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54篇
  免费   4626篇
  国内免费   2726篇
电工技术   1191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786篇
化学工业   3130篇
金属工艺   1732篇
机械仪表   6133篇
建筑科学   7083篇
矿业工程   2336篇
能源动力   1479篇
轻工业   2548篇
水利工程   2030篇
石油天然气   1266篇
武器工业   581篇
无线电   77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03篇
冶金工业   2032篇
原子能技术   663篇
自动化技术   3959篇
  2024年   591篇
  2023年   2212篇
  2022年   1922篇
  2021年   2382篇
  2020年   2070篇
  2019年   2379篇
  2018年   1147篇
  2017年   1760篇
  2016年   1909篇
  2015年   2415篇
  2014年   4811篇
  2013年   3694篇
  2012年   4256篇
  2011年   3782篇
  2010年   3064篇
  2009年   3290篇
  2008年   3367篇
  2007年   2759篇
  2006年   2348篇
  2005年   2132篇
  2004年   1837篇
  2003年   1615篇
  2002年   1205篇
  2001年   1087篇
  2000年   865篇
  1999年   689篇
  1998年   605篇
  1997年   524篇
  1996年   487篇
  1995年   370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337篇
  1990年   296篇
  1989年   262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为最优保留多光谱图像光谱信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融入全色图像的高空间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非自适应方向多尺度分析方法)变换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的方法。根据目标融合区域地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将目标融合区域划分为边缘区域和非边缘区域,并对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I分量在非边缘区域进行空间域融合,融入更多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然后,对多光谱图像I分量和空间域融合后的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在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分别采用区域能量和空间频率作为源图像的原始信息,驱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以每个像元的点火数作为活跃性测量,对图像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非边缘区很好地保持了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在边缘区融入了更多的全色图像的空间细节信息,提高了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912.
针对多维传感器广泛存在维间耦合效应,精度难以提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自解耦特性的新型六维力/力矩传感器.采用有限元法对该传感器弹性体进行静力分析,研究了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基于结构变形特点,对特征点位置和布片组桥方式进行了优化.同时也对结构进行了维间耦合分析,验证了该新型传感器具有耦合效应低的优点,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13.
设计了一种面向大流量应用的硅微阀流控芯片,基于电热耦合理论对芯片中的V型电热致动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构建温度分布的优化模型,对硅微阀流控芯片中V型致动器进行了变截面设计,并对优化前后的致动器进行了多物理场模拟.结果表明:与恒定截面V型致动器相比,在致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优化后的致动器所需的最高温升降低了7.14%,且温度和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在保障致动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热平衡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14.
针对空间绳系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考虑系绳释放特性的跟踪轨迹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系绳释放的动力学特性,在最优轨迹规划过程中将系绳释放速度作为一个规划量,将系绳释放机构的转矩作为一个控制输入,结合操作机器人上推力器控制输入设计协调耦合位姿控制器.该方法的优点是控制输入易于施加,可工程实现系绳协调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操作机器人能精确跟踪最优轨迹,末端误差为±0.1 m,且能有效跟踪期望姿态,精度在±0.2°.  相似文献   
915.
基于三包层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耦合模型,研究了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栅参数和膜层厚度对长周期光纤光栅谐振波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纤芯半径、折射率和周期增大时,谐振波向长波方向漂移;当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包层半径和折射率增大时,谐振波向短波方向漂移。不同折射率的膜层介质其所对应的最优厚度(Optimum Overlay Thickness,OOT)不同,薄膜介质的折射率越高,对应的最优厚度越小,敏感区域范围也较窄;不同包层模式对应的最优厚度具体位置区别不大,较高阶次包层模对应的谐振波长在敏感区域范围内漂移量较大。  相似文献   
916.
三轴旋转式惯导平台框架控制耦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轴旋转式惯导系统中,框架的控制性能对导航精度影响尤为重要,而耦合是影响惯性平台控制精度的原因之一。针对三轴旋转式惯导平台,对三框架的惯量耦合、动力学耦合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耦合给框架控制带来的影响,为三轴旋转式惯导平台的框架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17.
李斌勇  韩敏  孙林夫  田冉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5):1403-1408,1436
针对汽车产业链大规模企业群的多源异构数据交换需求,提出了基于第三方云服务平台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在分析数据交换交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通用的第三方 Web 服务数据交换授权认证机制。为解决数据交换内容动态可变的难题,设计了一套柔性化、动态可配置的数据交换规则框架。通过分析数据交换状态转移模型,研究了云服务平台与整车制造企业的数据交换过程体系。分析了交换过程的数据同步性与一致性问题,并采用算法给出了级联耦合关系数据实体的处理方式,保障了关联数据交换的完整性。应用表明研究成果解决了云服务平台与多源异构数据源的数据交换问题,支撑了汽车产业链大规模企业群的多业务协同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918.
为了减少感应加热对电磁清蜡器腔管的热蚀,提高电磁清蜡器的使用寿命,在分析油井电磁清蜡器感应加热过程的基础上,利用ANSYS的APLD语言建立了电磁清蜡器的电磁热耦合场有限元模型.重点对油井电磁清蜡器处理腔管中的电磁—热耦合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腔管内外壁的温度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电磁感应加热5s,钢管表面温度升高至175.128℃;加热10s钢管表面温度达到了343.286℃,避免了常规电阻式加热钢管明显的温升滞后现象,体现了电磁感应加热的升温速度快的特点,20s后钢管内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钢管总体温度在490~ 569℃的范围内,钢管内壁与钢管表面温差在77.323℃以下.  相似文献   
919.
本文对超精密运动平台宏微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分析对比了两种主从结构的宏微策略,确定了宏动跟随微动的设计方案.针对光刻机宏微模型耦合部分引起的平台运动控制误差,本文引入了线性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补偿,并针对微动台音圈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设计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来实现对干扰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线性状态观测器能够提高宏微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20.
由于车辆行驶状况复杂多样,传统静态工况无法复现各类恶劣路况下后底盘转向节真实应力,因此在利用MotionView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将后转向节利用柔性体进行模拟;在进行虚拟试验场仿真分析的同时采用模态综合法计算结构动应力,得到后转向节最高应力位置及发生时刻.仿真结果与整车道路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仿真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