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80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通过对耐热导线在35kV甘铝线路上的应用分析,说明在原有线路的各种设计原则(杆塔,电压等级,绝缘配合等)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将普通导线更换为新型的耐热导线,利用提高导线的允许温升,从而增大导线的输送容量,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52.
受德国绞线机的预扭装置的启发 ,通过不断地改进、完善 ,获得了一种与国内常用预扭有区别的预扭新技术 ,并且真正解决了单线反弹、松股的问题 ,达到了预扭的目的和效果。该工艺的应用 ,改善了无退扭与有退扭绞线机在绞合中的明显差异 ,使大截面、大跨越 (大长度 )钢芯铝绞线 ,特别是使钢芯高强度铝合金绞线在绞合时不再受有无退扭的绞线设备的限制。此工艺在钢芯高强度铝合金系列绞线、截面为 4 0 0 mm2及以上的钢芯铝绞线生产中的应用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3.
54.
雨凇会在导线表面生产出较长且尖锐的冰柱,从而影响导线的电晕起始特性;国内外研究机构已针对输电线路覆冰以及覆冰对导线电气特性的影响等问题做了大量且深入的研究,但大多忽略了运行导线发生带电覆冰的事实,且未针对带电覆冰后的起晕电压下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研究不同电场带电覆冰形态对起晕电压的影响规律,在人工气候室针对四种绞线进行带电雨凇覆冰后的工频电晕试验,利用紫外光子数和拟合法测量了不同覆冰形态所对应的起晕电压值,并建立有限元电场分布模型以验证试验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覆冰后的导线表面起晕电压会严重下降;不同场强覆冰后的起晕电压也不同;覆冰时间的增加会使起晕电压持续下降,但速度变慢且饱和;直径越粗的导线覆冰后的起晕电压越高;电导率不会改变雨凇覆冰形态,但较高的盐浓度会降低起晕电压值;雨凇冰棱越尖细则对电场的畸变作用越大,相应的起晕电压值也会越低。所得结论可为冰区的架空线路电晕放电特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5.
负直流下绞线电晕起始电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晕放电是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电晕放电产生的能量损耗和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干扰是线路设计和运行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求解绞线负直流电晕起始电压,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绞线表面电场,并利用气体放电理论建立模型.绞线表面电场比同等半径的光滑导线要高,利用绞线模型计算电场更接近于实际导线.电晕起始电压计算模型将初始电子崩能否在阴极表面产生一个自由电子触发二次电子崩的发展作为电晕起始电压的判据.利用电晕起始电压计算模型研究了负直流电晕起始电压与气压的关系,电晕起始电压随气压下降减小,主要原因是有效电离系数增大导致的电离区域的扩大.并研究了电晕起始电压与线路导线结构参数--导线半径、线路对地高度、导线分裂数、分裂间距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原理及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对钢绞线偏斜拉伸试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详细的评定。此评定方法适用于检测实验室的铜绞线偏斜拉仲检验测量领域。  相似文献   
57.
答疑解惑     
有疑有惑,有答有解。您的困惑,我们重视,我们诚邀业内知名专家,围绕您的疑惑,为您清晰的解答。如果您觉得所解答问题深度不够或不能满足您的要求,期待您与我们专家团队进行深入交流及探讨,我们的目的就是帮您解答疑惑,希望通过与您的互动,使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公司提供了实用的双节距束线工艺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9.
裸绞线力学性能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明良  郭文坚 《电力建设》1994,15(8):13-17,54
本文介绍裸绞线(以下简称绞线)力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在综合考虑拉伸、弯曲和扭转效应的前提下,分析了绞线中各线股的受力状态,推导了计算线股轴向力和股间压力的公式,并提出了股间滑移的判别准则,在此基础上,对绞线的整体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根据这些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0.
该文是作者根据生产中碰到的实际情况,对千伏级交联电缆导电线芯的绞向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即绞线最外层绞向采用右向,来解决原工艺绞向(左向)在特定情况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