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19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榆树为榆科榆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为了推动榆树叶的进一步研究,本实验用环己烷和无水乙醚捕集榆树叶乙酸乙酯段提取物中的挥发油,经行单因素比较,得到一个最佳的环境,温度为45℃条件下,蒸馏3 h。挥发油的回收率为21%。该挥发油用于NDMA合成的阻断作用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的研究,并做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最大阻断率为74.00%,最大清除率为66.70%。  相似文献   
52.
《粮食与油脂》2016,(5):1-4
酶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生物催化剂,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挥了其高效、温和、多样及活性可调节的生物学性质,并给传统的食品工业带来了发展新思路。综述了纤维素酶、脂肪酶、果胶酶及蛋白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展望了酶工程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Planning》2016,(2)
研究了采暖期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的变化特征,并在气象监测网上获得相对湿度、温度,风级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能见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10、11、12月的能见度低于10 km的天数分别为3、11、9 d,PM_(2.5)浓度高于100μg/m~3分别有1、9、9 d;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7 775、36 345、34 640个/cm~3,能见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3.6、8.5、9.7 km,说明11和12月主要是由于采暖燃煤量增加导致数浓度增大。3个月中,12月3—16日的数浓度变化范围波动较大,这是因为降雪的影响,一部分颗粒物吸附在雪中,随之降落到地面,使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减少。颗粒物数浓度与PM_(2.5)浓度、能见度、相对湿度显著相关,特别是大气中PM_(2.5)数浓度越高,能见度就相对越低。  相似文献   
54.
等电点冷沉法分离大豆11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等电点冷沉法提取与分离低温脱脂大豆粕中11S的方法,优化11S冷沉条件,并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来评定不同条件下分离大豆11S的纯度。通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 6.2、冷沉时间10 h、加酸搅拌速度30r/min。11S纯度达76.14%,得率40.8%。  相似文献   
55.
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选择了X-5型大孔树脂纯化黑加仑果渣花色苷。优化了吸附和解吸条件,结果表明,黑加仑果渣花色苷提取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1 nm,大孔树脂吸附pH 2.0的黑加仑果渣花色苷提取液,吸附时间6 h时吸附率可达92.6%,pH 2.0的70%(v/v)乙醇溶液可较好的洗脱花色苷,解吸时间6 h时解吸率为58.7%。纯化后黑加仑果渣花色苷的色价为79.6,是纯化前色价的20.9倍。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黑加仑果渣花色苷中有苯环、羟基、含氧杂环和甲氧基等特征基团。应用纸色谱法对树脂纯化后的黑加仑果渣花色苷进行了初步的分离鉴定,发现纯化后的花色苷有2种主要成分,初步鉴定为矢车菊色素和飞燕草色素。  相似文献   
56.
发酵糙米粉对小麦粉品质、流变学及面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发酵糙米粉对小麦粉的粉质、面团的糊化、拉伸等流变学特性及面包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糙米粉添加量的增大,小麦粉的糊化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发酵糙米粉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下降,而变柔程度增强;在一定时间范围下,面团的延伸度减小,最大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增大;发酵糙米粉使焙烤面包的硬度变小、断裂能力较好,弹性达到理想值;咀嚼性、回复性在一定的添加范围内较好。  相似文献   
57.
微波法提取香菇含氮物质最佳工艺条件及其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香菇为原料,对微波法提取香菇含氮物质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物料比、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等因素对香菇提取液氮收率和水解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比1∶100、微波功率500 W、微波时间30 min。通过传统蒸煮法和微波提取法的比较试验得知,微波萃取法具有提取率高等优点。通过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传统蒸煮法和微波法提取的香菇提取液的Ca,Zn,Fe,Mn,Mg含量,结果发现除了Fe之外,微波提取液中Ca,Zn,Mn,Mg含量要比传统蒸煮法高。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传统蒸煮法和微波法提取的香菇提取液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法比传统蒸煮法的氨基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58.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TiO2 NTs),然后在紫外光和微波辅助下引入Ag、g-C3N4制备出g-C3N4/Ag/TiO2 NTs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光致发光(PL)等手段对g-C3N4/Ag/TiO2 NTs进行表征,研究了这种材料对西维因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g-C3N4/Ag/TiO2 NTs对西维因的降解率由TiO2 NTs的29.1%提高到51.8%。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与Ag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Ag优异的电荷传导性以及g-C3N4与TiO2 NTs界面的异质结有关。  相似文献   
59.
为降低油脂氢化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本实验以自制的Pd/碳纳米管(Pd/carbon nanotubes,Pd/CNTs)为催化剂,在催化转移氢化体系中氢化大豆油,通过响应面试验以大豆油碘值为响应值摸索最优工艺条件,同时对催化转移氢化大豆油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氢化温度84 ℃、催化剂添加量0.20%(以体系质量计)、甲酸铵供体浓度0.33 mol/50 mL、氢化时间90 min,产品的三烯酸、二烯酸和单烯酸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4.9×10-2、8.7×10-3和8.31×10-4,氢化亚麻酸和亚油酸的选择性高达5.63和10.47,氢化后大豆油碘值为95.3 g/100 g,反式脂肪酸相对含量仅为10.2%。采用催化转移氢化的方式进行油脂氢化,对制备低反式氢化油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也可为油脂氢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首先制备Na-ZSM-5载体,再将金属Ru通过浸渍法负载于载体上,获得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然后用电化学催化法对催化剂活化,将活化后的催化剂应用于玉米油异构化反应中,研究反应条件对玉米油异构化的效果,结果发现催化剂添加量5%、异构化时间3 h、搅拌速率600 r/min、异构化温度160 ℃为最佳反应条件,并且负载型Ru/Na-ZSM-5催化剂经反复使用5 次后,催化剂相对活性依然保持在75.2%。最后对反应后玉米油的主要成分与理化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得到的富含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玉米油中c9,t11-CLA相对含量为12.32%,t10,c12-CLA相对含量为8.45%,而反式油酸相对含量仅为1.63%。在理化特性方面,其酸值为1.17 mg/g,碘值为103.08 g/100 g,过氧化值为4.31 mmol/kg,皂化值为201.56 mg/g,不皂化物含量为16.53 g/kg,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