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04篇
  免费   14646篇
  国内免费   9456篇
电工技术   39024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5885篇
化学工业   13427篇
金属工艺   6492篇
机械仪表   18902篇
建筑科学   18564篇
矿业工程   8128篇
能源动力   6061篇
轻工业   14306篇
水利工程   7880篇
石油天然气   6598篇
武器工业   1869篇
无线电   424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589篇
冶金工业   5530篇
原子能技术   1313篇
自动化技术   38804篇
  2024年   2411篇
  2023年   7979篇
  2022年   6692篇
  2021年   8353篇
  2020年   7569篇
  2019年   8454篇
  2018年   3759篇
  2017年   5941篇
  2016年   6588篇
  2015年   8350篇
  2014年   16692篇
  2013年   13077篇
  2012年   15327篇
  2011年   14932篇
  2010年   13056篇
  2009年   14155篇
  2008年   15501篇
  2007年   12895篇
  2006年   10307篇
  2005年   10056篇
  2004年   8683篇
  2003年   7971篇
  2002年   6072篇
  2001年   5092篇
  2000年   4695篇
  1999年   3466篇
  1998年   3105篇
  1997年   2689篇
  1996年   2579篇
  1995年   2175篇
  1994年   1883篇
  1993年   1438篇
  1992年   1481篇
  1991年   1453篇
  1990年   1264篇
  1989年   1314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周斌 《采矿技术》2021,21(5):90-93
某露天采坑S坑北侧边坡分布有第四系含水层,与雅玛河及周边地下水形成水力联系并向矿坑充水,矿坑内回填酸性废石产生的酸性废水进入含水层而导致地下水污染。因此,在S坑封堵方案黏土墙厚度为21m的基础上,对S坑含水层封堵方案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透水层现场详勘,建立模型分析水流情况和渗流量,并对拟采用封堵材料黏土进行试验,利用渗透理论进行计算,最终优化封堵水平厚度为8 m,垂直厚度为6.5m,大大降低了初始封堵方案中的黏土墙厚度,减少了黏土的使用量和工程建设费用,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平台上各氮气用户的连接方式进行优化来降低氮气的消耗量,降低平台氮气系统的造氮能力,以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53.
54.
泸州市纳溪区玉水水库规划灌区为中型规模,为满足灌区内高程300m以下耕园地自流灌溉的要求,在工程设计中设置了灌溉运行控制水位。从玉水水库的项目建设条件、规划设计过程出发,基于水库优化调度思想,探讨灌溉运行控制水位的概念、运用原理及过程,并通过设计方案的综合比选,论证玉水水库设置灌溉运行控制水位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5.
刘少龙  李仑升  曹琳 《电子测试》2020,(8):26-27,51
本文利用TI公司TMS320F28335芯片高效的浮点运算能力,结合片上丰富的外设,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智能电源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周期性地对各片上外设进行自检维护,完成多路负载通道控制、电压、电流的实时监控,并对故障进行指示、处理和上报,同时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更新状态信息。经过验证,该控制单元工作稳定,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57.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得5G的发展与应用迈上了新的台阶,我国也成为了全世界第五个可以使用商用5G牌照的国家。基于此,本文对网络建设过程中5G时代通信电源系统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进而从通信电源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运行要求出发,针对5G网络的架构及其面临的挑战加以探究,并从DC机房电源以及无线侧电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8.
59.
刮板输送机中板磨损失效已成为输送机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中板耐磨性,基于蜣螂非光滑单元进行了仿生中板设计,以磨损量为响应值,进行了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根据响应面法试验结果得到的因素显著性影响顺序(从高至低)依次为:径向距离,深径比,直径,节距角。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磨损量与因素的回归预测模型,经试验对比发现,预测模型与真实试验的相对误差为3.2%。在特定工况(煤散料粒度为6~8 mm、载荷为20 N、刮板链速为0.65 m/s及试验时长为6 600 s)下,当深径比为1.41、直径为0.69 mm、节距角为6.55°和径向距离为4.66 mm时,磨损量最小,仿生中板的耐磨性提高了12.6%。分析其耐磨机理发现,与光滑板相比,仿生板的磨粒磨损及黏着磨损较轻。凹坑分布可破坏持续切削中板表面的煤粒运动状态。中板的仿生优化可为今后刮板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介绍了HFCC高频广播协调软件的研发背景、结构设计,重点阐述了软件各个模块的实现。最后说明了软件的应用情况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