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3篇
  免费   1417篇
  国内免费   641篇
电工技术   827篇
综合类   969篇
化学工业   5570篇
金属工艺   220篇
机械仪表   276篇
建筑科学   1043篇
矿业工程   814篇
能源动力   1650篇
轻工业   254篇
水利工程   1238篇
石油天然气   1408篇
武器工业   22篇
无线电   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8篇
冶金工业   524篇
原子能技术   119篇
自动化技术   2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912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937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783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824篇
  2005年   740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530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依托伊朗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工程 ,针对地铁单洞单线采用的轨道施工轨排法存在的不足 ,根据单洞双线隧道的特点 ,提出了利用组装好的轨排直接铺设在隧道结构底板上作为轨道平板车临时轨道的施工新方法  相似文献   
22.
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着重介绍了荷兰NSM公司的流化床造粒技术和法国K-T公司的流化床转鼓造粒(FDG)技术。  相似文献   
23.
内循环好氧三相流化床处理造纸中段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采用内循环好氧三相流化床处造纸中段废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获得了稳定的出水。CDO去除经保持在65%以上,系统对进水污染负荷的变化具有较大的承受能力。出水Cl^-的浓度有所增加,说明驯化后的微生物可能对有抽氯化物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水气比在1/120至1/140之间可获得最好的COD去除效果。后进行絮凝处理后,出水COD降为60-80mg/L,BODo 50-60/L,色度为100-150CU,挥发性酚的质量浓度小于0.0265mg/L。  相似文献   
24.
2002年AAPG年会于3月10-13日在美国休斯顿隆重召开。根据会议论文,介绍了国外天然气勘探与研究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其中包括:生物气、海域及深水区有利含气区带、际上新老气区带等常规天然气,以及煤层气、深盆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天然气的最新勘探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煤层物性测井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葛祥  李涛 《测井技术》2003,27(2):129-131
依据煤岩的赋存方式和结构特点,利用电阻率和井径测井资料在不同煤质结构的煤层所表现的差异性,建立了2个指标(即深侧向电阻率与微球电阻率之间的比值,井径与钻头之间的比值)对煤质结构进行了准确的识别。用多元回归的概率模型建立了煤岩镜质反射率的测井计算模式,其结果与已有的煤心分析数据对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煤层的重要物性参数煤阶、煤质结构进行了测井评价。  相似文献   
26.
As a result of shrinking fossil fuels, biomass as a regenerative energy source gains importance. To realize biomass projects it is essential to investigate in convenient thermal procedures. On this evidence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diverse 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diverse biomasses are indispensable. Form and kind of the biomass as well as the type of the gasification plant cause different compositions of the product gas. The gasifiers show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ncerning the biomass and the produced gas quality, depending on reactor type, kind of heat supply, gasification medium, and the pressure ratio in the reactor. As the ideal gasifier for different biomass is presently not available, it will be shown, which biomass is suitable for fixed bed or fluidized bed gasifiers.  相似文献   
27.
以特定污泥挂膜的自制厌氧生物滤床系统具有良好的去铬(VI)能力。恒流泵最佳流量为47mL/min,外加碳源使废水COD约140mg/L,铬(VI)的浓度由60mg/L左右降到0.5mg/L以下(一级排放标准),需要4h,而对照组(未加碳源)需要14h。铬(VI)浓度由64.66mg/L提高到75.53mg/L时,对系统负面影响甚微,提高到95.47mg/L时,系统出水达标所需时间延长到7.5h。添加微量金属离子与未添加微量金属离子的情况相比,处理效率提高21.26%。分析试验表明:铬(VI)的去除途径可能是由生物还原作用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形成氢氧化铬沉积于微生物表面。  相似文献   
28.
对丁坝局部冲刷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坝头绕流挤压流动模式,建立非均匀河床上的丁坝局部冲深公式.  相似文献   
29.
固定化微生物脱除工业酸性废气中H_2S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H 2软性填料作为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载体 ,构成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在一定操作条件下 ,考察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对Fe2 +的氧化速率 ,最大可达 7.6 7g/ (L·h)。并对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运行中在载体表面形成的络合物进行了研究 ,X射线衍射证明此络合物为黄钾铁矾 [KFe3(SO4 ) 2 (OH) 6]。  相似文献   
30.
This is the first time an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riser exit geometry on pressure drop and solid behaviour inside the Interna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ICFB) riser, using different riser exit geometries at several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Radioactive Particle-Tracking (RPT) technique was used for solid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s and solid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at the exit zon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Geldart B particles, in the gas superficial velocity range of 4 to 10 m/s. Axial solid hold-up, solid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in the exit zone, and the reflux ratio factor km, (defined earlier by [E.H. Van der Meer, R.B. Thorpe, J.F. Davidson, Flow patterns in the square cross-section riser of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and the effect of riser exit design, Chem. Eng. Sc. 55 (19) (2000) 4079-4099]), were the main criteria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gas-solid separator devices implemented at the ICFB riser exit.Solid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results and axial solid hold-up profiles provided clear evidence that the separator device at the riser exit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hydrodynamic structure of the ICFB riser. The V-shaped riser exit geometry was found to be the optimum of all the configurations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