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6篇
  免费   1531篇
  国内免费   1049篇
电工技术   6815篇
综合类   1404篇
化学工业   1848篇
金属工艺   744篇
机械仪表   2115篇
建筑科学   885篇
矿业工程   851篇
能源动力   436篇
轻工业   361篇
水利工程   320篇
石油天然气   655篇
武器工业   260篇
无线电   32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12篇
冶金工业   436篇
原子能技术   343篇
自动化技术   4284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645篇
  2020年   612篇
  2019年   777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638篇
  2016年   644篇
  2015年   808篇
  2014年   1596篇
  2013年   1256篇
  2012年   1437篇
  2011年   1428篇
  2010年   1408篇
  2009年   1476篇
  2008年   1519篇
  2007年   1362篇
  2006年   1145篇
  2005年   1149篇
  2004年   1030篇
  2003年   954篇
  2002年   680篇
  2001年   612篇
  2000年   512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991.
高性能全数字电压型逆变器三相独立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蔡昆  谢孟  胜晓松  王平 《电力电子技术》2004,38(4):49-50,53
介绍了全数字电压型逆变器的三相独立控制技术,解决了其中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对称三相给定信号的生成;二是每相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的跟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案能使逆变器在不平衡负载下保持三相输出电压波形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重复控制技术的逆变电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将重复控制技术应用于单相全桥逆变电源,构成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波形控制系统。介绍了该重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实验表明,采用重复控制技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993.
惯量和刚度对电动负载模拟器频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一种电动负载模拟器的系统结构,分析了系统惯量和轴系刚度与系统加载频宽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电动负载模拟系统,在选择负载惯量和轴系刚度时,既要考虑使转矩伺服系统有较高的频响,又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多余力矩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电动机传统的启停方式,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会对负载有冲击转矩,引起电网波动,造成电机堵转,损坏设备。软启动装置的诞生,解决了上述问题,重点讨论集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于一体的软启动装胃是如何解决电动机启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三相逆变器不平衡抑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18  
三相逆变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是输出电压的对称性,输出电压不对称主要由不平衡负载引起,文中基于对称分量法和叠加原理分析了输出基波电压对称性畸变机理,指出了输出电压正、负、零序分量不同的补偿特性,表明输出电压对称性控制不仅与控制器性能有关,还取决于逆变器电路结构的固有特性,并提出了改善逆变器输出对称性的方法。仿真和基于DSP控制的35kW逆变器样机实验均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96.
基于负载观测的伺服系统抗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当负载变化时,按线性二次型状态反馈(LQSF)所设计的最优闭环控制系统是有静差的,为了减小和消除扰动静差,文中引入负载观测器实施对扰动负载的观测,并将其引入到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作为速度调节器前馈补偿的控制输入,从而使系统具有优良的抗扰性能。文中给出了伺服系统负载观测的存在条件,负载观测器的构成方法,并在有或无负载观测结果参与控制的情况下,对实际系统做对比研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均证实了负载观测器参与系统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场路耦合法计算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的暂态过程   总被引:22,自引:14,他引:22  
用多回路方法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了同步电机内部故障的稳态计算问题,但故障后电机铁芯的各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饱和,这会影响到计算的准确性。而对内部故障的暂态计算,饱和因素的影响更严重,因为在内部故障的过渡过程中饱和程度也会随时间而变化。该文将电机电磁场的有限元计算与多回路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定子内部故障的场路耦合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同步发电机三相突然短路和定子绕组的各种内部故障等进行了暂态仿真,考虑了磁极形状、齿槽影响、铁心的饱和和涡流等因素。计算结果与实验波形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8.
考虑调频死区的二次调频控制回路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发电机组的一次调频控制回路中由于数字电液调节系统与机械液压调节系统的并存,使得本应发挥高灵敏度作用的DEH调节系统中设置了和机械液压机组相同的调频死区。考虑到调频死区这一非线性环节的存在使二次调频回路中控制器的受控对象发生了改变,因此需要用相应的非线性控制的方法来选择二次调频控制回路中的PI控制器的参数。该文研究了调频死区对二次调频回路中的PI控制器的受控对象特性的影响,用Popov稳定判据作为选择PI参数使系统稳定的数学工具,讨论了PI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频率控制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永磁型无轴承电机的无传感器运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3,他引:11  
在分析高频信号激励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永磁型无轴承电机无传感器运行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空间凸极跟踪的转子位置估算自检测方法,讨论了利用高频信号注入、外差法空间凸极信号提取及转子位置跟踪观测器设计等位置检测原理和实现技术,并应用这种位置检测方法建立了永磁型无轴承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表明,上述空间凸极跟踪方法能在内插式永磁型无轴承电机全速范围内准确地观测出转子的位置,能在高、低速和大负载扰动下实现无传感器方式的稳定悬浮运行。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CNTs)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应用,对Pt/CNTs及Pt/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孔分布及金属表面分散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具备典型中孔结构的CNTs使得铂金属在其表面分散更加均匀.在催化剂制备工艺的研究中发现,合适的硝酸(40%)处理会使催化剂载体具备更加适宜的孔结构.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认为Pt/CNTs是一种可以应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上很有前景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