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68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研究冷藏期间橄榄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变化,探讨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害发生与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 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以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节气时采摘的‘檀香’橄榄果实为材料,在温度(2±1)℃、 相对湿度85%~90%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肉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与其细胞壁组分降解密切相关,冷害指数与离子结合型果胶 (ionic-soluble pectin,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ovalent-soluble pectin,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呈负相 关;且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β-半乳糖苷酶 (β-galactosidase,β-Ga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EL)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力变化不平衡或活力提高是导致冷藏 橄榄果实细胞壁结构解体、细胞壁代谢异常、冷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与成熟度Ⅰ、Ⅲ和Ⅶ的橄榄果实相比, 成熟度Ⅴ保持较低的果实冷害指数及冷藏中后期果肉PME、PG、β-Gal和CEL活力,延缓冷藏中后期果肉水溶性果 胶、ISP、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认为,成熟度Ⅴ的橄榄果实可较好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 有效减轻冷害发生。  相似文献   
122.
果胶提取工艺对甜菜粕物化性质的修饰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提取溶剂对甜菜粕结构、形貌的修饰作用。甜菜粕结构致密,表面由无规则褶皱组成。经草酸铵溶液处理后(80℃,pH 5.2,浸提2遍),甜菜粕中的钙离子含量由1.28%降至0.81%,且甜菜粕具有疏松多孔状的表面形貌,但甜菜粕主要的官能团及结晶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在热酸作用下(80℃,pH 1.5),甜菜粕中的原果胶逐渐转化为可溶性果胶;此时,甜菜粕的光谱信息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为2930 cm-1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变强、相对结晶度增加。溶解于草酸铵的甜菜果胶得率为2.6%,而酸溶性甜菜果胶得率中为13.1%;所有甜菜果胶提取物均富含半乳糖醛酸、中性糖。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铵能解除钙离子对部分甜菜果胶的束缚,并降低甜菜粕的致密度;稀酸对甜菜粕具有强修饰作用,不仅能溶解甜菜果胶及细胞壁中的钙离子,还能显著提高甜菜粕的相对结晶度。  相似文献   
123.
以干装苹果罐头为研究对象,采用TPA质构分析和乙醇不溶物(AIR)法,研究干装苹果罐头(4±1) ℃和常温贮藏过程中质地和细胞壁组分的变化,并探讨其质地参数和细胞壁组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能延缓干装苹果罐头质地和细胞壁组分的变化,(4±1) ℃贮藏的在24个月时硬度、回复性、咀嚼性、内聚性的变化率分别为0.74%、1.92%、0.25%、0,水溶性果胶(WSF)降低率为5.45%、螯合剂溶性果胶(CSF)和碳酸钠溶性果胶(NSF)升高8.88%和24.49%、半纤维素组分(HF)降低14.15%;常温贮藏的在12个月时硬度、回复性、咀嚼性、内聚性的降低率分别为3.93%、3.85%、11.36%、3.45%,WSF降低率为7.27%、CSF和NSF升高0.58%和4.08%、HF降低14.41%,质地参数与WSF呈负相关,与CSF、NSF、HF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4.
吴芳  程曦  王英  朱璇 《现代食品科技》2017,33(3):155-161
本试验以新疆赛买提杏为研究材料,网套包装与无网套包装的杏在4℃、90%~95%RH环境下置于自制变频可调幅振动台上,同时进行频率为5 Hz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振动处理,模拟低温下汽车运输过程。杏果分别振动12 h、24 h和48 h并在4℃、90%~95%RH条件下贮藏,以不振动果实作为对照。每隔7 d定期取样,分别测定硬度、原果胶、可溶性果胶、纤维素含量以及PG、Cx、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研究振动胁迫对杏果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振动胁迫显著促使杏果PG、Cx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升高,加速可溶性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上升,降低贮藏过程中杏果的硬度和原果胶含量,加速杏果的品质劣变和软化进程。与无网套包装相比,网套包装可抑制杏果以上生理过程的进行,提高硬度,说明在贮藏过程中网套包装比无网套包装更能显著减缓杏果细胞壁物质的代谢和降解。  相似文献   
125.
