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27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4 毫秒
361.
区域综合防震减灾规划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震(Ms≥7.0)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特别是在大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发生的大地震,例如唐山1976年7.8级大地震、1999年台湾南投7.6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减轻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对大地震活动区,特别是对处于地震活动区的大城市,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必须研究制定符合本区情况的综合防震减灾规划。在制定区域综合防震减灾规划时,应对本区历史地震活动与震灾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柝对本区的防震减灾能力进行评价对本区的大震活动进行中长期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362.
在城市及近旁发生的地震称为城市直下型地震。此类地震是1980年由日本学者提出的。由于城市直下型地震灾害巨大而引起了广大地震学者的重视,将其作为专题来进行研究。我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处于基本地震烈度7度和7度以上的有22个,占总数的71%;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有33个,占总数的54.1%。显而易见,我国大部城市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危险,为此,城市直下型地震的防御已成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63.
《北京市防震减灾条例》地方立法论证会于2000年12月8日举行,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组织召开了这次会议。法制办副主任王金山、北京市人大法丁委副主任张引、中国地震局法规司副司长徐卫、北京市地震局局长修济刚、副局长郭大庆和市人大城建环保委马曙光处长,以及中国地震局、北京市市政管委、市规委、市计委、市建委、市财政局、市园林局等14个单位的专家参加了论证会。  相似文献   
364.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防御与切实减轻地震灾害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工作重点,对面向新世纪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365.
地震工程的跨世纪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国内外近几年来发生的几次地震所提供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指出近场地震中的高强度速度脉冲的破坏作用在抗震设计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许多震害实例中还可以发现高层建筑、高架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的地震保护尚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在强烈地震中,这些结构和设施的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社会的冲击是很大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应该将防震减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加以研究,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和灾害管理技术发展经济高效的减灾措施,在地震学家、土木工程师、工业和材料专家、经济师、社会科学和管理专家的共同参与下,使下一世纪的抗震防灾工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66.
分布式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依据分布式GIS技术,提出了分布式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的结构组成,并以大庆油田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为基础,初步设计了基于WebGIS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技术路线,指出了还需探讨和研究的若干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367.
“构建和谐社会”,要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不但要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现实生活少不了和谐,社会发展呼唤和谐。但也毋庸讳言,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人与自然不  相似文献   
368.
《建筑结构》2023,(2):112-112
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旨在有序推进房屋建筑工程应用减隔震技术,并确保工程质量。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广州大学周云教授联合《建筑结构》杂志社于2014年5月共同创立《减震技术》杂志,并邀请周福霖院士担任编委会主任,任庆英、周云和王学东担任副主任委员。内容涵盖防震减灾的技术发展趋势、减隔震结构研究、工程设计案例、软件开发应用、产品资讯、行业规范等。  相似文献   
369.
介绍了安徽省“十三五”防震减灾项目的数据传输网络的设计规划和建设过程。该项目的数据传输网络采用L2TP协议,建立VPN专用网络,具有合理性、高可用性、可扩展性、经济性等优点,对该项目的测震和前兆等各类数据的实时传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70.
李碧雄  王甜恬 《建筑结构》2023,(6):90-99+89
基于历史地震的海量震害数据建立经验性地震易损性曲线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相当数量的文献,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经验性地震易损性曲线的研究进展及有关的规范或标准,剖析了经验性地震易损性曲线建立过程中房屋建筑分类、破坏等级划分、地震动参数选择、曲线拟合等各个环节存在的不足,结合现代灾害调查手段,提出了优化和扩大震害数据、合理选择地震动参数、标准化经验性地震易损性曲线的建立流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