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80篇
金属工艺   64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9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5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煤中黄铁矿表面细菌氧化的XRD及SEM/TEM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借助于XRD和SEM/TEM 等表面分析测试技术,对煤中黄铁矿表面经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前后的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作为对比,同时采用了氧化剂(H2O2)对黄铁矿表面进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形式与氧化剂(H2O2)在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形式不同.从黄铁矿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来看,氧化剂氧化的结果多出现钮扣状的片起,表现为较为剧烈的直接强氧化作用,而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则呈现坑蚀,表现为相对缓和的吸附氧化作用.这为研究细菌对煤中黄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
氧化亚铁硫杆菌亚铁氧化活性诱变育种理论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已有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氧化亚铁硫杆菌亚铁氧化活性诱变育种过程中出现的几个理论问题 :突变基因性质 ;正突变与细菌修复系统 ;诱变剂选择与“钝化”防止 ;遗传稳定性与抑制基因突变 ;有效的育种程序。以期在进一步诱变育种中加快进程 ,获得遗传稳定、氧化快的突变株  相似文献   
23.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某硫化矿酸性废水中分离出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并进行了其最佳生长条件及生长动力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适宜的培养温度应在25~35℃,最佳生长初始pH值为2.0-2.5,最佳生长初始Fe^2+浓度应在0.15 mol/L左右,这也与9K培养基中Fe2+浓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4.
讨论了微生物生长的电化行为和特性,描述了生物电化学作用机理及反应模型,对煤炭生物脱硫过程的细菌Zeta电位、铁离子的变化及外控电位下的细菌生长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T.f.)的Zeta电位在pH=2.0左右时,达到峰值5mV,在此条件下有比较大的活性;细菌生长是通过将Fe^3+氧化为Fe^3+过程中获取能量,随着Fe^3+逐渐被氧化,其浓度相应下降,Fe^3+浓度缓慢地上升,而溶液中的总铁浓度先下降而后又平缓上升;在-500mV电位下,T.f.菌的生长期缩短,浓度增加5~10倍.  相似文献   
25.
细菌浸出硫化锌矿氧化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云  贾云芝 《有色金属》1999,51(4):80-82,48
综述近年来氧化铁硫杆菌浸出硫化锌矿的反应机理及其氧化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概况。对氧化铁微螺菌和氧化铁硫杆菌混合菌种浸出硫化锌矿物的机理做了分析。并对开展混合菌浸出硫化锌矿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6.
细菌的氧化生理与其浸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不同氧化生理的诱导菌、S^2-氧化缺陷型菌株和Fe^2 氧化活性抑制菌进行了黄铜矿浸出研究,表明黄铜矿的细菌浸出以氧化其S^2-的直接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27.
生物浸出低品位镍铜硫化矿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阐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 (TF5)和氧化硫硫杆菌 (TT)浸出金川低品位镍铜硫化矿的机理、过程动力学、工艺条件和反应工程。研究表明 ,含镍磁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细菌氧化生成的Fe3 +的作用为主 ,浸出速率受表面反应控制 ;镍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矿物表面吸附菌的作用为主。细菌对Mg2 +离子的耐受浓度因驯化而提高 ,极限浓度可达 15~ 2 0g/L。低品位镍铜矿的细菌浸出过程中 ,pH控制、细菌的初始接种量、矿浆浓度及TF和TT的混合比是影响镍、铜、钴等有价金属元素浸出速率和最终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优化条件下气升式和搅拌式反应器中试验表明 ,优化条件下 ,在生物浸出低品位镍铜硫化矿 ,镍浸出率可达到 92 %~ 94 % ,铜达 4 8%~ 50 % ,钴达 88%~ 91%。  相似文献   
28.
Several different microorganisms have been suggested for coal desulfurization.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thermophilic archaea Acidianus brierleyi (DSM 1651), Sulfolobus acidocaldarius (DSM 639) and Sulfolobus solfataricus (DSM 1616) were compared with the mesophilic bacterium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DSM 583) concerning their capability of removing sulfur from coal. 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as well as the amount of sulfur remov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was studied.

Two of the investigated microorganisms,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nd Acidianus brierleyi, were capable of oxidizing pure pyrite as well as oxidizing sulfur in coal. A kinet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ssuming first order reactions. The rate constant for oxidation of pure pyrite by A. brierleyi was observed to be higher than for T. ferrooxidans. The values of the rate constants for sulfur removal from coal were comparable for the two microorganisms, but were higher than for oxidation of pure pyrite.  相似文献   

29.
闪锌矿对氧化亚铁硫杆菌Fe2+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闪锌矿对氧化亚铁硫杆菌Fe2 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pH2.0浸出条件下,9K介质中低矿浆浓度的闪锌矿精矿、原矿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Fe2 氧化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矿浆浓度的增大而加剧。9K介质中石英矿浆浓度为0.25%和0.50%时,对细菌的Fe2 氧化速度无明显影响。而矿浆浓度达0.75%和1.0%时,则降低细菌的Fe2 氧化速度。  相似文献   
30.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华平  袁斌 《矿冶》2004,13(4):69-71
从广东云浮一硫铁矿的酸性废水中分离出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其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了温度、初始pH、Fe2+初始浓度、接种量对细菌氧化Fe2+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在pH=2 0、温度30~35℃活性最强,同时加大接种量也可以缩短细菌的迟缓期,培养基中过高的Fe2+浓度对该菌生长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