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69篇
  免费   3856篇
  国内免费   2100篇
电工技术   1991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2741篇
化学工业   5789篇
金属工艺   1397篇
机械仪表   1239篇
建筑科学   1831篇
矿业工程   1156篇
能源动力   2277篇
轻工业   1020篇
水利工程   687篇
石油天然气   967篇
武器工业   193篇
无线电   23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48篇
冶金工业   2732篇
原子能技术   244篇
自动化技术   617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689篇
  2022年   937篇
  2021年   1119篇
  2020年   1280篇
  2019年   1172篇
  2018年   1083篇
  2017年   1253篇
  2016年   1325篇
  2015年   1257篇
  2014年   1976篇
  2013年   2058篇
  2012年   2344篇
  2011年   2595篇
  2010年   1934篇
  2009年   1953篇
  2008年   1816篇
  2007年   1910篇
  2006年   1562篇
  2005年   1193篇
  2004年   976篇
  2003年   928篇
  2002年   771篇
  2001年   638篇
  2000年   588篇
  1999年   487篇
  1998年   418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15篇
  1963年   8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n adaptive numerical dissipation control in a class of high order filter methods for compressible MHD equations is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filter schemes consist of a divergence-free preserving high order spatial base scheme with a filter approach which can be divergence-free preserving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filter operator being used, the method of applying the filter step, and the type of flow problem to be considered. Some of these filter variants provide a natural and efficient way for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divergence of the magnetic field (∇·B) numerical error in the sense that commonly used divergence cleaning is not required. Numerical experiments presented emphas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 numerical error. Many levels of grid refinement and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 filter methods with several commonly used compressible MHD shock-capturing schemes will be illustratedA condensed version appears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Scientific Computing, March 10-14, 2003, Hanoi, Vietnam. This is a revised version of a longer internal report, Feb. 19, 2004. The longer internal report was published as a RIACS Technical Report TR03.10, July 2003,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相似文献   
42.
在取得土料场土料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情况下,遵循碾压试验基本原理、方法及参数组合,进行了现场碾压试验,通过试验成果的分析,得出了大坝碾压试验结论,为大坝土方填筑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3.
以草酸乙醇溶液为沉淀剂,采用不同的沉淀次序(并流、反加和正加)制备了CuO-ZnO-Al2O3/HZSM-5复合型催化剂,对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活性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3种复合催化剂的还原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在沉淀过程中,反加法和正加法均形成类胶体沉淀,相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也较大。IR研究发现,催化剂在1101cm-1处表现Cu/Zn/Al氧化物与HZSM-5分子筛之间相互作用的IR吸收峰强度与其催化活性间存在对应关系。XRD结果表明,并流法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中有铜锌同形取代现象,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44.
简要介绍了林达均温型甲醇塔在内蒙天野20万t/a甲醇装置开车及初步运行情况。运行情况验证了该反应器的先进性,其催化剂床层测温点多、温度分布均匀、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45.
基于粗糙集信息观的决策表属性约简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粗糙集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处理不精确、不确定、含糊信息的数学理论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相容和不相容决策表的属性约简和核属性计算。利用反例指出目前基于粗糙集信息观[2、6]的决策表属性约简和核属性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对决策表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文献[2、6]方法的不足原因是:它们没有考虑U/ind(C)中等价类的相客性。给出了基于U/ind(C)中等价类相客性的属性约简定义和核属性定义,并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信息观的决策表属性约简和核属性计算方法。讨论了该方法同文献[2、6]方法的区别。最后用相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半导体芯片的检测是芯片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芯片在检测过程中,由于圆形硅片的结构特点而造成的漏测又是困扰芯片生产企业不可小视的实际问题。本文介绍了利用双探边器解决由于硅圆片结构所造成的漏测的有效办法及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7.
文中详细地阐述了取河水、井水、水库水、跨流城引(排)水等不同情况进行还原的具体方法步骤。并对水量还原成果提出合理性检查措施。  相似文献   
48.
在光学系统中特别是反射系统中经常通过加无光焦度校正板来减少或消除其他元件所产生的像差。讨论了双贴合无光焦度校正板放在主镜前的双反射球面系统,根据像差理论分析了消像差的条件,研究了系统中各种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高级残余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主镜的相对孔径越大,系统的残余像差增加;正透镜在前的校正板结构优于负透镜在前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校正板单透镜的光焦度,可使系统的高级残余像差最小。  相似文献   
49.
论文提出了一种混沌通信系统的噪音衰减算法,该算法利用混沌同步现象在接收端获得正确的噪音估计值,从而从接收信号中滤除噪音恢复出正确的信号。通过数值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