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1篇
  免费   1175篇
  国内免费   375篇
电工技术   277篇
综合类   1313篇
化学工业   522篇
金属工艺   304篇
机械仪表   505篇
建筑科学   790篇
矿业工程   3407篇
能源动力   83篇
轻工业   111篇
水利工程   72篇
石油天然气   86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3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2篇
冶金工业   117篇
自动化技术   118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1145篇
  2011年   1358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提高井下跳汰排矸工艺的处理能力和工艺指标,提出了双侧进风跳汰技术,研制出了宽度为4.30 m的双侧进风跳汰机,在地面选煤厂实现应用。通过原理分析、现场测试、浮沉组成试验、灰分检测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双侧进风跳汰分选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业跳汰机处理80~0 mm无烟煤,单机最大能力处理为600 t/h,第1矸石段不完善度I1为0.08,第2矸石段不完善度I2为0.09,中煤段不完善度I3为0.14,数量效率为98.06%,正常工作条件下用水量为2.0 m3/t原煤,第2矸石段及中煤段用风风压为0.029 MPa。双侧进风跳汰技术的应用,在保证较低风水用量的同时,有效增加了跳汰设备的单位宽度处理能力,提升了分选精度。  相似文献   
992.
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提高,软件的质量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如何高效地找出软件中的错误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错误定位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已经成为软件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变异测试的错误定位通过比较原程序和对应变异体的差异来计算每条语句的怀疑度,再由怀疑度大小进行排序,程序员根据排序逐个检查找出错误语句。汇总近7年(2012-2018)国内外的基于变异测试的错误定位技术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错误定位的基本方法,介绍基于变异测试的错误定位思想,从变异算子、变异体及等价变异体3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工作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探讨了基于变异测试的错误定位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93.
994.
张芳艳  王新  许新征 《计算机应用》2019,39(10):2893-2898
提出使用结构化遮挡编码(SOC)结合极限学习机(ELM)的算法来处理人脸识别中的遮挡问题。首先,使用SOC去除图像上的遮挡物,将遮挡物体与人脸分离开;同时,通过局部性约束字典(LCD)来估计遮挡物的位置,建立遮挡字典和人脸字典。然后,将建立好的人脸字典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利用ELM对归一化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最后,在AR人脸库上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遮挡物和不同区域遮挡的图像具有较好的识别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以起重机械中广泛应用的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确定传感器安装位置,搭建硬件电路并编制配套的下位机程序,将检测装置调试至稳定状态,并将检测装置安装在模拟制动试验台进行台架制动试验,对其检测性能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起重机制动器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可通过液晶显示器对被检测量实时显示,并将数据通过串口通信传输至上位机进行相关曲线绘制及数据保存,且所测数据符合制动摩擦学规律。该装置具有便携以及快速检测的特点,易于安装,可为起重机制动器的现场检测以及故障排查提供便利,能够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998.
姜家兴  王德明 《煤炭技术》2015,34(1):167-169
现阶段矿尘浓度监测技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在于监测技术采用的方法本身存在尚未解决的缺陷;另一方面在于矿尘监测的依据等基础研究不够科学和完善,因此主要从这两点出发对矿尘浓度常用监测技术方法和设备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部分改进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了矿尘监测在测点布置和采样方法等规定存在依据或科学性不足等问题,同时介绍了2种较新的矿尘浓度监测技术。最后对矿尘浓度监测技术下一步的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基于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确定了采动优势瓦斯通道带的上、下边界,构建了采动优势瓦斯通道带的时空形态理论模型。以淮北祁南矿34下采区为原型,开展了上覆岩采动瓦斯通道扩展数值仿真研究,发现优势瓦斯通道在上覆岩的空间位置随推进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发育高度、宽度和范围随推进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等特征。以此为依据,对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后的高位钻孔参数进行了相应调整,并在祁南矿34下2工作面开展了卸压瓦斯抽采人工导流试验,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高位钻孔参数依据推进速度而进行的优化是合理的,从而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推进速度对优势瓦斯通道的诱导与控制规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00.
某冶炼厂氰化金泥还原得到的粗金产品纯度较低,采用氯浸-还原工艺对粗金进行了精炼提纯。在生产工艺中采用盐酸+氯酸钠对粗金进行氯浸溶解,用焦亚硫酸钠控制电位选择性还原浸出液中的金。采用补水-冷却使银和铅从氯浸液充分沉淀析出,通过调整pH值、改变焦亚硫酸钠添加方式、精确控制还原电位等方法,产品金锭达到IC-Au99.99标准。两年的生产实践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