、1.6、3.2 mg/kg(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4.18±0.38)g的锦鲤525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5尾鱼,投饲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酸铬能显著降低锦鲤血清中皮质醇(COR)含量(P<0.05),Cr(3+)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1、0.2、0.4、0.8、1.6、3.2 mg/kg(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4.18±0.38)g的锦鲤525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5尾鱼,投饲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酸铬能显著降低锦鲤血清中皮质醇(COR)含量(P<0.05),Cr(3+)添加量为0.8 mg/kg时能显著提高锦鲤胰岛素(INS)水平(P<0.05),胰岛素受体(ISR)水平在Cr(3+)添加量为0.8 mg/kg时能显著提高锦鲤胰岛素(INS)水平(P<0.05),胰岛素受体(ISR)水平在Cr(3+)添加量≥0.4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 mg/kg组(P<0.05),而不同Cr(3+)添加量≥0.4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 mg/kg组(P<0.05),而不同Cr(3+)添加量未对胰高血糖素(GC)造成影响(P>0.05);饲料中Cr(3+)添加量未对胰高血糖素(GC)造成影响(P>0.05);饲料中Cr(3+)添加量≥0.2 mg/kg时,能显著提高锦鲤肝胰脏中葡萄糖激酶(GK)活性(P<0.05),显著降低葡萄糖-6-磷酸酶(G6P)活性(P<0.05);Cr(3+)添加量≥0.2 mg/kg时,能显著提高锦鲤肝胰脏中葡萄糖激酶(GK)活性(P<0.05),显著降低葡萄糖-6-磷酸酶(G6P)活性(P<0.05);Cr(3+)添加量为0.1(3+)添加量为0.11.6 mg/kg时,能显著提高丙酮酸激酶(PK)活性(P<0.05),显著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活性(P<0.05);Cr1.6 mg/kg时,能显著提高丙酮酸激酶(PK)活性(P<0.05),显著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活性(P<0.05);Cr(3+)添加量为0.4(3+)添加量为0.40.8 mg/kg时,能显著提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Cr0.8 mg/kg时,能显著提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Cr(3+)添加量≥0.8 mg/kg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升高(P<0.05);除Cr(3+)添加量≥0.8 mg/kg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升高(P<0.05);除Cr(3+)添加量为3.2 mg/kg组锦鲤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葡萄糖酸铬可有效提高锦鲤对饲料中糖类物质的利用能力,建议饲料中Cr(3+)添加量为3.2 mg/kg组锦鲤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葡萄糖酸铬可有效提高锦鲤对饲料中糖类物质的利用能力,建议饲料中Cr(3+)的适宜添加量为0.8 mg/kg。  相似文献   
25.
《Planning》2016,(4)
为研究牛膝多糖对血鹦鹉部分非特异性免疫与脂类代谢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48.0±3.5)g的血鹦鹉Cichlasoma citrinellum♂×C.synspilum♀为试验对象,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8%、14%的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并在高脂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对照)、0.05%、0.10%、0.20%、0.40%的牛膝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试验共分为6个处理组(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A~D试验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25尾血鹦鹉,用基础饲料及5种试验饲料分别投喂6组试验鱼,养殖周期为28 d,分别于试验开始后第7、14、21、28天取样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牛膝多糖添加量的增加,血鹦鹉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活力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牛膝多糖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呈降低趋势,且在添加量为0.20%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随着牛膝多糖添加量的增加,血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L)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力也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使用牛膝多糖作为添加剂,可提高血鹦鹉肝脏抗氧化能力与LZM活力,同时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建议牛膝多糖添加量为0.40%,并连续投喂14 d。  相似文献   
26.
《Planning》2020,(3):156-157
目前计算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每个行业对计算机技术有着不同的性能要求,需要研发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软件系统。文章针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进行研究,在简单了解数据库编程技术运用现状后,从数据库建立、文件建立、数据库文件访问等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技术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Planning》2022,(6)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叶酸、维生素B_(12)(VB_(12))水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以900尾体质量为(31. 84±0. 05) g的健康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10组,每组设3个重复,以叶酸(0. 15%、0. 30%、0. 45%)、VB_(12)(0. 05%、0. 10%、0. 15%)为影响因素,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中的"3×3因子设计"法,配制9种饲料,以不添加叶酸和VB_(12)的饲料作为对照组,用10种饲料饲喂试验鱼56 d后,测定其对黄颡鱼生长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因素水平固定的情况下,黄颡鱼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随另一因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饲料系数呈降低趋势;在叶酸/VB_(12)水平为0. 45%/0. 15%时,黄颡鱼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在叶酸/VB_(12)水平为0. 45%/0. 15%时,血清及肝脏中补体C3、补体C4含量最高,NO含量、NOS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量添加叶酸和VB_(12)可有效促进黄颡鱼生长,增强其免疫力,综合黄颡鱼生长、免疫力和饲料成本分析,建议饲料中叶酸/VB_(12)添加水平为0. 45%/0. 10%。  相似文献   
28.
《Planning》2022,(2)
为明确杀藻剂作用下生态围隔内蓝藻及微囊藻丰度、底泥微囊藻毒素(MCs)含量及关键水化学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在蓝藻水华暴发期的淡水鱼类养殖尾水循环渠中,开展了硫氰酸红霉素原位杀藻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试验设置4个浓度(0.25、0.5、1、2 mg/L)的硫氰酸红霉素处理组和1个未添加硫氰酸红霉素的对照组,每组设3个平行,试验共进行10 d。结果表明:硫氰酸红霉素对生态围隔内蓝藻及微囊藻具有强烈的抑杀效应,试验结束时对蓝藻及微囊藻抑杀率均达99%以上;硫氰酸红霉素作用过程中生态围隔内底泥MCs含量呈现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高值出现在第2天,MC-RR含量为2.58μg/g,MC-LR含量为3.39μg/g;使用硫氰酸红霉素应急抑杀蓝藻后,水体中NO_2--N、NO_3--N、NO_3--N、NH_4--N、NH_4+-N及COD_(Mn)含量短时间内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尤以NH_4+-N及COD_(Mn)含量短时间内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尤以NH_4+-N与COD_(Mn)含量升高较为明显。综合考虑杀藻效果、底泥中MCs储积量及关键水化学指标变化规律,建议养殖生产中使用≤0.25 mg/L硫氰酸红霉素应急杀灭蓝藻,并在抑杀蓝藻后及时增氧、泼洒解毒剂及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29.
《Planning》2022,(5)
为了研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非特异性酯酶(NSE)4种胞内酶及黏液细胞在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体质量为150 g±30 g)肠道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光密度测定技术对其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ACP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肠上皮细胞核上区和固有层中,中肠ACP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ALP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肠道纹状缘和固有层,中肠ALP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前肠最低;POD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肠道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中,后肠POD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NSE活性在上皮细胞中尤为明显,后肠NSE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AB-PAS染色显示,肠道内有3种类型的黏液细胞(Ⅰ、Ⅱ、Ⅲ型),这3种黏液细胞在前肠中均分布在黏膜的上皮细胞中,在中肠和后肠中则分布在上皮和固有层中。研究表明,ACP、ALP、NSE、POD和黏液细胞广泛分布于建鲤的肠道组织中,且肠道不同部位的酶活性和黏液细胞分布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30.
《Planning》2015,(15)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学业成绩、大学生活质量、职业发展,甚至影响着人生目标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本文对天津市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时间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根据结果重点分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大学生提高时间管理意识成为大学教育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行为的必须性;大学校园基础设施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影响的现状,并给出了提高时间管理意识、规范时间管理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