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湿帘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气降温技术,特点是制冷量大,耗电省、运行可靠、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目前,已大量应用于温室、畜禽舍、纺织车间等相对密封的场所。由于其制冷方式属于加湿降温,处理后的空气湿度大,并不太适合人居环境要求。本文作者首次提出,将湿帘制冷技术应用于风冷热泵空调机组,让冷却冷凝器的空气先经过湿帘加湿预冷,然后再进冷凝器,相当于为风冷机组制造了一个低温环境,可以有效降低风冷热泵机组的冷凝温度,不但降低了压缩机功率,提高机组制冷量,而且改善了机组特别是压缩机的工作环境,对延长机组寿命也有极大好处。  相似文献   
62.
国内外学者提出过许多关于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站蒸发气(boil-off gas,BOG)再冷凝工艺的优化方案。其中,采用预冷法对再冷凝工艺进行优化的方案由于前期投入较少且优化效果明显,更具有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的预冷法优化方案还存在着优化原则不清晰和考虑工况不全面等问题。本文介绍了LNG接收站现有BOG再冷凝工艺流程与经预冷法优化后的再冷凝工艺流程,分析得到了预冷法优化的理论原理。针对接收站两种典型工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原则。以江苏如东LNG接收站现有再冷凝工艺流程为计算实例,运用HYSYS软件对优化前后的再冷凝工艺进行模型建立与流程模拟,应用所建模型对优化前后的再冷凝工艺总功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改进后的再冷凝工艺预冷法优化方案可以有效地根据相应的优化原则对两种典型工况进行优化。通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江苏如东LNG接收站可知,在两种典型工况下,优化后的BOG再冷凝工艺较原工艺分别节约系统总功耗9.8%和21.5%。  相似文献   
63.
陈建业  丁月  吴钊  禹云星  邵双全 《化工学报》2021,72(Z1):461-466
加氢站对车载高压气瓶充注之前,需先对高压氢进行预冷,以防加氢过程的气体升温带来的车载气瓶的结构性损伤。提出了一种基于涡流管预冷的新型加氢流程,该流程采用涡流管取代了传统的预冷装置。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加氢流程中的关键部件涡流管开展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高压加氢流程工况下的涡流管同样具有能量分离效应。且随着加氢过程的进行,涡流管出口背压提高,能量分离效应减弱,即冷端降温减缓。该过程恰好与气瓶充气增压过程升温减缓相吻合。数值计算结果初步证明了该流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荔枝果实通风预冷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洁利  杨洲  马征  赵春娥 《食品科学》2007,28(7):504-507
利用通风预冷试验台,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通风预冷过程中荔枝果实的温变特性,研究了冷风温度、通风速度及果实在包装箱中的位置对预冷速度的影响,明确了荔枝果实通风预冷的合理风速,为开发强制通风预冷设备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对不同包装和延时预冷的“八月脆”桃在- 0.5~0℃低温条件下贮藏15d,随后回温3d,通过测定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颜色、失重率和腐烂率等品质指标,以探求桃果实满足冷链贮运和货价期要求的最佳预冷和包装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包装纸+ 纸箱(X1)和网套+ 礼品盒(X2)的果实在冷藏15d 后均能保持较高的硬度,SSC 变化不明显,X1 果实腐烂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未包装(X3)果实失重率最高。在回温3d 后,X2 果实的硬度(11.45N)和SSC(9.99%)显著高于X1,腐烂率和失重率最低,果实表面着色充分,果肉未出现褐变;采后6h 入库预冷的果实在冷藏15d 和回温3d 后的硬度均显著高于采后12h 和18h 入库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果实表面色泽呈微红色,果心处无褐变。综合评定采后6h 入库预冷和采用网套+ 礼品盒包装果实的贮运性和货架期的商品率较高。  相似文献   
66.
通过分析草莓在商用保鲜运输期间的温度分布,研究了量化环境和产品温度之间的关系,并评估预冷却持续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预冷通道内部的半冷却时间(HCT)约为外部的2倍,通道外部的HCT与内部的HCT密切相关。通过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预冷却结束时的温度差异高达7℃,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应延长预冷时间以提高冷却温度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67.
真空预冷处理对鲜切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鲜切果蔬的货架期,选取浆果类——猕猴桃为研究对象,研究真空预冷处理对鲜切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真空预冷能够很好地起到保鲜鲜切猕猴桃的作用;其中预冷终温为2℃的鲜切猕猴桃在贮藏末期(6 d)的综合品质优于其它处理,其失重率为11.08%;果肉、果心硬度下降率分别为45.19%和33.98%;VC含量和色差ΔEab值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8.
实施蔬菜产地预冷,完善低温冷藏链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王强  刘晓东 《制冷》2001,20(1):40-44
本文讨论了蔬菜产地预冷的必要性,具体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预冷方法及其预冷效果,并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此外,还就预冷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9.
大型低温储罐压力接近常压,环境变化极易引起储罐压力的变化,造成安全隐患。储罐装置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采用独立的DCS和紧急停车系统(ESD);精度伺服液位计和音叉式液位开关用于储罐液位的测量、控制和联锁;采用流量平衡法检测丙烯输送管线的泄漏,温度检测均匀分布在储罐吊顶内表面、罐底内表面、罐壁内表面;采用3台压力变送器对储罐的压力进行测量、控制和联锁。应用表明:安全可靠的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既保障了储罐的安全运行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0.
杨昭  谭晶莹  徐晓丽 《食品科学》2005,26(10):243-245
建立了纵剖面为类长圆形的葡萄强制通风预冷过程的传热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单元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出了预冷过程任意时刻葡萄内部的温度场及关键性参数如半冷却时间、7/8冷却时间等,并用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有限单元法对模型的求解能精确地对预冷过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