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5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电工技术   799篇
综合类   367篇
化学工业   75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337篇
建筑科学   685篇
矿业工程   149篇
能源动力   218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84篇
石油天然气   70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9篇
冶金工业   532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1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51.
任意裂纹面荷载作用下界面断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裂纹面上作用的荷载对裂纹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提出裂纹面作用有任意方向、任意大小面荷载的界面应力强度因子求解模型.界面裂纹具有复数形式的应力奇异性指数,在任意裂纹面荷载作用下其奇异应力场更为复杂.应用本模型,径向的位移和应力可解析求解,无需网格细分即可自动反映裂尖的应力奇异性.裂纹面上的任意荷载首先可分解成平行于裂纹面以及垂直于裂纹面的分量,并进一步分解成有限项幂函数的和.对每个幂函数荷载解析求解,基于线性叠加原理获得结构在全部荷载作用下的解.该模型对各向同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均适用.文中通过板承受裂缝面荷载时的应力强度因子求解的多个算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对板的几何尺寸和双材料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应用于重力坝坝踵界面裂缝在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求解.  相似文献   
52.
Cooling energy needs,for mines in Northern Ontario,are mainly driven by the mining depth and its operation.Part I of this research focusses on the thermal energy loads in deep mines as a result of the virgin rock temperature,mining operation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A breakdown of the various heat sources is outlined,for an underground mine producing 3500 tonnes per day of broken rock,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atent and sensible portions of that heat to properly assess the wet bulb global temperature.The resulting thermal loads indicate that cooling efforts would be needed both at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to maintain the temperature underground within the legal threshold.In winter the air might also have to be heated at surface and cooled underground,to ensure that icing does not occur in the inlet ventilation shaft-the main reason why cooling cannot be focussed solely at surface.  相似文献   
53.
本文侧重于对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时引起干扰的因素进行分析,用电磁场的理论建立干扰模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抗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54.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低频振荡电流是导致DDL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建立了计及电动车辆影响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电磁暂态模型及系统振荡时的非线性二阶动态模型。在唯一平衡点邻域内,利用李亚普诺夫间接法将非线性动态系统转换为线性系统后,确定出系统振荡的结构条件。实例计算和仿真表明,牵引变流器和牵引电机的等效负电阻是系统不稳定的主要电气参量,系统振荡频率主要取决于车载滤波电容与滤波电感,且系统仿真波形在众多特征上与实际记录的电流波形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5.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贯通供电系统存在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相变压器与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负序集中补偿方案及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牵引变压器的功率变换关系及不同的负荷情况,推导了2种模式下补偿装置对牵引负荷的补偿功率通用表达式.根据中国的电能质量标准,提出了以负序满意补偿为目标的双限值补偿方案,方案包括了模式选择方法、SVG容量配置方法及SVG运行方法.根据补偿方案,设计了带有模式判别的SVG双闭环补偿控制策略.然后,采用牵引变电所实测数据对补偿方案进行验证,证明了方案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与全补偿方案相比,所提方案需要的装置容量更小.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控制策略对负序补偿的有效性和较快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56.
Failure modes of PDC cutters under different loa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capability of several types of flat PDC cutters to withstand combined loads were tested and evaluated by the impact and cutting of single PDC cutter on granite in a linear impact-cutting table.The primary failure modes of PDC cutters withstanding different combined load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The suggestions of enhancing PDC cutters to be suitable for drilling very hard rock have been made.  相似文献   
57.
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TD-SCDMA)网络具有显著的特点,如:可移动性、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种 类丰富以及业务流量大等,因此,监管TD-SCDMA 网络必须能够线速处理所有用户信息.本文以Hayat 研究的随 机时延的分布式动态负载平衡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局域网环境下计算随机时延的负载转移时延模型,采用多次先验 仿真的方法确定了增益因子,改进了负载平衡机制以满足3G 监管的要求.经过仿真测试,改进后的算法不仅节省 了分布式系统的资源,同时还能保证系统稳定、有效地运行,适于TD-SCDMA 网络的监管.  相似文献   
58.
应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测量桥梁根式沉井在破坏性静载荷实验中的应力变化。进行现场实验,根据有限元分析,多通道光纤光栅传感阵列设计安装在沉井的合适位置。根据沉井土层的分布情况,共布置10层光纤光栅传感元,每层包括8个光纤光栅应变计和1个光纤光栅温度补偿器。布置安装的光纤光栅传感系统通过对每层8个应变点的监测,可以准确测量同一水平结构层的应力变化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可以在全程载荷实验过程中,监测桥墩的应力变化,为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利用PSCAD仿真软件对韶山Ⅳ型电力机车(SS4)的运动过程建立动态仿真模型,提出了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的谐波电流计算方法。并以AT牵引变电所为算例,带入机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各次谐波电流分量及其谐波含量,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本方法及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0.
针对铁路供电部门的特点,确定系统采用C/S和B/S混合体系结构。结合实际牵引供电管理过程,对系统功能、系统结构、数据库设计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