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05篇
综合类   5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8篇
水利工程   16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从配网自动化网络传输报文的特点出发,对交换机的传输带宽、存储转发延时、强电磁干扰下的零丢包、环网自愈时间、网络安全控制、流量分类控制、机箱结构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配网自动化网络的交换机研制方案。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基于灵活配电单元,分布式电源和混合负荷即插即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潮流模型,并采用前推回代法进行交替迭代求解。通过建立针对各种控制策略并考虑损耗下的灵活配电单元的等效模型,得出灵活配电单元的潮流方程,同时根据分布式电源及混合负荷的工作特性分别建立对应的潮流模型,并进行节点等效,进一步根据系统结构划分分别建立了交流、直流网络的潮流方程。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提出的潮流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潮流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潮流算法针对交直流配电、多向潮流主动流动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23.
嵌岩桩极限端阻力发挥特征及端阻力系数取值是岩土工程中嵌岩桩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收集整理了不同地区学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岩石性质和不同嵌岩条件下开展的165个嵌岩桩端阻力试验成果,主要包括嵌岩段岩石类型及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嵌岩直径与嵌岩深度、嵌岩桩极限端阻力等。定义嵌岩桩极限端阻力与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为嵌岩桩端阻力系数,分析了桩径、嵌岩深度、嵌岩深径比和岩石强度对嵌岩桩极限端阻力和端阻力系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嵌岩桩极限端阻力及端阻力系数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拟合关系式。  相似文献   
24.
以用户能源需求类型为导向,自底向上构建区域能源需求结构。首先,按照普惠用能、成本敏感性、质量敏感性、激励响应性和政策保障驱动性对用户用能行为进行了分类分析。根据供应价值链理论,从价值要素分析、价值载体设计、价值实现机制三方面构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形态研究框架,分析提炼涉及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形态研究的科学理论问题及关键技术。最后借鉴系统性思维方法论,建立"阶段-属性-价值"三维评价体系,在泛在连接、互动融合、智能化服务等不同发展阶段讨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应用场景,为能源云基础设施建设与连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5.
随着风电接入容量的增加,不仅需要考虑大规模风电出力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还需考虑由不同风电场的风速相关性导致的风电场出力相关性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利用Nataf变换及逆变换建立多维标准正态空间与多维非正态空间的关系,通过Nataf逆变换可以将独立标准正态空间的采样点转换到相关的非正态变量空间中。通过引入Nataf逆变换,提出可以处理非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相关性的概率潮流三点估计法。IEEE RTS 24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算例表明算法计算速度快,可以精确地给出输出变量的期望值和标准差。  相似文献   
26.
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永康  竺士章 《中国电力》1999,32(12):51-54
介绍DL/T650 —1998《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条件》编制背景和编制原则,着重说明与GB/T7409 不同的主要条文,将有助于使用者理解运用该标准。  相似文献   
27.
对我国大型火电机组锅炉采用的低NOx燃烧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就PM、WR、CFS、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及分级送风燃烧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性能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8.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供电可靠性、电压分布、网损均产生一定影响,传统配电网规划方法已无法适用。构建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规划设计体系结构,从电网现状、负荷预测等方面制定主动配电网规划内容,重点研究基于分布式电源风险度出力置信区间的源网荷一体化平衡及网荷协同性规划方法,最后给出主动配电网电气校验方法,验证方案制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9.
为分析青藏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冻土地基的冻结情况及其对基础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对装配式原型基础冻土地基进行1个冻融过程的地温监测,结合该地区气温资料,分析粗粒冻土地温随时间变化特点和沿深度分布情况。监测结果显示:地温呈周期性波动,振幅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原状和回填冻土地基上部均存在冻融状态交替的冻融活动层;监测期内基础底部冻土处于冻结状态,基础安全稳定;原状和回填冻土最大融化深度分别为3.0和3.2 m,通过建立地温估算公式,并利用地温变化幅值、均值等结果,得到原状多年冻土上限为3.1 m,与工程勘测和监测结果一致;建立冬季时高孔隙率回填冻土地基传热方程,分析地基传热性能和与孔隙率直接相关的地基中空气自然对流速度对地基回冻的影响。研究表明:冻土回填扰动加剧地温波动的振幅和增大冻土融化深度,但影响程度和范围有限;输电线路冻土装配式基础冬季施工,在冻融活动层深度内保持地基适当孔隙率,既可在冬季加速地基回冻,又可利用土体自然固结和融沉,提高压实度,从而在暖季减弱热量向地基深部扩散,有利于地基保持冻结。  相似文献   
30.
直流调制技术在西北电网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流调制技术在西北电网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直流调制技术可以改善严重故障后西北电网的频率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消除交流电网过载,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