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68篇
  免费   4677篇
  国内免费   2355篇
电工技术   2252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2289篇
化学工业   6982篇
金属工艺   1946篇
机械仪表   1382篇
建筑科学   2178篇
矿业工程   1955篇
能源动力   3533篇
轻工业   1238篇
水利工程   676篇
石油天然气   1165篇
武器工业   195篇
无线电   29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94篇
冶金工业   3551篇
原子能技术   625篇
自动化技术   4416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1209篇
  2021年   1430篇
  2020年   1549篇
  2019年   1398篇
  2018年   1285篇
  2017年   1424篇
  2016年   1485篇
  2015年   1412篇
  2014年   2337篇
  2013年   2313篇
  2012年   2711篇
  2011年   3045篇
  2010年   2250篇
  2009年   2268篇
  2008年   1988篇
  2007年   2088篇
  2006年   1792篇
  2005年   1387篇
  2004年   1144篇
  2003年   937篇
  2002年   843篇
  2001年   673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522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29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简要介绍了林达均温型甲醇塔在内蒙天野20万t/a甲醇装置开车及初步运行情况。运行情况验证了该反应器的先进性,其催化剂床层测温点多、温度分布均匀、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42.
碳纳米管膜的场致发射电流密度仅由它表面的宏观电场决定,无论其表面形状是平的还是半球状的。对于理想的平行板电极系统,其表面电场强度均匀(UId),发射电流密度、总电流与发射面积成正比:对于半球一平面电极系统半球形的阴极存在一个宏观场增强因子ks,一个与两极距离和球半径之比(d/r)相关的函数,其表面的平均场强为ks U/d。对于d/r=0,ks=1,d≥r的情况,ks接近于常数。对于10〈d/r〈100的情况,存在一个经验的表达式:ks=1+0.15d/s=0.005(d/r)^2。在引入ks后,不同作者给出的平面电极系统和半球一平面电极系统碳纳米管膜的场致发射电流I与宏观表面电场强度E的关系都可以近似用-经验公式描述:I=a(E-Eo)^b,a,b为常数。该经验公式可为稳定生产的CNT膜片应用产品设计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43.
基于粗糙集信息观的决策表属性约简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粗糙集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处理不精确、不确定、含糊信息的数学理论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相容和不相容决策表的属性约简和核属性计算。利用反例指出目前基于粗糙集信息观[2、6]的决策表属性约简和核属性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对决策表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文献[2、6]方法的不足原因是:它们没有考虑U/ind(C)中等价类的相客性。给出了基于U/ind(C)中等价类相客性的属性约简定义和核属性定义,并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信息观的决策表属性约简和核属性计算方法。讨论了该方法同文献[2、6]方法的区别。最后用相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半导体芯片的检测是芯片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芯片在检测过程中,由于圆形硅片的结构特点而造成的漏测又是困扰芯片生产企业不可小视的实际问题。本文介绍了利用双探边器解决由于硅圆片结构所造成的漏测的有效办法及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5.
文中详细地阐述了取河水、井水、水库水、跨流城引(排)水等不同情况进行还原的具体方法步骤。并对水量还原成果提出合理性检查措施。  相似文献   
46.
论文提出了一种混沌通信系统的噪音衰减算法,该算法利用混沌同步现象在接收端获得正确的噪音估计值,从而从接收信号中滤除噪音恢复出正确的信号。通过数值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7.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48.
X-ray computed microtomography (XMT)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why gels reduce relative permeability to water more than that to oil in strongly water-wet Berea sandstone. XMT allows saturation differences to be monitored for individual pores during various stages of oil, water, and gelant flooding. The method also characterizes distributions of pore size, aspect ratio, and coordination number for the porous media. We studied a Cr(III) acetate–HPAM gel that reduced permeability to water (at Sor) by a factor 80–90 times more than that to oil (at Swr). In Berea, the gel caused disproportionate permeability reduction by trapping substantial volumes of oil that remained immobile during water flooding (i.e., 43.5% Sor before gel placement versus 78.7% Sor after gel placement). With this high trapped oil saturation, water was forced to flow through narrow films, through the smallest pores, and through the gel itself. In contrast, during oil flooding, oil pathways remained relatively free from constriction by the gel.  相似文献   
49.
孟庆松 《信息技术》2006,30(6):49-52
对复杂高阶系统进行模型简化,为研究与设计系统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对系统模型的降阶是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高阶复杂系统的分析、设计、仿真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针对目前比较成熟的基于系统矩阵的有序实Schur分解方法,提出了采用时矩输出拟合来改善降阶系统输出响应逼近程度的改进方法,从而使简化模型具有输出误差更小、计算简便等优点,通过给出的实例仿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0.
Furthering G. W. Allport's (1954) contentions for optimal contact, the authors introduce a new construct: the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contact. They propose that perceived importance is the best proximal predictor of contact's reduction of prejudice. If individuals have opportunities for contact at work or in the neighborhood, their chances to have intergroup acquaintances and friends increase. Intergroup contact among acquaintances and friends can be perceived as more or less important, which in turn determines intergroup evaluations. A 1st study shows that the new measure of perceived importance is indeed distinct from established quantity and quality indicators. The results are cross-validated in a 2nd study that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meaning of importance. In 3rd and 4th studies,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es and a meta-analysis support the hypothese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