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17篇
  免费   4506篇
  国内免费   3444篇
电工技术   3768篇
综合类   5282篇
化学工业   5630篇
金属工艺   2084篇
机械仪表   2965篇
建筑科学   3971篇
矿业工程   3216篇
能源动力   1414篇
轻工业   2294篇
水利工程   2835篇
石油天然气   4394篇
武器工业   583篇
无线电   59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24篇
冶金工业   1788篇
原子能技术   1022篇
自动化技术   4874篇
  2024年   443篇
  2023年   1423篇
  2022年   1399篇
  2021年   1641篇
  2020年   1618篇
  2019年   1762篇
  2018年   1006篇
  2017年   1417篇
  2016年   1574篇
  2015年   1803篇
  2014年   3026篇
  2013年   2319篇
  2012年   2667篇
  2011年   2590篇
  2010年   2437篇
  2009年   2530篇
  2008年   3439篇
  2007年   3090篇
  2006年   2251篇
  2005年   2201篇
  2004年   1866篇
  2003年   1755篇
  2002年   1421篇
  2001年   1316篇
  2000年   1025篇
  1999年   968篇
  1998年   928篇
  1997年   738篇
  1996年   731篇
  1995年   691篇
  1994年   662篇
  1993年   469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371篇
  1990年   386篇
  1989年   421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大钢锭锻造时内部孔洞性缺陷压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含有内部孔洞钢试件进行的热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封闭孔洞在高温下锻造时,在一定的应力应变条件下,经过变形一压合一扩散焊合后可以消除,孔洞焊合后的部位为新的晶界所取代,应力和应变状态对孔洞闭合有明显的影响. 对不同砧宽比的平砧拔长过程内部的应变分布进行了量测和有限元法计算,结果表明拔长时坯料内部的变形分布很不均匀,大应变区只占小部分,且随砧宽比和压下量的不同而移动和变化.当砧宽比W/H<0.51时,最大应变区不在坯料中心.  相似文献   
992.
基于ANSYS软件的T8钢淬火过程三维温度场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丹  张玉 《模具制造》2007,7(4):75-78
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计算了T8钢圆柱体水淬过程中三维温度场的变化.计算时综合考虑了非线性的材料热物性参数、界面换热系数及相变潜热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硬度与实测淬火试样硬度分布的比较,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根据楔横轧多楔轧制特点,建立了楔横轧多楔轧制半轴细杆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编制了半轴细杆部多楔轧制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的命令流程序,详细的分析了轧制过程中楔入段、展宽段主楔在侧楔作用下轧件内部应力变化规律,为多楔轧制半轴的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TiB2/Al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颗粒分布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TiB2 /Al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颗粒分布的计算数值分析有关影响因素及理论 ,并通过实际测量和数值计算相比较 ,得出相应的结论。从定量和定性角度利用a =da/dp(晶粒与颗粒直径之比 )来说明颗粒均匀性。另外 ,介绍和分析了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的处理。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吻合较好 ,对微观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吴文海  蓝天  张霆  周小飞 《表面技术》2020,49(8):342-349
目的探究喷丸过程中颗粒在靶材上的分布特性及喷嘴移动速度带来的影响。方法利用FLUENT对定点喷丸过程进行CFD仿真,获得定点喷打时颗粒在靶材上的位置,然后再使用MATLAB对定点喷打的颗粒结果进行叠加处理,以此模拟连续喷丸过程。首先进行平面喷打模拟,分析喷嘴速度对颗粒分布的影响。通过添加颗粒查询方法可对旋转喷丸过程进行模拟,以方型柱体为例进行转动喷打,并优化转动速度。结果喷嘴匀速平移时,在喷嘴路径方向上的颗粒分布密度恒定,该密度值与移动速度呈反比;变速平移时,在喷嘴路径方向上的颗粒分布密度与喷嘴扫掠截面和喷嘴移动速度相关,且喷嘴扫掠截面越小,颗粒分布密度与运动速度越接近反比,并利用数学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旋转喷打时,针对方型柱体靶材,匀速转动喷打的颗粒分布密度呈起伏变化,通过优化转动速度得到大幅改善,可节约24.2%的喷丸时间与颗粒使用量。结论采用FLUENT与MATLAB结合的方式,可对连续喷丸过程中靶材上的颗粒分布进行合理描述。匀速平移喷打时,颗粒分布密度与移速呈反比;变速平移喷打时,颗粒分布密度与移速呈负相关,靠近反比关系;变速转动喷打时,合理的变速转动喷打较匀速转动喷打拥有更好的颗粒分布均匀度,可大幅缩减颗粒使用量,并提高喷丸效率与喷丸质量。  相似文献   
996.
