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0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63篇
电工技术   413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944篇
化学工业   199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38篇
建筑科学   12796篇
矿业工程   179篇
能源动力   53篇
轻工业   356篇
水利工程   107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6篇
冶金工业   20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65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675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569篇
  2019年   642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713篇
  2014年   1374篇
  2013年   1145篇
  2012年   1202篇
  2011年   1279篇
  2010年   1080篇
  2009年   1114篇
  2008年   1039篇
  2007年   958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760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山水城市视角下石家庄国际园林博览会规划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博览会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带动社会发展、优化绿地系统和促进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石家庄市的城市发展特征及其西部独有的山水结构,以其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博会概念规划方案为例,从山水城市的物质和精神视角研究了园区的选址和规划,并提出了功能布局和后续利用的建议,探讨了"山水城市"视角下的事件性规划策略,为事件型景观更好地融入城市绿色空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当前,现代乡村规划建设大多注重 以现代技术和理念塑造现代生活环境,对于 历史脉搏的挖掘与继承多有忽视,造成历史 文脉和地方特色延续的断代。研究以湘南地 区为例,尝试引入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与 现代乡村规划相结合,在宏观规划和微观建 筑两个层面十二项指标挖掘并集成景观基因 图谱,探求其在现代规划中的指导应用,得出 “因子整合—可行性筛选—科学性变异—移 植结合”的基本应用思路,提出对规划选址、 居民点规划、空间规划、景观规划和建筑平 面设计、立面设计、构件材质设计等七大要素 的应用机制,以解决湘南村庄规划建设过程 中出现的空间环境失调和地方特色缺失等问 题,为现代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园林规划行业所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但是在这个行业当中始终有一个特征保持不变,即充分利用我们国家现有的自然资源,充分的展现每一个地区本土的景观。乡村的景观就是自然生态保护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乡村在现代园林规划工作进行过程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重点分析园林规划相关工作当中保护和延续的重要含义,在这个基础之上,分析乡村景观延续的具体规则和形式。  相似文献   
994.
文章阐述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介绍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分析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探究了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995.
孟琪  康健 《城市规划》2018,(4):94-99
如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升城市边缘区的人居声环境,是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声景观的视角出发,通过声环境的变化、声音的感知和声舒适度评价三个层面,对一个典型城市边缘区的规划改造案例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区域内规划改造前和规划改造后声环境以及居民声音感知和声舒适度的变迁。研究发现,城市边缘区的声景观变迁与区域的城市形态、建筑布局、景观规划、居民社会特征等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进行城市边缘区规划及设计时,应将这些因素纳入考量。  相似文献   
996.
龙彬  赵耀 《南方建筑》2022,(5):35-44
借助GIS空间技术手段,运用景观因子的定性分析和量化的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以云南省腾冲市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分层级方式探讨区域视角下村落景观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1)村落景观特征可从全境尺度和聚落尺度两个层级入手,不同层级具有不同景观构成要素、形态与特征;(2)腾冲区域村落景观可划分为6个一级景观单元和13个二级景观单元;(3)腾冲村落景观存在区域相似性和渐变性,核心区与边缘区、坝区与山区存在明显差异性;(4)现有村落景观格局受到地理环境与交通线路、边疆治理与移民宽乡、民族迁徙与文化涵化、宗族社会与宗教民俗等共同作用。同时,为腾冲区域传统村落的整体连片保护提供研究支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7.
王成康  张译元 《园林》2022,(6):105-110
为弥补当今遗产保护领域从游客主观视角出发自下而上探寻遗产景观与人类互动关系研究的不足,以景观环境多样的南京明城墙为例,通过收集大众点评网游记数据,借助NLP算法,运用语义分析文本等方法得出游客的情感与行为偏好,从而探究游客行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南京明城墙的评论数相对于南京市内其他景点仍有较大差距,其景观与人类的互动性和保护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2)游客评价中积极评价约占80%,消极评价约占20%,游客对南京明城墙以及周边整体景观环境的体验满意度、认可度较高。(3)分析积极与消极评价内容结合场地调研,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对南京明城墙遗产景观的保护经验及优化策略进行归纳总结。验证了“社交网络文本数据”在遗产景观保护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为未来遗产保护和城市绿地规划等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张琳  杨珂 《园林》2022,(7):20-27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地域精神。使游客获得对乡村景观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使居民获得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二者对传统村落的主动保护行为,是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的重要意义。以云南大理沙溪寺登村为例,通过场所依恋感知量表和景观偏好认知地图等方法对村民和游客的景观感知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村民的景观特征感知普遍低于游客,景观依恋感知普遍高于游客;村民与游客都对保留了传统风貌与文化精神的典型景观具有更高的感知与偏好。针对以上问题与发现,从空间规划、游线设计、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提高村民和游客景观感知和场所依恋的策略建议,使乡村旅游能够成为促进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传承乡土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9.
点云技术的发展为景观空间的精确量化与精准设计提供了重要机遇。选取过往研究中多通过人工实地调研与经验估算的“景观空间密度”指标,利用点云等数字技术优化其量化方法。首先,以无人机倾斜摄影与地面激光雷达扫描生成的点云模型为基础,通过点云体元化得到景观要素的三维形态,进而计算出总体空间密度;其次,利用Grasshopper对空间密度的三维分布加以可视化;最后以东南大学梅庵周边景观空间为例,探讨该方法的实用性。由此发现,基于点云技术的景观空间密度量化方法在数据采集处理的效率、计算结果的精度以及结果的可读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有利于更加直观、准确地为景观空间设计提供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沿海和三角洲地区持续面对潮汛引发的洪水、冲淤失衡等挑战。以威尼斯潟湖与鹿特丹三角洲为例,探讨和寻找了此类地区长期存续的发展方式。调研两城的城水关系发展,关注不同时期冲淤变化及其对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影响,考虑当前和未来影响冲淤平衡的可能性,得出3个结论:1)更好地顺应自然趋势和利用区域水系统的变化,增强城市化景观的韧性并且从根本上修复生态系统,此目标达成的关键是恢复区域水系统稳定的冲淤平衡;2)上述根本性改变的前提是港口经济和航运业的彻底重组;3)城水关系发展历史表明潟湖、三角洲和河口不同的自然系统在城市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存在差异。对城水关系演变的关注可令公众强烈意识到冲淤平衡稳定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研究经验可供其他河口、三角洲或潟湖城市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