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03篇
  免费   16538篇
  国内免费   12885篇
电工技术   19655篇
技术理论   14篇
综合类   17099篇
化学工业   17014篇
金属工艺   8500篇
机械仪表   16753篇
建筑科学   17022篇
矿业工程   8510篇
能源动力   5551篇
轻工业   11714篇
水利工程   7568篇
石油天然气   6625篇
武器工业   1922篇
无线电   230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046篇
冶金工业   6574篇
原子能技术   1841篇
自动化技术   37592篇
  2024年   2649篇
  2023年   8560篇
  2022年   7582篇
  2021年   9210篇
  2020年   8545篇
  2019年   9504篇
  2018年   4445篇
  2017年   6456篇
  2016年   6983篇
  2015年   8444篇
  2014年   15059篇
  2013年   11961篇
  2012年   12996篇
  2011年   13146篇
  2010年   11484篇
  2009年   11394篇
  2008年   12373篇
  2007年   10652篇
  2006年   7913篇
  2005年   7070篇
  2004年   5632篇
  2003年   4986篇
  2002年   4112篇
  2001年   3342篇
  2000年   2892篇
  1999年   2234篇
  1998年   1844篇
  1997年   1606篇
  1996年   1430篇
  1995年   1142篇
  1994年   883篇
  1993年   713篇
  1992年   717篇
  1991年   630篇
  1990年   588篇
  1989年   560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刮板输送机中板磨损失效已成为输送机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中板耐磨性,基于蜣螂非光滑单元进行了仿生中板设计,以磨损量为响应值,进行了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根据响应面法试验结果得到的因素显著性影响顺序(从高至低)依次为:径向距离,深径比,直径,节距角。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磨损量与因素的回归预测模型,经试验对比发现,预测模型与真实试验的相对误差为3.2%。在特定工况(煤散料粒度为6~8 mm、载荷为20 N、刮板链速为0.65 m/s及试验时长为6 600 s)下,当深径比为1.41、直径为0.69 mm、节距角为6.55°和径向距离为4.66 mm时,磨损量最小,仿生中板的耐磨性提高了12.6%。分析其耐磨机理发现,与光滑板相比,仿生板的磨粒磨损及黏着磨损较轻。凹坑分布可破坏持续切削中板表面的煤粒运动状态。中板的仿生优化可为今后刮板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3.
针对芦岭煤矿Ⅲ4采区8#、9#和10#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结合现有矿井开拓系统及Ⅲ2、Ⅱ88采区巷道布置情况,按照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原则,提出3种采区巷道布置方案。方案一利用-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新掘Ⅲ4采区上部车场,上山布置于F10断层东侧;方案二利用Ⅱ88采区下部车场及-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布置Ⅲ4采区上部车场;方案三延长-900 m大巷至采区下部车场,从-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中部新掘3条采区上山,并掘Ⅲ4采区石门总回风巷至Ⅱ88采区轨道巷,采区西翼布置区段平巷至井田西边界,东翼区段平巷布置至Ⅲ2采区边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三具有初期投资小,运营费用低,经济效益最大,资源回收率高,巷道施工难度较低,开拓系统较为简单,投产工期最小的特点,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三作为Ⅲ4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4.
《核动力工程》2015,(6):109-114
针对数字化后主控室操纵员执行规程时不同数字化特征下的监视任务的失误率和平均执行时间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电厂实地考察、操纵员访谈,进而设计相关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颜色类监视失误概率为1.71×10~(-3),数字类监视失误概率为1.57×10~(-3),但监视目标物理形态对监视失误率没有显著影响;二类任务越复杂(导航次数越多),平均执行时间越大,导航次数为3次时显著小于1次和2次时的监视失误率;不同监视目标数量下的监视失误率及平均执行时间结果差异显著,监视目标数量越多,监视失误率越大,平均执行时间越长,即监视可靠性越低。  相似文献   
65.
陈军  黄大鸣 《微电子学》2015,45(1):140-144
通过自洽求解泊松和薛定谔方程,计算了GaAs,InAs和InGaAs MOSFET的电容电压(CV)特性,并与Si MOSFET的CV特性以及GaAs MOSFET的CV测量结果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电子有效质量较轻的InGaAs半导体,量子效应非常明显,反型电容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栅介质有效厚度的减小和沟道掺杂浓度的增加,量子效应更加突出,反型电容进一步减小。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受外场驱动的两个二能级系统分别与两个单模量子化光场相互作用模型中纠缠演化及转移问题。该工作主要是对外场驱动的Landau-Zener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旋转波近似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详细分析了二能级系统初始状态、能级间的耦合常数以及驱动外场的参数对子系统间纠缠和转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调节模型中的参数,可以使系统初始纠缠完全转移为光腔场间的纠缠,实现二能级系统与光场间的最大纠缠转移。  相似文献   
67.
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移动通信技术也在逐渐进步。移动通信网络,在移动通信技术中属于核心部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移动通信网络,促使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性日益增强,话务密度不均匀分布特征也越发明显,导致网络基站与用户手机之间出现了信号连接不顺畅现象,直接影响到了用户的通话质量,不利于移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而相关人员应该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优化,不断提高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8.
王传旭  薛豪 《电子学报》2020,48(8):1465-1471
提出一种以"关键人物"为核心,使用门控融合单元(GFU,Gated Fusion Unit)进行特征融合的组群行为识别框架,旨在解决两个问题:①组群行为信息冗余,重点关注关键人物行为特征,忽略无关人员对组群行为的影响;②组群内部交互行为复杂,使用GFU有效融合以关键人物为核心的交互特征,再通过LSTM时序建模成为表征能力更强的组群特征.最终,通过softmax分类器进行组群行为类别分类.该算法在排球数据集上取得了86.7%的平均识别率.  相似文献   
69.
70.
付军豪  刘康  胥云  张明  熊奉奎 《机电工程》2020,37(4):420-424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叶片五轴加工机床转台传动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以五轴加工机床转台的齿轮总体积和总重合度建立了目标函数,在齿轮的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为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了结合PSO算法与GA算法各自优点的GAPSO方法,利用GAPSO算法既有GA算法的强大全局搜索能力又有PSO算法的快速收敛能力的特点,求解了转台齿轮传动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分别使用PSO算法、GA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寻优求解,最后将3种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PSO算法与GA算法,GAPSO算法的优化效果最佳,转台的齿轮传动系统体积减少27.26%,重合度增加8.10%;优化目标实现了转台的轻量化与提高传动平稳性的目的,为转台的齿轮传动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