陈丽群  邱正琛 《金属学报》2007,43(10):1015-1019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自洽离散变分方法研究了bcc Fe中[100](010)刃型位错扭折处掺S的电子结构,计算了杂质偏聚能、原子间相互作用能、电荷密度及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S引入体系后,电荷发生了重新分布,S原子得到电子,其周围Fe原子失去电子,且S原子的3p轨道与近邻Fe原子的3d4s4p轨道之间杂化,使得它们之间的成键有较强的方向性,可影响材料的韧性;而近邻Fe原子因失去电子使自身之间相互作用比未掺杂时减弱,有利于扭折的迁移,可能影响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997.
导流槽阴极导杆安装方式对阴极表面电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某厂现有的160kA Hall—Heroult铝电解槽改造成导流槽后,在阴极上表面和阳极底面呈斜坡状的条件下,计算了采用不同阴极导杆安装方式时阴极的电位和电流分布,即通过建立导流槽内部从阳极到阴极的一个半切片电热场模型,用有限元法分别对水平和平行于阴极斜坡两种不同导流槽阴极导杆的安装方式下阴极电位和表面电流密度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阴极导杆安装方法对导流槽阴极的总电位降大小没有明显影响,但是水平阴极导杆安装更有利于阴极表面电流密度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98.
比较研究了稀土Y在电解铜和Cu-Cr合金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与Cu中合金元素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在两种合金中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呈颗粒状分布在晶内,或富集在晶界.能谱分析表明这些颗粒或晶界富集处主要含Cu、Y、O三种元素,而且,两种合金中稀土化合物富集区域所含有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含量百分比相差不大.在Cu-Cr-Y合金中的共晶组织中几乎不含Y.  相似文献   
999.
利用高速电弧喷涂和含有微米TiB2和纳米Al2O3陶瓷粉末的粉芯丝材在碳钢基体上制备了六组陶瓷颗粒弥散增强的Fe-TiB2复合涂层,研究微纳米陶瓷粉末对电弧喷涂Fe-TiB2复合涂层的形成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WYKONT1100三维表面形貌仪对比分析了扁平粒子形貌和厚度;用SEM,EDAX及XRD分析涂层的形貌和相组成,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粒磨损性能,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磨损后的涂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粉芯丝材中微纳米陶瓷粉末含量的增加,扁平粒子的形貌从飞溅严重的散点状逐渐转变成少量飞溅的盘状,涂层的孔隙率随之下降.对比6种涂层的组织及性能,发现当粉芯丝材中的TiB2粉末尺寸<2 μm时,Fe-TiB2复合涂层中的陶瓷硬质相分布最为细小、弥散,涂层的耐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00.
主要介绍了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氢分布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氢渗透和氢脆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三维原子探针(Atom Probe Tomography, APT)、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canning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SKPFM)、二次离子质谱法(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 SIMS)和氢微印技术(Hydrogen microprintingtechnique,HMT),以及可用来检测氢浓度的热脱附质谱技术(Thermaldesorptionspectrometry,TDS)等。总结了几种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简要介绍了它们在与H有关领域里的典型应用。其中,APT和SIMS是利用质谱法直接检测H,以获得H在材料中的分布;SKPFM是通过H引起的电位变化,来获得H的分布;HMT是通过置换反应,即H原子将Ag+置换为Ag原子,Ag原子沉积在试样表面的分布来表征H的分布;热脱附法则是通过恒定的升温速率下H脱附速率对不同陷阱的敏感性差异,来获得不同陷阱中的H浓度以及H与陷阱的相互作用。这几种检测技术的空间分辨率可达亚纳米、纳米、微米至数微米直至毫米级。另外,SKPFM还具有时间分辨的功能。这些技术在H检测方面的应用,使得研究者对H在材料中的微观分布与聚集状态有了直观地认识,进而对由氢引起的失效破坏(即氢致延迟断裂的微观机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还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H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