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9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电工技术   1245篇
综合类   173篇
化学工业   132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99篇
建筑科学   186篇
矿业工程   54篇
能源动力   111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72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篇
冶金工业   79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2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详细介绍了SMS公司设计并成功用于铝带冷轧机的边部吹扫装置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简要介绍了标定和调试步骤。对解决带材边表面带油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2.
Testing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supposed to guarantee that vehicles are shipped without any flaw. Respective processes are complex, due to the variety of component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in modern vehicles. To achieve error-free processes, their formal analysis is required. Specifying and maintaining properties the processes must satisfy in a user-friendly way is a core requirement on any verification system. We have observed that there are few property templates that testing processes must adhere to, and we describe these templates. They depend on the context of the processes, e.g., the components of the vehicle or testing stations. We have developed a framework that instantiates the templates of properties at verification time and then verifies the process against these instances. To allow an automatic verification we develop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issioning process to a Petri net. Using a novel approach, we are able to report the found violations to the user in a user-friendly way. Our empirical evaluation with the industrial partner has shown that our framework does detect property violations in processes. From expert interviews we conclude that our framework is user-friendly and well suited to operate in a re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3.
煤矿采动区地面井逐级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千庭  孙海涛 《煤炭学报》2014,39(9):1907-1913
为进一步优化煤矿采动区地面井设计方法,对地面井的类型及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将煤矿采动区地面井抽采技术细分为邻近层采动发展区地面井抽采、本煤层采动发展区地面井抽采和采动稳定区地面井抽采3种类型;确定了抽采资源评估、布井位置优选、井型结构优化、高危位置防护、地面安全抽采等5项核心技术,提出了不同类型采动区地面井的逐级优化设计方法。将系统化的技术方法应用在了山西晋煤集团成庄煤矿5310工作面采动区CD-01井的优化设计和抽采工程中,获得了连续抽采、抽采体积分数50%以上的良好抽采效果,证明了逐级优化设计方法及技术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4.
描述了某新建工厂涂装车间烘干炉炉温测定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5.
为提高新能源微电网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和Petri-net技术的协调控制策略。微电网是一个典型的混合系统,包括多种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它们具有不同行为特征和多种运行模态。考虑到这些分布式单元模态运行和逻辑切换的复杂性,构建了Multi-Agent系统(MAS),通过多Agent的交互作用来实现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由于Petri-net模型是表述多模态运行系统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所以采用petr-net模型来描述各分布式单元的模态切换行为并以此设计其单元Agent模态切换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基于Multi-Agent系统框架在上层中心Agent中构建各分布式能源单元之间的模态协调切换控制策略,来实现整个微电网运行模态的有效切换。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建立风储海水淡化孤立微电网对于海岛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淡水资源的供给都具有重要意义。搭建基于PXI和PC的实时仿真平台,对风储海水淡化孤立微电网运行与控制进行了实时仿真试验研究。介绍了实时仿真平台的搭建、各部分数字仿真模型的建立并详细阐述了孤立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案。该协调控制方案利用海水淡化负荷的可控性,协调控制超级电容、锂电池储能,维持孤立微电网的功率平衡与稳定。最后,通过实时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由于包含微源的多样性及运行模式的多样性,微网的二次频率控制面临着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挑战。文中提出了在多代理(Agent)分层混合控制模型中嵌入一种基于Q学习的智能算法。首先,动态预测出微网系统实时二次调频功率缺额值。其次,同时考虑微网运行经济性和环境效益,并采用模糊化方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二次调度功率的分配。最后,在C++Builder环境下搭建了包括不同微源的本地层Agent和具有不同控制功能的中央层Agent的微网混合能量管理仿真平台,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基于Q学习的微网二次频率自适应控制器可以自适应微网系统结构及其参数的动态变化,实现微网二次调频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98.
大规模风电高压脱网分析及协调预防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扰系统在故障切除后恢复过程中出现高电压引起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的事故近年来频发,因此基于近年来已发生的大规模风电机群脱网事故,从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期间动态无功控制策略和风电场附加无功补偿装置控制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受扰后电网发生高电压现象的主要原因,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机组动态无功控制策略对机端电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避免风电机组高电压脱网的协调预防控制策略,即风电机组在满足高电压穿越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电压变化参与系统无功调节,风电场附加无功补偿装置根据并网点电压以及场内机组脱网情况实现快速调节和退出。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协调预防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湛江电力有限公司4号汽轮机通流改造后首次大修时发现高中压转子弯曲,最大弯曲度为0.10 mm,弯曲点位于高中压缸中间汽封靠中压缸侧,轴向距离转子中低压联轴器3 660 mm。在对汽轮机缸体、转子轴径、动静叶片、围带、转子轴承和汽封等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对通流改造后首次启动至首次揭缸大修停运期间的16次启、停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分析认为:转子弯曲是在运行中造成的,而快冷投运、轴封温度突变并未对转子弯曲造成影响,应该是异物碰磨导致的。返厂更换螺栓、修复隔板静叶片和清理异物后,机组重新启动,转子轴承振幅达标,机组各项运行参数稳定。同时,提出优化轴封供气,严格执行机组启、停过程操作等措施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0.
考虑电压暂降指标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压暂降给敏感负荷带来严重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紧急电压控制方法。通过STATCOM动态无功补偿和紧急切负荷控制策略协调补偿故障电压,改善电压暂降发生概率。首先,基于蒙特卡洛方法搭建故障模型,并计算电压暂降发生概率。接着,构建年总支出费用函数,优化求解费用最小所对应的STATCOM最优容量。进一步地,针对不同故障给节点造成不同的电压暂降深度,引进紧急切负荷控制。综合运用STATCOM补偿和切负荷控制手段,优先进行STATCOM补偿,但当STATCOM补偿容量达到上限时,进行紧急切负荷控制,最大限度抑制并降低电压暂降发生概率。最后,以广东东莞片区为例进行分析,仿真验证所提出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