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1篇
  免费   1201篇
  国内免费   370篇
电工技术   9555篇
综合类   838篇
化学工业   240篇
金属工艺   77篇
机械仪表   521篇
建筑科学   297篇
矿业工程   444篇
能源动力   701篇
轻工业   186篇
水利工程   312篇
石油天然气   109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5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6篇
冶金工业   291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754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581篇
  2014年   1029篇
  2013年   930篇
  2012年   995篇
  2011年   992篇
  2010年   894篇
  2009年   899篇
  2008年   861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配电网中存在大量低压接入的分布式小容量光伏电源,其规模庞大且实时通信条件有限,在线调节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没有保障,因此难以有效利用这些无功资源进行配电网辅助调节.在此背景下,为发挥低压光伏无功调节潜力,提出一种按集群进行模式预设、在线自律运行的低压光伏参与中压电网无功运行模式优化策略.首先,以配变台区为无功集群单元进行平台化管理,以补偿馈线无功需求为目标进行日前无功匹配优化;其次,设计5种集群无功运行模式,构建日前预测运行场景并依据场景特征建立综合考虑馈线无功平衡度最优和集群间无功流动最小为目标的集群无功运行模式及参数优化模型,运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使集群在各时段的运行模式组合方案能够最佳匹配馈线的无功需求并抑制无功不合理流动.最后,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
通过无功补偿可以优化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电压分布,减少网络损耗,增大电网安全裕度,提高供电可靠性.在此背景下,为实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无功功率的定向补偿,直观地刻画系统的电压薄弱点,提出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法.首先基于交替迭代法进行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潮流计算,以获取潮流收敛后的雅克比矩阵,据此计算节点电压变化关于无功注入的灵敏度,选择灵敏度最大点作为无功补偿接入点;然后以系统低功率因数为目标,确定接入点的无功补偿容量;最后对某11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计算结果与和声算法相比,该方法计算耗时更短,补偿效果更优.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以最小的补偿容量最大程度地提升系统电压水平,有效降低系统网损.  相似文献   
73.
局部电网故障、自然灾害或人为操作失误等偶然事故导致电网分列成孤网运行,电网频率产生大幅度波动.本文根据怒江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采用夏大、夏小两个典型运行方式的高频切机方案进行分析,首先对孤网系统存在的安全稳定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尽可能地保证孤立电网由紧急状态恢复为运行状态.方案按照有效性的排序原则切除机组来解决功率过剩的问题,按照先投入无功补偿装置,然后使发电机迟相或进相运行改变发电机端电压,最后调节变压器分接头的控制顺序解决无功不平衡的问题.从而保障电网分列运行后,孤网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4.
本文针对高压电网不同类型的负荷和无功电压特性采取差异化无功补偿配置方案,提出了容性和感性无功补偿配置的原则,利用无功配置率对各类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容量的选择提供了指导,并对其容性和感性无功配置原则进行优化.按照本文的原则进行无功配置可提高电网调控电压的能力并降低网损,提高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5.
无功补偿技术是一项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电路损耗,从而改善供电环境的技术,其在如今的电力供电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针对无功率补偿技术的应用特点与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王鹏  李方媛  胡阳  郭浩  朱琳 《电机与控制应用》2021,48(2):64-70,75
针对传统双馈风电机组(DFIG)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储能型双馈风电场联合STATCOM的无功协调控制。该控制是在网侧变流器(GSC)原有的模型上将超级电容经隔离型DC/DC变换器并联到风机直流侧,以此吸收故障期间直流侧产生的不平衡功率;在发生低电压故障时,根据超级电容投入情况,对两侧变流器和并联在风机出口母线上的STATCOM进行无功协调控制来支撑电网电压;同时超级电容储能装置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满足了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在风电并网系统中可以使DFIG的LVRT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7.
《高电压技术》2021,47(7):2434-2446
AC/DC-DC/AC级联变流器系统面临双向功率流动时,若不切换变流器控制策略,直流侧与交流侧的稳定性在正向功率与反向功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双向功率稳定性差异,这种稳定性差异可能会导致系统发生振荡。针对这一问题,对直流侧和交流侧变流器阻抗进行了小信号建模,对比分析了各端口变流器阻抗在正反向功率下的阻抗特性差异,并提出了一种协调优化控制策略,发生扰动时,使其同时优化AC环节与DC环节在双向功率下的稳定性。通过阻抗稳定判据以及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分别对比分析了交、直流侧优化前后正向功率与反向功率下稳定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协调优化控制后,交流侧和直流侧电压在双向功率流动的情况下都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双向功率稳定性差异被大大减小。最后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8.
79.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站端接地选线方式投资大、维护成本高,零序电流采样监测运行维护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量融合的调度端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首先,在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测数据集中,针对性分析了对接地故障较为敏感的单分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次,综合考虑实际运行可靠性和判断准确性,提出了基于三角模融合的接地选线判据;进而通过归一化计算各线路接地概率,实现在调度端远程的故障线路准确选线;最后,通过在某电力公司实际部署基于所提方法的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模块进行实测验证。运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选线成功率,能够较好支撑调度端的远程故障定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0.
王诗荣  张师 《电气开关》2021,59(2):39-41
无功功率合理优化可以降低网损,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本文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出无功功率优化方法,可以快速调节系统无功功率,方法简单有效。通过计算各无功可调节点对网损的实时灵敏度,根据灵敏度计算结果调节无功功率,可以有效减少系统有功网损。最后,通过某实际系统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