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0篇
  免费   1082篇
  国内免费   326篇
电工技术   1162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032篇
化学工业   334篇
金属工艺   70篇
机械仪表   724篇
建筑科学   1806篇
矿业工程   513篇
能源动力   441篇
轻工业   522篇
水利工程   740篇
石油天然气   129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13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35篇
冶金工业   244篇
原子能技术   60篇
自动化技术   1133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576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629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1752篇
  2013年   1487篇
  2012年   1638篇
  2011年   1577篇
  2010年   1294篇
  2009年   1342篇
  2008年   1242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850篇
  2005年   825篇
  2004年   768篇
  2003年   712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427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叙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以及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构成、内容及特点。以此体现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2.
为了使各个设施的整体利用效果最佳, 结合空间位置影响力查询技术, 提出了基于RKNN的选址算法。针对空间对象对空间位置的贡献具有多重性, 建立了一种新的空间位置影响力的度量模型, 该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应用情况; 然后, 利用该模型计算选址方案中各个设施的影响力, 并引入均衡系数评价选址方案的合理性, 均衡系数越小, 方案越合理。实际应用表明基于RKNN的选址算法使村镇基础设施的选址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基于种群竞争式学习的PBIL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比较了PBIL算法和遗传算法求解过程的异同点。分析了PBIL算法在物流中心选址问题中的应用,并且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证明了PBIL算法比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24.
本文结合臣南河水库工程区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建筑物布置、淹没补偿、大坝坝高几个方面,对臣南河水库工程选址、选线及坝型三个方面对大坝进行了比选分析,以期为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5.
我国电网的改造要求和电力市场的供应需求要求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安装、质量控制和智能化升级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分析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保证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目前,通信条件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早期的载波、微波和电缆等通信介质发展成为以光缆为主的通信网络.电力系统以OPGW光缆、ADSS光缆为主,已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输变电场所.因此,应建立与之适应的通信模式.通过研究现代通信条件、变电站通信的需求,提出了统一化的、简单的变电站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127.
目前,户内变电站普遍采用二维设计,整个工程设计依靠设计人员的空间想象力和工程制图技能完成三维空间设计,这种方法缺乏对设计质量的有效控制,已难以适应目前各电网公司对设计精细化的需求。户内变电站三维设计具有直观、智能等特点,在适应了复杂的户内变电站设计、不断压缩的设计周期和设计资料的数字化移交等要求的同时,完善了工程设计人员充分表达设计思想的手段,是一种能提高项目质量的助推器,也是实现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有效工具,更是未来变电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分析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探讨了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自动化设计,以期为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标准化变电站的发展与普及,变电站现有的继电保护小室均建在一次设备场区,比较分散,且距离变电站主控制室较远,当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打印报告时,需要运行人员到现场检查、打印保护信息,一些数字数据内容需要人工分析后才能实现资料的上报、备案和实验档案的记录,因为距离较远就影响了数据上报的速度,既扩大了事故处理的时间。通过在主控制室装设主控室布置一台电脑,一台交换机,在继保小室就地布置一台交换机,与各继电保护主机相连,经铺设的通讯光缆,将交换机互相连接,组成局域网络,新增远程电脑通过局域网连接到当地服务主机,获取数据物理连接建立以后,通过设置的局域网络,使文件共享实现远程数据的读取,在第一时间将继电保护的动作信息及时上报到变电站主控制室或上级部门,从而增加了事故处理的效率。本文中主要针对继电保护故障报告的远程同步进行分析,并提出作者自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0.
目前传统地上变电站均有主控楼等建筑,促使占地面积较大,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设小型化变电站的要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行“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创新变电站工程建设模式,遵照变电站建筑功能“设施化”理念,本文提出开发采用户外10千伏全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和全面采用模块化二次设备舱下放布置方案,实现无建(构)筑物、全标准配送式110千伏变电站,可以大量的节约土地,减少投资,改善环境,缩短工期,该方案是一种较好的创新变电站工程建设模式,值得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