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2篇
电工技术   338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14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127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简单阐述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特性,描述了在ATP下的电弧模型,并应用ATP搭建模型,仿真分析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特征,最终应用仿真图形充分验证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92.
针对输电线路走廊紧张的现状,结合某电力公司提供的工程数据,利用EMTP软件对长兴至步泾变电站间的35/10kV同杆并架三回输电线路建模,仿真计算了当一回线路停运时,其余两回线路在其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大小,探讨了三相导线排列方式及相邻线路对该感应电压的影响,并对怎样减小该感应电压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3.
采用MOA的输电线路雷电响应分析模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ATP仿真研究了 110kV线路雷击响应的一些杆塔和线路模型 ,指出分段传输线模型是较合理的杆塔模型。仿真结果有助于制定用带串联间隙线路避雷器来降低线路雷击事故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4.
郎格罕氏细胞(Lange Hans cell.LC)是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衍化而来的树突状细胞,主要位于表皮基层上方.有摄取抗原、处理抗原和传递抗原的功能,起着免疫系统外围前哨的作用.LC的功能可受各种理化因子的影响,是否也会受到激光照射的影响?鲜见文献报道.本文探讨低功率CO2激光照射后,表皮LC的数目形态和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95.
雷电流陡度是雷电流产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电磁波弥散现象出发,用电感型阻抗对闪电限流并将其运用在线路防直击雷上,研制一种新型的防直击雷装置一电感型限陡避雷器。通过ATP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限陡避雷器的使用,能有效的降低雷电流陡度,降低塔顶电位。限陡避雷器为电力系统防雷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6.
A biomass recovery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monitor UV disinfection efficacy using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Typically, disinfection monitoring at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WWTFs) involves quantifying fecal and total coliforms or colony forming units, the results of which take a minimum of 24 h to produce. ATP quantification immediately before and after UV treatment, which takes only minutes, shows little reduction and often an increase in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since UV irradiation results in cells that are viable (i.e., still producing ATP) but not culturable. To overcome this, our biomass recovery method incorporates an incubation step to encourage life cycling of microbes. Average log reductions in cellular ATP (cATP) were found to be ?0.28 ± 0.19, ?0.011 ± 0.153, ?0.17 ± 0.32, and 0.065 ± 0.074 using direct ATP measurements on UV-treated samples from WWTFs A, B, C, and D,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using the recovery method were correspondingly 0.17 ± 0.34, 1.8 ± 0.8, 0.20 ± 0.35, and 0.72 ± 0.26. The response of the biomass recovery-ATP method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rect correlation to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reduction observed in heterotrophic plate count (HPC) and Colilert® methods using both pure Escherichia coli culture and secondary municipal wastewater effluent.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一种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非线性元件算法.目前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是EMTP(电磁暂态程序)和EMTDC(直流电磁暂态程序)技术,但是此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此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并对非线性元件二极管进行算例证明.新算法为所有非线性元件提供了一种真非线性元件算法,解决了补偿法求解过程中遇到的假非线性元件精度低和拓扑约束的问题,即可求解任意拓扑结构的非线性网络.  相似文献   
98.
传统故障分析方法中常采用忽略相移影响的漏抗模型作为变压器模型,当需要考虑变压器相移影响时,再利用相移公式分别对正、负序分量进行修正。为了明确这种在变压器模型之外考虑相移作用的方法对故障分析结果的影响,分别建立了传统的变压器模型与由3台单相饱和变压器按照实际连接组别连成1台三相变压器的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仿真模型,在线路发生各种不对称短路故障的情况下,考虑相移作用,计算了上述2种不同模型下的变压器两侧的电气量,以ATP仿真模型为参照进行了定量的误差分析,对传统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
在分析超高压电网中发生各种故障类型模分量的特征基础上,通过提取信号暂态数据窗能量谱,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梯度提取暂态电流故障特征进而识别故障类型的新方案.通过一个典型500 kV双端系统进行的大量ATP仿真计算表明,在不同位置、过渡电阻、故障初始角的情况下发生各种故障均能正确、快速地识别故障相,与传统算法相比计算量较少,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故障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00.
The ATP bioluminescence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leanliness of milking equipment surfaces (teat cup rubbers, teat dip containers, milk receivers, and pipeline joints) in dairy farms in Galicia (northwest Spain) with parlour, pipeline tie-stall or bucket tie-stall milking systems. The cleanest surfaces were teat cup rubbers. The use of non-chlorinated water for cleaning, and of pipeline or bucket tie-stall milking systems,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 ATP bioluminescence values. However, ATP bioluminescence values only explained 12% of the variability in bulk-tank bacterial count; this is attributable to the importance of other factors (notably the correct functioning of the tank cooling system) for maintenance of low bacterial cou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