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03篇
金属工艺   21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篇
冶金工业   6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51.
以六水合硝酸钴、2-甲基咪唑为溶质,甲醇为溶剂,采用室温共沉淀法制备ZIF-67,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ZIF-67掺杂在碳纤维中。研究了此负极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由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综合热分析、X射线衍射(XRD)以及LAND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以ZIF-67衍生的多孔钴氧化物碳纤维作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具有597.7 mAh·g-1)。  相似文献   
152.
在当今经济健康发展的背景下,电弧炉炼钢凭借其污染小、流程短和产品多样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各大钢铁企业大力发展的对象,在整个钢铁生产的地位比以往的每个时候都要重要,而电弧炉熔池的流动状态会直接影响电弧炉的冶炼效果,这主要与氧枪喷吹强度和布置方式有关.为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电弧炉流场的变化,为大型电弧炉选取最合适的工艺参数,以...  相似文献   
153.
摘要:通过构建方坯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磁场分布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钢液内磁场分布不均的特性,模拟了结晶器内不同切缝形式、磁场频率及液面高度等参数在渣膜存在的条件下对结晶器内钢液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铜壁对磁场的反射作用导致了切缝内的磁场叠加现象。渣膜的存在有利于改善钢液内磁场的均匀性。切缝应设计为下窄上宽型,尽量保持切缝长度在180~200mm、宽度在0.8~1.0mm,并多开切缝。磁场频率升高不利于钢液内磁场的均匀性,应尽量保持在20~30kHz。钢液面升高有助于改善钢液内磁场的纵向均匀性,合理的液面应尽量控制在线圈中心偏上位置。  相似文献   
154.
从整体利用和局部利用两个方面对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把含钛高炉渣中的钛有效地富集到富钛相,然后分离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是高炉渣局部利用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炉渣中钙钛矿相、攀钛透辉石、富钛透辉石、Ti(C、N)和黑钛石相作为富钛相的可行性,并对它们的结晶行为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从重选和浮选两个角度分析了炉渣中钙钛矿分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5.
运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NaMnPO_4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保证原料比例适宜的情况下,通过改变PVP的用量,结合不同的烧结温度,烧结气氛等条件,探究PVP含量对静电纺丝纤维形貌及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近年来第一性原理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性质计算方面,磷酸银在有机物降解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磷酸银严重的光腐蚀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磷酸银及其相关光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等方面的信息,对磷酸银的光催化机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未来磷酸银的应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7.
EVA/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复合法将石墨烯溶解于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中,制备了EVA/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考察了石墨烯不同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墨烯含量在0.5%(质量分数)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后,可以得到分散均匀的溶液,并且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8.
《塑料科技》2017,(12):119-122
次磷酸铝(AHP)是一种新型的高效阻燃剂,其性能优异、环境友好、无卤无毒,但也有水溶性和易迁移等缺点,国内外主要采用微胶囊化、复配协效、表面改性和超细化等方法进行改进。综述了次磷酸铝不同的改性方法及阻燃增效结果,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9.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前驱体为原料,通过前驱体、锂源等物料的热分析结果,结合一系列烧结实验,最终确定针对811高镍三元材料的烧结工艺制度。采用XRD、SEM、TGA/DSC、粒度仪、蓝电测试柜、GSAS精修软件、ICP、比表测试仪对材料的结构、形貌、理化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500℃预烧温度,800℃烧结温度下材料的理化性能能达到最佳状态,表面残锂为0.99%,锂镍混排度为0.8%,同时在此烧结制度下材料的电性能发挥也能达到最佳状态,0.2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02.5mAh/g,效率85%,在1C的放电电流下的比容量为190 mAh/g。  相似文献   
160.
以二甲基亚砜为前驱体制备插层高岭石(K-DMSO),通过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腈(PAN)与K-DMSO的复合物,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K-DMSO复合纤维膜。采用XRD,FTIR,TEM和TGA研究PAN/K-DMSO复合物的微观形态和热性能,并采用SEM,POM和拉伸试验机对其纤维膜的形貌和拉伸强度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PAN/KDMSO中含有高岭石的内外羟基峰,表征层间距的d001值随PAN进入高岭石的层间而增大,部分高岭石被剥离形成厚度为2~5nm的片层结构分散在PAN基体中。K-DMSO的加入使PAN的耐热性提高,PAN纤维膜的直径减小,拉伸强度增加。PAN与K-DMSO的质量比为8∶1时,PAN/K-DMSO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与PAN相比,在未处理,冷压和热处理的情况下分别提高了0.92,1.73MPa和1.96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