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8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75篇
矿业工程   52篇
能源动力   68篇
轻工业   75篇
水利工程   114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基于水足迹视角,探讨了黄河流域九省(区)2011—2020年水资源利用情况,确定了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及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足迹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构成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工业、生活、出口虚拟水、进口虚拟水足迹和生态水足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存在波动变化且为补偿主体,2015年补偿标准最高,为3 415.42×108元,2020年最低,为12.75×108元,补偿金额年均值为1 772.51×108元。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为生态补偿的主体呈上升趋势,补偿金额年均值排名为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是处于较快上升趋势的生态补偿客体,受补偿金额年均值为3 060.09×108元;青海省为较慢上升趋势的生态补偿客体,补偿金额年均值为1 340.14×108元。甘肃省是由生态补偿主体逐渐转变为客体;内蒙古自治区仅在2013年为生态补偿客体,其他年份则为补偿主体;陕西省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身份不断发生变化。黄河流域应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创新节水技术和提高用水效率等方式缓解水资源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82.
目前在国内产业集聚区规划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从规划层面上看如何使规划更趋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规划设计人员应加强研究的方面,而生态规划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对国内外与产业集聚区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理论思潮.研究选定新县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域,结合生态安全相关理论,应用生态足迹法与生态承载力平衡模型技术,对研究区域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是新县生态安全处在中等安全水平上,相对不稳定.在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展开新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及生态安全实施策略,以期达到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为其他产业集聚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
水足迹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足迹概念的提出,有别于传统的"取水"指标,创新性地将人们的生产和消费与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联系起来,让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的总体消耗和污染最终是与生产、消费产品的类型和数量密不可分的。水足迹理论应用研究为水安全战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成为了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从水足迹核算的时空尺度(A级、B级和C级尺度)、水足迹核算范围(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和灰水足迹)、水足迹可持续性评价及其国内实证研究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水足迹的研究现状展开评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针对不同交通工具对城市客运交通环境影响,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分别对西安市客运交通生态足迹、生态效率与环境压力指数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在城市客运交通压力所占比例组成,揭示西安交通生态足迹的供需关系状况.结果表明,西安2007年交通生态总足迹为7.0×104hm2,其中,私家小轿车生态足迹为交通总足迹的56%,在交通足迹中影响最大;从城市交通生态效率看,公共汽车最高,为1.39×104人次.hm-2,私家小轿车最低,为570人次.hm-2;从城市交通环境压力指数看,私家小轿车最高,为17.4,公共汽车最低,为0.72.优化交通车辆结构,提高公共交通所占比例,适当限制私人小汽车使用量是城市交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5.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与城市生态安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曹伟 《规划师》2003,19(1):20-24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于测度城市生态安全具有可借鉴的意义,将这一方法进行整合,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探讨了生态足迹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城市生态安全测度的初步模式。  相似文献   
86.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矿业城市生态足迹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加快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均生态足迹正在逐年上涨.利用灰色理论分析了生态足迹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预计到2010年,焦作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2208 gha,生态容量为0.3535 gha,生态赤字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索塑料包装的碳足迹评价技术,建立健全该行业碳足迹改进的技术方法.方法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塑料罐包装的碳足迹建模、数据采集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讨论关联因素的影响;基于碳足迹评价结果,提出评价对象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改进方案.结果 研究发现系统边界内单件20 L塑料罐包装的碳足迹为2.48 kg-CO2-eq;再生料改性、吹塑成型的碳足迹贡献度达17.5%,75.8%;新料使用的单项碳足迹达1.02 kg-CO2-eq,再生料质量分数增加5%,碳足迹下降了7.67%;单位容积碳足迹随着包装容积增大而减小.结论 由于原生资源消耗量的减少,再生塑料资源的利用,可以明显改善包装生产的物料和电力碳足迹;同配比下大体积规格的包装设计对于提高单件包装的利用效率起到积极作用;跨境再生料的使用、合理包装设计、绿色电力应用等均是改善塑料罐包装碳足迹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88.
史晓娟  王文生  王晓敏  王迪 《包装工程》2012,33(19):104-107
指出了碳足迹分析在包装行业中应用的意义,分别选用EPE、瓦楞纸板和纸浆模塑作为缓冲包装材料,对手提电脑进行了缓冲包装设计,在保证缓冲作用的前提下,计算了分别生产一套上述3种材料的缓冲包装所产生的碳足迹,为手提电脑生产企业选择低碳环保型包装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9.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s an energy analysis on a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storage system. The dynamic and multi-physical investigation is inherent to an energy system composed of a PEM electrolyzer, a diaphragm compressor, a gaseous storage system, ancillaries, and control procedures. To perform this investigation, a model previously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has been used. The case-study simulation shows how the electrolyzer has the predominant rate, accounting for 88.5% of the daily 24-h energy demand (13 MWh). The electrolyzer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for 205 kg of hydrogen generated resulted to be 56.3 kWh/kg. The other components have required 1.5 MWh, with a specific energy of about 7.5 kWh/kg. The overall system efficiency resulted to be 52.9%, including all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uaranteeing 14.9 metric tons of avoided carbon dioxide.  相似文献   
90.
减碳、节水是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水资源生态及碳足迹角度出发,将区域水碳关系进行耦合研究,有助于揭示水资源质量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宁夏沿黄城市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均衡发展提供指导。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碳足迹理论,从时空分布差异、水碳关联性特征入手,计算并分析了2010—2019年宁夏沿黄城市带4个中心城市的碳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以吴忠市-银川市为重心的碳排放和水生态压力区,且与经济高度发展区域有空间重合,但不同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及资源条件的不同,碳排放与水资源的关联性差异明显,其中水质生态足迹与碳足迹之间的关联性更显著,呈现出水、碳、环境、产业等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