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4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266篇
电工技术   89篇
综合类   397篇
化学工业   282篇
金属工艺   100篇
机械仪表   147篇
建筑科学   360篇
矿业工程   380篇
能源动力   161篇
轻工业   121篇
水利工程   654篇
石油天然气   415篇
武器工业   38篇
无线电   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7篇
冶金工业   206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18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朝山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最大坝高为111m,设计洪水位为899m(500年一遇),此时,表孔下泄的设计流量为9992m3/s,堰顶设计单宽流量为132.7m3(/s·m)。通过多次表孔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和近三年表孔泄水运行,验证了大朝山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表孔采用宽尾墩、台阶式溢流面和戽式消力池联合消能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为全段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表孔溢流面的设计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三点弯曲下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断裂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丹盈  张廷毅 《水利学报》2007,38(9):1115-1120
通过100个尺寸为100mm×100mm×515mm的不同体积率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切口梁三点弯曲试验,探讨了钢纤维体积率和裂缝相对切口深度对高强混凝土断裂能和作用力功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改善了高强混凝土的断裂性能与延性。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断裂能增益比、作用力功增益比以及延性指数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着切口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外力功对断裂能的大小起较大作用。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作用力功和断裂能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东方红水库大坝是一座运行近40a的浆砌石重力坝,坝体裂缝、坝体渗漏及坝体碳化严重,扬压力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利用坝基扬压力测压管水位观测资料建立了测压管水位的统计模型,并结合现场渗漏实测流量资料建立了渗流反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坝基的渗流性态和扬压力状态,并对其渗流性态做出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4.
宜昌地区早寒武世除天柱山期(南部和西部称岩家河期)岩性变化较大外,其他依次沉积了以黑色炭质页岩夹灰岩、细碎屑岩、石灰岩、白云岩等为主的岩性组合,反映了中扬子区岩性四分的特点。晚震旦世灯影末期区内是一个东高西低、东北高西南低的浅海沉积区。在此背景上,早寒武世早期(即天柱山期)遭受了短暂而快速海进之后,依次经历了浅海盆地边缘、斜坡带、浅海陆棚及潮坪等沉积环境的缓慢演化,显示了有规律的海退序列。在区内天柱山组、岩家河组及水井沱组等均首次发现了重力流沉积;在水井沱组下部炭质页岩所夹的薄层粉晶云岩中,首次发现了沉积型重晶石富集层。根据区内天柱山期为浅海斜坡带(岩家河期为浅海盆地边缘)、水井沱期为浅海盆地边缘至斜坡带等沉积环境判断。天柱山组(岩家河组)与水井沱组之问应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图3表1参7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由加拿大和中国技术人员分别组成的3个小组对加拿大安大略省Otto Holden大坝的坝体混凝土与基岩结合面进行了测试。文中以这次测试研究为背景,系统介绍了测试的目的、使用的检测技术以及取得的成果,着重介绍了超声检测技术在坝体/基岩结合面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ROTEC公司的塔带机、供料线为代表的皮带布料机已成功应用于三峡工程常态混凝土浇筑,而用于大坝主体工程碾压混凝土浇筑是个新事物;碾压混凝土施工具有连续、快速、高强度的特点,势必要求混凝土输送各个环节与之匹配、相适应。从拌和楼放料、供料线接料设计、供料线保温、塔(顶)带机仓面布料等方面入手对皮带布料机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皮带布料机在浇筑碾压混凝土施工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景洪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612m,最大坝高110m,坝顶总长704m,其中右冲沙底孔坝段坝轴线方向长23.5m,水流向长270.7m。鉴于右冲沙底孔坝段,在施工期兼作一期、二期纵向围堰,在运行期又作为厂房右端墙的一部分,两侧将承受不同频率洪水位下的水压力,可能存在侧向失稳的问题,需对其侧向稳定性和基础应力进行复核计算。经复核计算发现,在二期导流期间,右冲沙底孔D0+065m~D0+240m段建基面抗倾覆稳定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且右侧垂直拉应力较大,有可能对坝体结构产生破坏。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对右冲沙底孔D0+065m~D0+240m段进行了综合性的加固处理,从而确保了二期导流期间右冲沙底孔的安全及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气温和水温的年变化在重力坝内会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是重力坝在运行期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但目前还缺乏一套实用的计算方法,笔者提出了一套计算公式,可用以计算不同表面保温条件下气温和水温年变化在重力坝内引起的应力并从而计算表面保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龙开口水电站溢流坝段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仿真混凝土材料研究了龙开口水电站溢流坝段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动力破坏特征,并通过对6个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探讨了溢流坝段的动力破坏机理。试验中考虑了坝体-库水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横河向地震动对大坝破坏的影响,采用规范谱波和场地谱波两种地震动激励进行模型超载破坏分析。试验结果为工程设计和评价溢流坝段的抗震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In many applications the location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 of a mechanical par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 designer must consider. If it is not in a desired location, a part might not work properly, e.g. unbalanced force might be generated in a rotational part. After a part is modeled, its centre of gravity cannot be altered unless its external shape or internal mass distribution is changed. However, the external shape is usually constrained by other design considerations. In this paper, an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controlling the centre of gravity of a hollowed part. Using this algorithm, the location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 of a part is controlled by changing its internal mass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