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38篇
  免费   13290篇
  国内免费   5288篇
电工技术   51724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8374篇
化学工业   4108篇
金属工艺   2545篇
机械仪表   4395篇
建筑科学   3860篇
矿业工程   2334篇
能源动力   8700篇
轻工业   1851篇
水利工程   3126篇
石油天然气   1618篇
武器工业   670篇
无线电   142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33篇
冶金工业   2308篇
原子能技术   2498篇
自动化技术   8830篇
  2024年   340篇
  2023年   1403篇
  2022年   2735篇
  2021年   3260篇
  2020年   3606篇
  2019年   2949篇
  2018年   2634篇
  2017年   3790篇
  2016年   4060篇
  2015年   4560篇
  2014年   7685篇
  2013年   6491篇
  2012年   8572篇
  2011年   9337篇
  2010年   6871篇
  2009年   6886篇
  2008年   6689篇
  2007年   7878篇
  2006年   6966篇
  2005年   5641篇
  2004年   4603篇
  2003年   3731篇
  2002年   2948篇
  2001年   2530篇
  2000年   2110篇
  1999年   1532篇
  1998年   1022篇
  1997年   845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620篇
  1994年   562篇
  1993年   348篇
  1992年   298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8篇
  1959年   2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谭中奇  龙兴武 《应用激光》2006,26(6):452-454
基于无源腔的Q值定义,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对连续波腔衰荡技术测量原理进行了推导,并基于多光束干涉理论,就入射光关断时间对腔出射光强信号衰荡线形及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分析表明:入射光的关断时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腔出射光功率信号的衰减线形,如果要消除入射光关断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入射光关断必须小于腔衰荡时间的1%。根据理论分析要求建立了一套测量系统,并对腔损耗约为50ppm的低损无源腔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结果的分析显示,该测量系统测量误差约为0.15ppm。  相似文献   
82.
王雨时 《火工品》2003,(2):16-18
从引信系统总体的角度研究了爆炸元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分析了影响爆炸元件针刺感度、威力、作用时间的因素。提出小型针刺起爆元件应采用美国M55雷管结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针刺感度宜高,应选用太安作雷管猛炸药装药;考虑引信隔爆要求时,应选用无气体延期药。同时提出减少性能散布应是引信爆炸元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平面结构的V波段变频器,该变频器采用平衡变频结构,变频电路主体为平面结构,同时采用了E面探针结构的波导微带转换作为射频信号输出,文中给出了该上变频器的电路软件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以及E面探针波导微带转换的仿真和测试结果,最后给出了该上变频器的实物结构。  相似文献   
84.
新型的芯片间互连用CMOS/BiCMOS驱动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改善不同类型 IC芯片之间的电平匹配和驱动能力出发 ,设计了几例芯片间接口 (互连 )用 CMOS/Bi CMOS驱动电路 ,并提出了采用 0 .5 μm Bi CMOS工艺 ,制备所设计驱动器的技术要点和元器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驱动器既具有双极型电路快速、大电流驱动能力的特点 ,又具备 CMOS电路低压、低功耗的长处 ,因而它们特别适用于低电源电压、低功耗高速数字通信电路和信息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85.
游梁式抽油机间歇供电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游梁抽油机电动机效率低和井场窃电问题,研制了具有节电和防井场窃电功能的游梁抽油机调压+间歇供电装置。该装置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实现在电动机做功期调压供电,在电动机发电期不供电。分析了间歇供电对电动机、抽油机和电网的影响;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该装置的节电效果及现场应用情况。该装置节电效果显著,能防止井场窃电,可用于对游梁抽油机电动机的长期驱动。  相似文献   
86.
在蒸发油气吸收回收技术小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常温常压吸收法油气回收中试装置,并利用已开发的吸收剂AbsFOV-97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料气、吸收剂AbsFOV-97、汽油的体积流量比为10.0:1.0:0.5、真空泵解吸压力小于13.3kPa时,系统回收率高达97%以上,高于设计指标,且回收汽油的质量满足使用要求。统计数据表明,油气回收系统进料气、尾气中平均油气摩尔质量分别为65.51、48.97g/mol,该值可为油品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通过分析数字集成芯片多输出中电源电压瞬间下降的原因,对常规驱动电路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单输出电路的峰值电流降为原来的2/3,再通过优化版图的电源布线,能有效防止电源电压下降,使芯片正常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88.
动力环境网络监控精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动力环境运行质量分析管理,包括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专题分析管理,以动力环境网络监控细致八微、言之有据的月度分析管理实例展现了其精细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在通信供电系统中,与直流供电系统相比,从设计、设备技术,到运行维护管理,交流供电系统都有所滞后。借鉴直流供电系统经验,通过应用N X并联逆变器模块热插拔技术,实行分散式供电,进而改变传统的以UPS为核心的集中供电模式,则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交流供电系统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90.
Mehta  Vipin  El Zarki  Magda 《Wireless Networks》2004,10(4):401-412
Communicating with sensors has long been limited either to wired connections or to proprietar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Using a ubiquitous and inexpens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create Sensor Area Networks (SANs) will accelerate the extensive deployment of sensor technology. Bluetooth, an emerging, worldwide standard for inexpensive, lo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a viable choice for SANs because of its inherent support for some of the important requirements – low power, small form factor, low cost and 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range. In this paper we outline an approach, centered on the Bluetooth technology, to support a sensor network composed of fixed wireless sensors for health monitoring of highways, bridges and other civil infrastructures. We present a topology formation scheme that not on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traffic generated by different sensors but also the associated link strengths, buffer capacities and energy availability. The algorithm makes no particular assumptions as to the placement of nodes, and not all nodes need to be in radio proximity of each other. The output is a tree shaped scatternet rooted at the sensor hub (data logger) that is balanced in terms of traffic carried on each of the links. We also analyze the scheduling, routing and healing aspects of the resulting sensor-net top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