由桃褐腐病原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蟠桃褐腐病是蟠桃采后主要的病害,造成水果采后损失严重。同时,M.fructicola引起果实采后疾病的发生,因宿主不同,其致病性也不尽相同。以M.fructicola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条件(温度、pH值、光照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和不同培养条件(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M.fructicola自身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fructicola孢子萌发和芽管延长的最适pH值为5.0,且偏弱酸性环境更适宜其生长,但是过酸环境其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菌落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8℃,高于36℃,则菌不能正常生长;温度会影响菌落形态,温度不同,则菌落形态不同;光照对菌落生长影响甚微;内切葡聚糖酶(endoglucanase,EG)、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olymethylgalacturonase,PM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力均在28℃条件下最高;pH 6.0时EG、BG酶活力均达到最高;PMG、PG酶活力在pH 7.0时达到最高;EG、BG、PMG、PG在培养5 d时的酶活力最高;在各pH值、温度、培养时间条件下,BG酶活力高于EG酶活力,PG酶活力高于PMG酶活力。  相似文献   
126.
嗜酸乳杆菌细胞壁蛋白酶的提取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1,32(23):260-265
为了获得较高酶活力的嗜酸乳杆菌细胞壁蛋白酶(CEP),对嗜酸乳杆菌CEP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经过比较超声波破碎法、Ca2+-free法、溶菌酶裂解3种方法,确认溶菌酶裂解法结合使用非离子清洁剂破壁是提取嗜酸乳杆菌CEP的最佳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嗜酸乳杆菌CEP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嗜酸乳杆菌CEP的最佳提取方法:用裂解液(50mmol/L Tris-HCl、100mmol/L NaCl、TritonX-100添加量1%、1.5mg/mL溶菌酶,pH 7.8)悬浮菌体(20mL/g),37℃保温3h,4℃、45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溶菌酶裂解法提取CEP过程中各因素对CEP提取效果的影响依次为:溶菌酶质量浓度>裂解pH值>TirtonX-100添加量>保温时间。  相似文献   
127.
为探究采前喷施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对红地球葡萄采后果实软化进程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材料,采前喷施1.0 mmol/L SA处理,采收预冷后在常温(22±1)℃贮藏,分析果实品质、原果胶(protopec-tin,PP)、纤维素、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WSP)...  相似文献   
128.
溶菌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宗岩 《食品科学》1995,16(9):59-61
溶菌酶及其应用张宗岩齐齐哈尔轻工学院1610061前言溶菌酶(Lysozxme)又称为胞壁质酶(muramdasc)或N-Z酷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acglycanchyrbiasc)。目前市场上有商品溶菌酶。溶菌酶存在于哺乳...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山梨酸钾包装对猕猴桃常温条件下贮藏品质的改善作用。方法以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采用山梨酸钾薄膜包装、普通薄膜包装、山梨酸钾浸泡的处理方式进行常温贮藏,以未作任何处理的猕猴桃作为空白对照。在贮藏期间,每隔3 d测定猕猴桃中纤维素含量、果胶含量、总酚含量、纤维素酶活性和果胶酶活性等细胞壁代谢指标,以及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淀粉酶活性等品质指标。结果在贮藏12 d后,山梨酸钾包装的猕猴桃总酚含量分别比普通薄膜包装、山梨酸钾浸泡处理和空白组高10.8%,16.4%,30.1%;在贮藏期间,山梨酸钾包装的猕猴桃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的最高活性(以蛋白质计)分别为6125 U/g,3634 U/mg,1756 U/mg,显著低于山梨酸钾浸泡组、普通包装组和空白组;3种处理方式的猕猴桃中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山梨酸钾包装对贮藏期猕猴桃品质劣变的抑制作用优于山梨酸钾浸泡和普通薄膜包装,能够抑制贮藏期间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上升,减缓了猕猴桃果实的腐烂进程。  相似文献   
130.
为探讨梯度热水处理减轻贮后黄瓜冷害与细胞壁代谢的关系,分别以4℃贮藏2、4、6d后不做热处理的"申青"黄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梯度热水处理(TG10:黄瓜依次进行14℃,4 min;24℃,4 min;34℃,4 min;44℃,4 min浸泡处理;TG20:黄瓜依次进行24℃,8 min;44℃,8 min浸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