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57篇
  免费   1015篇
  国内免费   1196篇
电工技术   317篇
综合类   1620篇
化学工业   991篇
金属工艺   390篇
机械仪表   450篇
建筑科学   2107篇
矿业工程   1734篇
能源动力   603篇
轻工业   255篇
水利工程   768篇
石油天然气   13402篇
武器工业   39篇
无线电   88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5篇
冶金工业   433篇
原子能技术   147篇
自动化技术   50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726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1064篇
  2013年   1092篇
  2012年   1726篇
  2011年   1800篇
  2010年   1172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040篇
  2007年   1334篇
  2006年   1540篇
  2005年   1402篇
  2004年   1235篇
  2003年   1151篇
  2002年   927篇
  2001年   765篇
  2000年   695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464篇
  1996年   366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下T6-361井多井防碰绕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T6—361井是一口双靶定向井,由于受地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必须穿越9口井,其中最近的4口井防碰距仅为13—32m,钻井施工难度大,是一口较典型的多井防碰绕障定向井。在优化井身剖面设计、优选钻具组合、采用导向钻井技术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钻进措施,顺利钻至设计井深。对该井的地质工程设计、井眼轨迹控制及防碰绕障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对同类型井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2.
延长测井电缆使用寿命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测井技术》2003,27(Z1):82-84
由于对测井电缆机械性能缺乏了解,使用不规范,使测井电缆使用寿命降低.通过对测井电缆结构、制造工艺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其性能,提出通过正确安装、使用前需进行稳定化处理、在使用中注意控制起下速度、日常清洁润滑、定期对电缆进行维护保养等方法维持铠装层正常状态,减少层间摩擦力,不扭曲,缆芯通断良好等方法,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3.
针对陈家庄凸起北部缓坡带特殊的沉积、构造特征.应用测井曲线来识别层序边界。应用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曲线的组合来确定层序边界,可根据自然电位基线强烈偏移、视电阻率的突增或突减等异常现象的出现来判别;利用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线的叠合,在层序边界处常对应△logR的低谷值;应用累计倾角图来识别层序边界优于常规的地层倾角.累计倾角的一阶导数更能突出异常点的位置。测井曲线应用于识别层序边界,有其自身的优势,在该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gas flow in a horizontal pipe on a large scale (with the inner diameter D = 125 mm).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flow patterns were presented. Through the analyses for the flow regime trans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 critical superficial velocity of liquid phase for the flow regime transiting from stratified flow to slug flow. The slug flow could not occur until the superficial velocity of liquid phase was higher than the critical velocity. For the flow pattern transiting from stratified to slug flow, the transmitting velocity of gas phase decreases with the augmentation of superficial velocity of liquid phase.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s,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different flow patterns and their transitions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use of the Volume Of Fluid (VOF) technique. The results of the computations are shown to match well with the measured data in th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05.
多测井曲线的综合处理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井曲线是地质分层的基础,但在利用单一测井曲线解决复杂地质问题时也存在多解性和局限性。为克服多解性,人们采用多种测井曲线进行地质分层,提高了分层的精度。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多条曲线分别赋予不同的加权因子,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一条标准综合参数测井曲线。此综合参数曲线突出了所选的多条测井曲线的公共信息,减少或削弱了单一测井曲线中的偶然误差,提高了综合后测井资料的可信度。该方法可应用于地质分层、岩性分析、含油气预测等诸多领域。应用时要注意,并非所选择的测井曲线种类越多越好,而是要选择那些最能反映地层单元特征信息的测井曲线。  相似文献   
106.
赛汉塔拉凹陷地震采集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地震采集激发技术的研究表明:激发因素是高分辨采集技术研究的重点。在高分辨地震勘探中,对工区表层结构、潜水深度的勘查必须做到准确精细;在施工中,对激发井深的控制必须在潜水面1m以下。  相似文献   
107.
邢立  刘建朝 《录井工程》2006,17(2):46-50
简要介绍了国内地化录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及在油气勘探开发应用中取得的成效。认为中国地化录井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扩展了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目前该专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以统计资料及应用实例报道该技术的应用成果及独特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8.
膏盐岩地层地质特征与录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锁贵 《录井工程》2006,17(4):10-13
石油勘探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油气藏的形成都与膏盐岩地层有关,也常与膏盐岩地层伴生,成功钻穿膏盐岩地层是钻井难题之一,录井技术成为钻进安全监测、膏盐岩地层准确预报的重要手段。针对上述情况,介绍了膏盐岩地层的主要类型、沉积模式以及与油气的关系,归纳总结了膏盐岩地层的录井技术经验,包括:在随钻录井过程中熟悉地质设计与邻井资料;在没有预测钻遇膏盐岩地层的情况下,通过钻井液中Cl^-的变化判定是否钻遇膏盐岩地层;预计钻遇膏盐岩地层时,使用饱和盐水钻井液;钻遇膏盐岩地层后观察盐岩是否以岩屑形式返出;同时,把握膏盐岩地层的岩性、岩性组合、层位、顶底界和厚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S1井实例分析,论述了在膏盐岩地层中钻进时,防卡、防漏是录井人员监测和预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9.
以纯41块沙4段低渗透油田为例,从低渗透油田渗流机理出发,分析了造成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计算注水井最大井底流压、油井最小井底流压、油水井之间可建立的最大注采压差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确定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公式计算油田技术极限注采井距,并结合经济合理井距计算结果,确定了油田合理注采井距,并提出了下二步调整方案,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方法为低渗透油田合理井距的确定、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对山西沁南地区三口煤层气井试气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分析,改进了注入压降测试管柱,采用电潜泵法对煤层排采测气。对今后煤层气井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