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15篇
  免费   6480篇
  国内免费   4220篇
电工技术   10267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7193篇
化学工业   5004篇
金属工艺   1962篇
机械仪表   6477篇
建筑科学   11590篇
矿业工程   4364篇
能源动力   1759篇
轻工业   8566篇
水利工程   3038篇
石油天然气   4660篇
武器工业   1261篇
无线电   174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78篇
冶金工业   1850篇
原子能技术   261篇
自动化技术   26446篇
  2024年   864篇
  2023年   3100篇
  2022年   2961篇
  2021年   3631篇
  2020年   3202篇
  2019年   3557篇
  2018年   1664篇
  2017年   2327篇
  2016年   2704篇
  2015年   3525篇
  2014年   7826篇
  2013年   6438篇
  2012年   7600篇
  2011年   7866篇
  2010年   6599篇
  2009年   7025篇
  2008年   8093篇
  2007年   6892篇
  2006年   5495篇
  2005年   5880篇
  2004年   4384篇
  2003年   3530篇
  2002年   2652篇
  2001年   2305篇
  2000年   1858篇
  1999年   1379篇
  1998年   1121篇
  1997年   976篇
  1996年   777篇
  1995年   578篇
  1994年   525篇
  1993年   386篇
  1992年   341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王铮  韩宝玲 《航空兵器》2019,26(1):83-88
针对雷达导引头末制导阶段抗干扰技术,建立了典型的距离-速度拖引干扰模型,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研究了基于速度、加速度、过载等指标的干扰目标智能识别技术。首先建立距离-速度拖引干扰模型,通过引入弹目相对距离、径向速度、高低角与方位角建立了系统跟踪模型。其次,给出了基于UKF实现目标跟踪与识别的滤波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径向速度、径向加速度、角加速度与过载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目标智能识别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典型的目标运动模型(目标跃升),对目标施加的四次距离-速度拖引干扰(两次前拖、两次后拖)进行目标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利用UKF滤波信息能够有效实现对距离-速度拖引干扰下的干扰和目标智能识别,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53.
深入分析了氯碱化工企业10 kV不接地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并与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对比,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以提高10 kV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Gabor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但同样存在特征维数大的缺点,该文提出用Gabor融合特征的方法来进行降维以解决维数大的缺点。深度自动编码器具有对人脸自学习的能力,能精确提取有用的信息,也有非线性降维的作用。考虑到Gabor融合特征降维幅度不大,便加入自动编码器进行二次降维,将经过二次降维的特征输入深度自动编码器进行笑脸识别。该文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两个数据库(公开的GENKI数据库,实验采集的数据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Gabor融合特征的实部作为深度自动编码器的输入的识别率比传统方法和未经降维Gabor特征识别率高。  相似文献   
58.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1):101-103
设计采用放置于铁塔关键点的有源射频识别(RFID)标签发送分时信号,在地面的多个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后分别计算两两之间相位差的方法,计算关键点的坐标,通过与正常情况下的坐标位置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铁塔的形变程度。监测结果能够在单个方向上达到5~6 cm左右的测量精度,可以反映出铁塔的形变大小,保证输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表面会不同程度地留下污渍和印记,这对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缺陷识别带来严重干扰.基于图案统计分析的识别方法速度虽快,但抗干扰能力弱,出现较高的误判率.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识别方法计算量巨大,速度慢,难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高速要求.因此介绍一种改进SIFT算法,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设置方法和经验公式,通过实际表面缺陷的检测,对比验证了SIFT算法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相关参数设置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实验数据表明,SIFT算法在凹陷类和斑点类缺陷的检出率上具有明显优越性,在裂纹类的误检率上也具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在有噪声图像干扰情况下,检出率比神经网络提升了20%,误检率降低了3%.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