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7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243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236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轿车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实现混合动力电动轿车的能量管理和状态切换问题,开发了国内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综合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在动态试验台上进行了大量全面的试验。最后,给出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在动态试验台上的试验结果。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解耦设计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获得良好隔振性能的主要方法是最大限度地解除其多自由度振动耦合.在论述动力总成关于曲轴坐标系、转矩轴坐标系和主惯性轴坐标系的振动解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弹性解耦特性分析,探讨了对于前、后悬置均采用V形悬置组的振动系统易于达到的弹性解耦程度;提出了V形悬置组布置设计的最小刚度比约束条件和悬置倾角的选择范围,完善了V形悬置组的设计方法.这些概念和设计方法拓展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弹性解耦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93.
探讨应用非线性固体有限元和液-固耦合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方法预测与识别液阻悬置集总参数模型的主要参数(如上液室的体积刚度和等效活塞面积、惯性通道中的液体和解耦板及其附连液体的惯性系数与流量阻尼系数等)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集总参数分析模型对一种轿车用液阻悬置的动特性进行计算分析。数值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或近似解析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基于液-固耦合有限元仿真方法的液阻悬置集总参数模型动特性分析技术是可行、有效的,其预测结果精度特性满足工程要求。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液阻悬置的设计开发阶段较精确地预测产品的性能和进行优化设计,有利于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94.
纵向坡度信息是汽车底盘及传动电控系统中的常用参量,其识别精确度及平滑度直接影响控制策略实施的准确性及驾乘舒适性,然而纵向坡度识别的难点在于:车辆高频动态特性及行驶工况复杂性直接影响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质量,由此也降低了直接使用该信息估算坡度值的精确度,而基于复杂非线性模型的观测方法则难以实时运算。同时一种识别方法若要扩展应用到多个电控系统中,也要求尽可能采用基本相同的变量作为输入。采用加速度坡度法与汽车动力学坡度法相融合的方式,根据其各自高精确度范围,先计算置信因子,得出坡度原始值,再利用广义迟滞滤波方法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精确、平稳的坡度值。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坡度识别算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具有运算量小、成本低、易实现的特点,可应用在多种实时电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95.
新型车载探测雷达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德藻  李克强  连小珉  刘锋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21):1891-1894,1902
以车载使用环境对探测雷达系统的参数要求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车载扫描式激光雷达系统方案;对车载应用条件下雷达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四阶卡尔曼滤波的目标物信息提取算法、雷达目标物有效性识别算法和目标物跟踪算法,通过实车试验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6.
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建立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台,可以缩短混合动力汽车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研制的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由动力模拟系统、能量反馈系统、试验台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该系统能够初步实现混合动力车多工况间模式切换以及功率分配原则的测试和评价,并有效地解决了试验台的通用性问题,为混合动力汽车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柔性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97.
声场可视化系统中声像阵列空间关系标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声场可视化系统中,摄像机与传声器阵列的空间位置及角度的关系不准确将导致声源定位出现误差。而目前对于声场可视化系统中的声像阵列空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缺少对声像阵列空间关系的简单有效的标定方法。因此,提出了一种可计算任意位置与姿态的摄像机与传声器阵列之间空间关系的标定方法,可有效消除由传声器阵列与相机的空间关系不匹配导致的声源定位误差。通过对已知声源在多个空间位置的声源定位误差进行最小化处理,利用分步迭代计算的方法,分别计算出摄像机与传声器阵列的空间位置与角度,最终得到声像阵列之间真实的空间位置与角度关系。仿真与实际实验均表明本方法可对任意位置与姿态的摄像机与传声器阵列的空间关系进行准确标定,能有效提高声场可视化系统的声源定位精度。提出的声像阵列空间关系标定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声场可视化系统中,对提高声场可视化系统的声源定位准确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薄壁梁结构内力变化是车身结构碰撞分析中的重要特性。以几种常见的圆柱碰撞工况为例,应用一种基于壳单元有限元模型的薄壁梁结构截面内力特性计算方法,分析了横向冲击载荷下的结构内力响应特性。分析内容包括薄壁梁结构的截面内力和内力矩的变化、内力功率和能量传递特性等。研究表明,圆柱冲击结构和结构冲击圆柱两种基本碰撞类型的能量传递方式分别是扩散型和汇聚型,结构形式与载荷工况共同决定了主要承载方式和能量传递的主要途径。结构内力特性仿真分析揭示了薄壁梁结构碰撞响应的力学本质特征———载荷与能量变化特性,为车身结构设计分析提供了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9.
从理论上探讨了极片单元数量、正极涂布量、单片正极的单面面积对电池比能量、能量密度的影响。电池比能量、能量密度随极片单元数量、正极涂布量、单片正极的单面面积等因素单调递增。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上述三因素对电池比能量、能量密度影响的显著性。正极涂布量对电池比能量影响最显著,单片正极的单面面积对电池能量密度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0.
混合动力特种车APU控制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的辅助动力单元(APU)控制系统采用恒压控制的结构.首先优化了柴油发动机工作区域,之后设计了发动机转速变增益PI控制器和发电机调压器.最终在APU试验台架上的试验结果验证了发动机转速控制器的能够对发动机实际工作点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并且APU的功率响应特性和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均能满足车载特种用电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